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学东渐主要是指文艺复兴以后西方近代文化的东传.所谓西学即西方文化,在16~19世纪的特定时代应包括来自西方的基督教、近代西方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西方的社会科学,与东方传统文化迥异,是典型的西学.由于东西文化的异质性和西方文化传播者的殖民主义态度,导致西学东渐过程中东西文化的碰撞冲突.在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等关键领域,碰撞冲突尤为剧烈.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其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其庞大深厚的体系,成为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洋节日"搭乘西方文化的快车迅速传入中国,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所以,在当前"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对待西方节日文化应保持理性的文化自觉,不但要充分认识传统和现实,实现传统节日文脉精华的传递,还要与西方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通过现代化的调试,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时代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不断地提升其与时俱进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分析西学东渐的历史,考察我国接受西方文明的现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我们对于西方文明的学习与接收状况值得反思。即便是在达成共识的科学技术方面,我们也很难说在根本上接触到了西方科学的根本。我们的学习更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技术层次上,我们仍然不理解到底是什么从根本上促使科学的出现与发展。除此之外,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西方文明也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充满了解构与两难的因素。在此情况之下我们如何学习西方,我们这个文明的独特命运与使命是什么,应该成为我们自觉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典籍英译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形式。林语堂和辜鸿铭两位学贯中西、名扬天下的大学者基于自身开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传统典籍英译实践中,两位大家对于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有所不同,林语堂倾向于使用保留文化信息的异化策略,而辜鸿铭则喜欢应用删繁就简的归化策略。二者在译作中对中西文化不同的解读思维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辜鸿铭激烈的挞西扬东观念与林语堂面对中西两种文化的中立中庸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两者的翻译策略和文化观截然不同,但都能讲好中国故事。全球化的当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是必然,研究林辜二氏的文化翻译策略与文化观,将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西学东渐到孔子学院——文化全球化视域的中国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交流是世界发展的结果,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和融合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主动参与是明智的选择,而平等开放的态度则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中实现现代化而又能保持民族特性的保证。现时期,中国文化建设的内容仍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化追求,以辩证科学的态度纵贯古今、沟通中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文化。这也将是一个吸纳与奉献的永恒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6.
西学东渐中的西方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社会学思想在西学东渐中传人中国。近代中国人所说的“西学”,包括“西方社会学”,但并不包括产生于西方社会的马克思社会学。严复翻译斯宾塞的《群学肄言》是中国人直接从西文翻译的第一本西方社会学著作,但章太炎通过日文间接翻译的介绍斯宾塞等人社会思潮的《社会学》比他早一个年头出版。严复的留学和译作都是西学东渐的表现和成绩。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中国人更是自觉地把“西方社会”与马克思社会学区别开来的;直到今天,仍然如此。因为这两者代表了不同阶级,是不同思想体系,不可混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近代中国色彩文化的嬗变对于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民国时期出版的字典辞书中的色彩词汇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论述西学在科学知识、艺术思维以及社会政治领域推动了中国色彩文化各个层面的变化,即基本原理(现象层面)以及染色术(技术层面)、色彩观念(文化艺术层面)和用色行为(社会政治层面,主要表现为色彩符号的诠释和运用)。这些变化不仅有知识上的更新、技术上的进步,更有观念上的蜕变,乃至认知方法与思维模式上的重建。  相似文献   

8.
从明朝开始西学已经在逐渐渗入中国,但是甲午战争对于西学东渐历程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甲午战争前后西学东渐的内容、方式、传播者等等方面的比较,来探讨甲午战争与西学东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重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相互依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无论是学习者还是讲授者都应该认识到语言学习中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要掌握并灵活运用这门语言,首先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揭示了文化传播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传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马窦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他来华28年,由于中国实际情况的影响,他不得不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儒家经典和介绍西方学术上,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介绍进我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与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方针.要切实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离不开文化整合的有力支持和保障.文化整合是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滞后的文化整合会严重制约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实施新的文化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12.
1840年鸦片战争后,国人被迫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西学从往日个别零碎和缓慢的传入方式转变为广泛、迅速的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的侵入。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次第经历了一个由表层器物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意识文化的变迁过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  相似文献   

13.
大禹史传的西部底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底层是指存在于不同区域中一种或数种来源相同、年代古远,并在各自文化序列中处于底层或带有底层特征的共同文化因素.从底层这个视角出发,对古史传说中大禹的出生地进行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禹兴西羌"、"禹生石纽"等史传反映了中国上古的历史实际,并可由此进一步看出古蜀与中原古文化所具有的深厚的共同文化因素,它们便是中国西部古文化的原生底层,是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标志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1976年至1989年是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起步阶段。总的看来,这一时期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呈现如下特点:研究范式从阶级论转向审美分析;以普及宣传为目的综述新西兰文学;毛利文学研究横空出世;同步追踪新西兰当代文学;曼斯菲尔德译评热潮。虽然研究成果绝对数量不算太多,但从纵向发展看,1976至1989年间新西兰译评构成了中国新西兰文学研究史上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 ,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它不仅是经济的开发 ,更是对人的开发。只有通过文化创新 ,才能给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活动文化特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私家藏书活动源远流长 ,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 :独特的文化景观 ;由藏书阶层性体现出来的极高的文化品位 ;藏书多样性背后的“仁人爱物”精神 ;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 ;与公家藏书互为补益的多元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战国秦汉时期对“名”的讨论极为活跃。当时的“名”可以分为两类,即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的“名”与语言学逻辑学意义上的“名”。前者对中国古代思想史影响之大远远超过后者,但由于受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的西方逻辑学的影响,以往的先秦名学研究只重视后者,未对前者展开过系统研究,这使名学研究偏离了思想史的实态。因此应转换方向,回归于思想史的正途,对先秦名学重新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文化而言,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文化属于强势文化。因此,在这近两千年的时段里,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由中国流向日本。在这种“文化的生命运动”中,自然也要发生“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融入日本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空间的一种伸展现象;日本文化吸纳汉字,而吸纳是有选择的,所谓在空间上有“伸缩”,在内容上有“消长”,这从“店、馆、房、屋”四个汉字中可以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一方面,有着现实性、丰富性、层次性、整体性、超越性等鲜明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态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一定意义上的生态文化自觉;另一方面,它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性、审美性和哲理性等多重特质,饱含着浓郁的文化意蕴。解读《西游记》中的“生态想象”,对当今社会生态文化的中国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西游记》生长于独特的思想文化土壤,作品的整体文本结构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即人类审视自身本性的反思意识,个人成长历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努力寻求超越外在限制、克服自身弱点、追求无限自由的人生理想和浪漫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