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卡尔纳普哲学思想的发展,一般说来,有语义、句法、语用三个阶段。①在句法这个阶段,他强调把哲学变成科学语言的元语言——即句法。这样做的目的,旨在于把科学研究的内容与科学的语言形式分别开来。他认为,内容或对象属于具体的自然科学范围,与哲学无关。哲学不研究自然,研究的是自然科学理论。由于科学理论是由范畴、命题构成的语言体系,因而,哲学只研究科学的范畴,命题,尤其是它们之间的逻辑构成的语言体系——逻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构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他所进行的哲学革命中深刻地批判了自然法理论、思辨历史哲学,指出了欧洲近代思想对人的抽象认识的片面性。自然法把个人的权利看成是天赋的,不理解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生成;思辨历史哲学则把历史看成是精神范畴的发展史。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理解了辩证法,提出了要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和主观方面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因而消除了历史生活中的惰性和思辨性,真正实现了卢梭以来对社会生活进行历史理解的愿望,使历史学理论成为革命的科学,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也摆脱了简单的大颠覆形式,具有了人的全面解放、摆脱奴役的内涵。马克思的革命哲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是"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孙利天教授的新著《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集中体现了这样一种努力。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既不是用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表达方式来改造和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及其教科书体系的表述,也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及其教科书的内容"装进"中国哲学的概念框架,而是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理论自觉,在回应时代性的人类问题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塑造属于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并以这种"独特声音"影响世界历史进程。这就是"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需要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而且需要在"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历史"的"我们的时代"回应世界性的哲学思潮,特别是回应以反思"哲学"和"现代性"为实质内容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5.
“系统中心论”①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向。哲学若不关注系统科学,便谈不上它自身的现代化。“状态”概念的发展历史表明,它是各种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因此,对状态概念的哲学探讨必须放到系统科学的背景之中。本文的基本任务在于研究它的科学含义和哲学含义,它的特性和哲学本质,它与其它系统概念以及某些哲学概念之间的关系。 钱学森同志提出了对系统科学体系的总体设想②,我们依据这些设想来进一步研究状态概念。在系统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是系统学和系统论。前者是一切系统研究的元理论,为它们提供了基本概念体系,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哲学功能论     
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马克想主义哲学诞生时,它仅仅是西欧工人运动中的一个小小的学派,到今天,它已席卷全球,成为当今信仰者最多、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哲学体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但是,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的含义及内容却缺少研究,本文对此试作探索。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对于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拓宽哲学研究的层面和推进哲学的改革,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党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决定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哲学的特征为了理解美国哲学的基本特征,需要从其对待科学和语言的态度上,来把它同欧洲大陆的哲学加以比较。从对待科学的态度上看,欧洲哲学所主要关注的是所谓“科学批判”。而英美的科学哲学所主要关注的,是对科学的逻辑结构和历史变化的详细描述。当然,也有人认为,科学批判就是关于科学的内容和方法的一种主张,而科学哲学实际上就是对科学从程序上来加以批判。但不管是科学哲学,还是科学批判,描述与评价都同样是必要的。不过,二者的区别在  相似文献   

8.
从 2 0世纪西方的一大主流思潮分析哲学与相关的科学哲学近百年来互动演进的角度考察 ,可以看出 ,分析哲学经历了从 2 0世纪前半叶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注重实证经验的逻辑与语言分析 ,到当代分析哲学强调动态整体论并形成多元化格局的重大转变 ;与之相应 ,科学哲学也从对科学知识的静态逻辑构造研究转变为紧密联系社会与人文因素 ,动态、整体地研究科学发展与科学进步的合理性 ,并且开创了多种学派、多元学说竞立的新局面 ,它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实际也是相互适应的。回顾、总结这一百年历程 ,对研究理论创新与科学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充实它的内容,而不是哲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问题。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应当说是不全面的。哲学的体系作为一种形式对内容是有反作用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对于哲学的发展以及对更好地进行哲学的教育和宣传,都有积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有其完正的严密的体系。但是,哲学教材如何科学地体现它的体系,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使用“哲学文化”这个概念,有三方面原因:1.对青年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备程度的要求提高,提出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辩证思维的必要性;2.哲学知识的作用加强了,它已成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基础,3.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对文化及其本质和内容的认识有了新的解释。文化表现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结构构成中,是人类社会各种领域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变革的突破口,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向。人们感到,关键是从理论上真正向前走。当下实践唯物主义深层研究的落点有二:一是彻底摆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历史变形的巨大阴影,回到马克思原初的理论逻辑基点。.一是着眼于依据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成果所进行的理论建构。前者是逻辑前提,后者是实际的运演,相比之下,后者更重要,也更艰难。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性进展,需要一整套来自科学的哲学新规定,即在今天的哲学思维的最高水平上,重新界说在马克思那里尚需实现出来的逻辑意向,从而…  相似文献   

12.
宋绪富 《社科纵横》2013,(11):96-99
物质范畴及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逻辑原点,因此,对物质概念及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精确解释与准确理解是我们能否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精神及其方法论意义的关键。但从现今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对该范畴的处理来看,尚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澄清和修正的问题。通过这种澄清既要使学生真正能够从哲学高度把握物质概念,又要他们领悟到物质概念何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反思与批判科学理性,是处于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夹缝中的当代俄罗斯哲学的重要内容.俄罗斯哲学"批判"所取的价值理念是人本主义,它揭示了科学理性对人的负面影响,质疑科学理性的认识与世界观功能;"批判"所用的理论工具是俄罗斯传统文化,它揭示了以科学理性为根基的西方文化的危机,强调以具有传统性、浪漫性、人文性、宗教性的俄罗斯传统文化,重建后现代社会人类文化;"批判"所指的未来社会是后现代化,它强调以自主、个性、多元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超越现代化社会,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当代俄罗斯哲学的科学理性批判,既有合理性又存在悖论.  相似文献   

14.
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我们以中国的具体实际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实质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和整合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多样化思路的基础。要切实践行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这条方法论原则,就必须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并在与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互动中坚守自己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立场.哲学大众化的真正意蕴是让哲学变为群众手里的思想武器,通过群众的行动实现哲学的理想.哲学要走向大众,就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引导社会进步,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取向的基本内容和引领社会生活的基本路径.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主义,不是经验主义,也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对时代精神的体现和对时代问题的科学解答,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和积极利用,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只有坚持开放态度、批判精神、实践本性、科学理想,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当代分崩离析的哲学世界正孕育着一场新的综合。同以往任何一次哲学革命的到来一样,面临着这场新的综合,哲学的功能这个元哲学(meta-phylosophy)问题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无疑,哲学功能问题的解决,将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新的形态。 20世纪的哲学世界是一幅四 分五裂的图景,从中可以看到一条最深的鸿沟把科学与人分裂开来,这就是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 当代科学主义思潮以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和科学哲学等为代表。这些哲学流派都把科学知识、逻辑、语言、科学结构和科学发展规律等作为关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哲学创新的前提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哲学理念是哲学关于自身的认识和体悟 ,其中包含着哲学家和人们关于哲学的定位、哲学的范式、哲学的视野、哲学的维度的理解。每一时代各种哲学思潮中总是包含着某种主导性的哲学理念。这种主导性哲学理念在重大文明时代的更替中又总是发生深刻的转变 ,从而引起哲学的重新定位。全球化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 ,它以深刻的文化逻辑引导着哲学理念的变革。思考和展望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革 ,对于新世纪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2 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的阶段性总结 ,我们特邀几位著名中青年学者从不同视角透视全球化时代哲学理念的变化。孙正聿教授认为 ,必须对全球化时代哲学创新问题进行前提性研究 ,当代哲学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发现哲学理论的“外部困难”(即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与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矛盾 )和“内部困难”(即表征人类自身的时代性的生存困境的哲学理论自身的逻辑矛盾 )。张一兵教授则集中探讨哲学理念创新的途径 ,提出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精心解读以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长期盛行的研究方式的历史审理而获得一种科学的平台 ,从而准确地捕捉到马克思思想逻辑与当代问题的结合点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返本开新”。其他学者侧重于揭示全球化时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什么?这是每个时代都在重新思考的课题。在古代,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近代以来,科学纷纷独立,意识形态理论也与之分离,哲学的地盘日益缩小,它的存在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势下,分析哲学声称传统哲学已经死亡,哲学只是进行命题分析的科学方法,现代人本主义哲学也一反传统,建立了以生存的意义为本体的价值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同样面临着现代发展的课题,哲学作为科学的科学的地位也动摇了。围绕哲学对象、哲学基本问题、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两重体系等基本理论展开了争论。总之,哲学面临着科学高度发达、人的价值问题突出的现代社会生活的挑战,它失去了传统的说明世界的功能,而又肩负起阐释人类生存的意义的新的职能。所以,哲学的前景不是消亡,而是走向现代意义论哲学。  相似文献   

19.
李俊文 《学术交流》2007,4(1):12-16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工业文明中,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观念与意识形态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它是人类文明转型与重建的先导。在世界的资本主义推进面前,中国的现代化篇章也“悲剧性”被拖入其中。中国人对进入现代化应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社会理想作为精神旗帜,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成为应答和解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问题的现实出路,而且继续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起指导作用,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寻求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复兴这一精神诉求和精神期盼惟一可行的现实指向和必然选择。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须在深层意义上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只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种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取得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实现理论成果的重要价值,并使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