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经济的人文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是属于人的活动,其间处处渗透并受制于人文因素.经济承载着人文,人文主导着经济,经济与人文融于一体,经济之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西方经济学在成功运用数学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极度数学化,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人文关怀的失落,究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雇佣剥削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业是文化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高浙江旅游经济文化品位的基本思路是:具体设想是以西湖、江南古镇水乡文化为主体,以浙东唐诗文化和水乡佛国游为南翼,以浙北运河文化和古镇游为北翼,以浙西工艺文化为西翼,全面开拓利用浙江的历史文化遗产,大力发展人文旅游经济,逐步提高旅游经济文化品位,使浙江旅游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沁夫 《云梦学刊》2004,25(5):48-52
人文资源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经济资源,但人们对于它的经济价值却不甚了了,这样就形成了同自然资源利用中相同的局面,资源无价,造成了人文资源的大量破坏与浪费。探索人文资源的价值及其判定方法,对人文资源实行价值化、资产化管理,对于我们充分合理开发和利用人文资源、切实有效地保护人文资源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人文资源的价值只能由形成、保护、传承和开发所消耗的劳动量来决定。在现实的价格决定方法中影子价格法是较为科学的、能够反映人文资源真实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行政体制改革需要一定的人文条件,也受到一定的人文因素制约。探讨当今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文动力和人文制约因素,更好地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人文条件,这是解决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动力的重大问题,也恰恰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关注不足之处。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文动力因素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民主政治的巨大发展三大方面;而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影响和行政道德建设滞后,则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两大人文阻力因素。发挥和提升既有人文动力的作用,化人文阻力为动力,积极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全面而又充分良好的人文条件,这是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5.
杨竞业 《南方论刊》2012,(11):9-11,8
"解放思想"不应局限于政治生活领域,它还应走向日常生活世界,走向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组织主体之中。解放思想是人文关怀的思想前提。人文关怀是解放思想的实现方式。在解放思想中增进人文关怀,在加强人文关怀中解放思想,这是维护安定团结发展局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的致思路向。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重的经济取向。教育的人文取向作为教育的基础和根本,不仅不应由此而遭削弱,反而更应加强,以利于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功能的更好发挥。教育的经济取向与人文取向不是水火不容,而应是良性互动的对应统一。在肯定教育的经济取向的同时应注意对教育的市场取向的合理限制和对教育的科技取向的重视,在加强教育的人文取向方面则应偏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基础学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经济与文化的共生与融合。在数字时代,数字新基建与人文经济协同发展,促进了人文经济的应用场景拓展、功能维度深化和创新动能增长。数字新基建通过建构地理和数字的双重空间,以文化和经济为作用对象,嵌入人文经济的整体生产过程,推动知识灵感、数据要素和最终产品的生产,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赋予重要支撑。在产业实践上,数字新基建有效催生出产业新形态、推动了产业能效升级、构建起复杂产业网络,为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助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强调语言教学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审美教育、思维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知识论与人生观的融合、生活体验与辩证思维的结合、范文讲析与课外阅读的汇合、文学鉴赏与自我完善的耦合、作文与做人的契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使语文学习与人生教育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9.
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是经济实力最重要的反映。就大陆和台湾两岸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而言 ,台湾交通、通讯产业较为发达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但能源工业则相对单一 ,只有电力工业较为完整与发达。相比之下 ,祖国大陆基础产业不够发达 ,交通、通讯相对落后 ,电力供应不足 ,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其发展潜力巨大。就电力工业而言 ,台湾比较发达 ,特别是核能发电已有20多年的历史 ,在亚洲曾处领先地位 ,但电力工业原料来源与规模远不能与祖国大陆相比。就发电结构而言 ,祖国大陆以火力与水力发电为主 ,核能发电较晚 ,但前景…  相似文献   

10.
新资源因素与现代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一经济分析工具将组织制度、知识技能和金融体系等现代经济增长因素纳入经济资源的范畴 ,从而使得“经济资源”的概念有了演绎属性的逻辑界定。根据这种新的经济资源观 ,本文对组织制度、知识技能、金融体系等新资源因素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并且依据这些分析对我国新世纪资源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侯衍社 《齐鲁学刊》2001,4(5):73-78
经济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广,但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从“并非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经济因素与主体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而是因区域经济集团内各成员的生产分工与贸易性质不同而有别 ,如果一个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 ,且集团内贸易以行业内贸易为主 ,那么这个集团将是开放的 ,它将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如果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为获取比较优势 ,且其内部贸易形式主要为行业间贸易 ,那么这样的集团将是封闭的、排外的 ,会阻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向则是西南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4.
余南平 《社会科学》2006,(11):58-66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不会自动生成社会保护机制,建立市场经济本身并非社会发展追求的根本终级目标,相反它仅,且仅仅是一种制度性的手段选择,如果我们认为计划经济在实现人类社会公平价值时,往往以削弱人的基本权利发展为代价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注意到,市场经济模式的错误选择,同样也会使人的基本权利和人的基本价值受到严重伤害,而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承认,如果市场经济的制度性选择是有价值的话,那么它的根本价值就是保障与发展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资本主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基础上各国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无疑有助于扩大信息交流和推动科技进步,有助于全球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这在客观上增大了国家间和区域集团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现阶段,健全、有效的国际经济调节机制还没有形成,一旦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的某个环节发生断裂,整个全球经济都会因此陷入空前的危机之中。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中,是人力资本最终起作用,还是制度变迁最终起作用,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制度的关系及其对我国人力资本和制度研究的启示。作者认为:制度和人力资本共同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基本立足点,制度通过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影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何天明 《阴山学刊》2006,19(6):16-20
构成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区的要素可以概括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地理学上的区域差异是历史文化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类型和经济成果是构成文化区域特色的各种人文条件的基础。北方草原地区在历史上的经济类型及经济成果,大体可以概括为以游牧为主要经营模式的畜牧业为主,兼有农耕、采集、渔猎等类型的复合性经济类型。多次发生在历史时空中的民族大迁徙和政治统治权力的扩张与更替,推动了北方草原地区地缘政治结构的整合。区域文化的差异性的形成过程是文化区域形成的最显著、最生动的标识。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典型的"弱势低速增长周期"。本文基于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从历次全球经济周期更替的规律来看,这一弱势周期的形成归结于全球缺乏新的新兴产业尤其是支柱性新兴产业的支撑。20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最近30多年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演变历程表明,信息经济时代与后信息经济时代的"拐点"已经到来。正是这一拐点的到来或者说信息经济的衰退构成了全球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视角的经济周期演变机理的分析表明,后信息经济时代全球经济周期的交替、更新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兴产业的培育与支柱产业的形成,这也构成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战略任务,进而决定了全球将进入一个"典型的共同治理探索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权制度建设的五大主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人权精神是民主与法治的灵魂。中轴性的自由权、前提条件性的平等权、基础性的财产权、底线性的生存权、连带性的发展权构成了当下中国人权制度建设的五大主题。五大主题唯有通过逻辑的关联达致制度的匹配 ,通过实践的理性实现有效的互动 ,中国的人权制度建设才能真正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的初级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中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较为显著,高等教育层次上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