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造纸术对8-11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影响孙锦泉中世纪阿拉伯科学文化繁荣的原因,学者们已作过多方面的有益探索,诸如,统一国家形成以后,经济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在文化上的必然反映,哈里发政府对发展科学文化采取了明智的政策和措施,阿拉伯帝国有效地吸收了被征服...  相似文献   

2.
作为罗马帝国的延续,拜占庭帝国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正好处于东西方世界的交汇之处。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拜占庭都是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它还是基督教文化繁荣的重要基地,对西欧的中世纪文化(也同样对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影响。探寻君士坦丁堡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总结拜占庭帝国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和探索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和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7—9世纪,当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步入盛期时,并立于亚欧非洲先进农耕地区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各自的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很不相同,标志着封建制度实际上存在三大主要类型。这就是,在唐代中国,主要流行封建地主制;在法兰克帝国,最终确立封建领主制;在阿拉伯帝国,则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居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三大封建强国,怎么会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封建制度呢? 一一般认为,封建制度是在奴隶制度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基本地区,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曾分别属于奴隶制汉帝国、罗马帝国与萨珊波斯的版图。在这三大奴隶制国家,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就已各具特点。在汉帝国统治下的中国,部分奴隶来自外族战俘、奴隶市场和奴产子,但大多数奴隶直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的翻译事业波澜壮阔、史无前例。阿拉伯文化之所以光辉灿烂、影响深远,在公元八至十二世纪居于世界最高水平的地位,大规模的翻译事业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本文拟对阿拉伯帝国的翻译事业发展概况及其原因,翻译事业的主要成就和作用等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在7—9世纪,当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步入盛期时,并立于亚欧非洲先进农耕地区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各自的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很不相同,标志着封建制度实际上存在三大主要类型。这就是,在唐代中国,主要流行封建地主制;在法兰克帝国,最终确立封建领主制;在阿拉伯帝国,则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居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三大封建强国,怎么会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封建制度呢?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帝国的高等教育相当发达,学校众多。各种大学或“迈德赖赛”有名称的达二百三十八所之多,无名称的也多达六十所。早在十一世纪就建立起智慧大学,达赖·勒·仪勒姆大学,成为阿拉伯高等学校的典范。而公元九至十一世纪,欧洲文化教育开始复苏,但在基督教会控制下,只有少量的隐修院学校和座堂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7.
文萃与信息     
中世纪阿拉伯历史学的成就 王建娥在《西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中撰文说:中世纪阿拉伯史学成就不仅体现在它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史学著作、产生了灿若群星的历史学家,更体现于阿拉伯史学所具有的广博视野、深刻内容和对历史、社会、文化的独到见解。它不仅记载了阿拉伯帝国的朝代更替、治乱兴衰,而且涵盖了阿拉伯疆域以外的众多地区、众多民族和众多国家的历史变迁。它不仅记载了伊斯兰世界的经济文化、宗教法律,而且记述了伊斯兰世界之外的异教世界的山川、地理、风物人情。这种广阔的社会文化史视野,是希罗多德以后直到伏尔泰之前的西方历史学家所不曾拥有的。阿拉伯历史学的思想是深刻的:一些杰出的阿拉伯史学家已经开始形  相似文献   

8.
一、翻译运动:中世纪伊斯兰文明大厦的奠基中世纪——人类觉醒与奋起的东方时代。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并驾齐驱,文明之光竟相映辉,合奏了中世纪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旋律。阿拉比亚——沙漠与干旱的名字——人类文明的低谷区。公元七世纪初,希拉山洞的“启示”——“伊斯兰教革命”——“震憾世界的力量”,拓展了阿拉比亚乃至整个大中东地区历史的新纪元——伊斯兰时代。以此为背景,在政通人和的阿拉伯帝国一场史无前例的百年翻译运动揭开了伊斯兰文化创造的彩幕,掀起了“东方智慧的第三次浪潮”①。  相似文献   

9.
公元716年,阿拉伯人发动了对拜占廷帝国最大规模的远征,并在717—718年封锁围攻君士坦丁堡。在这次保卫战中,拜占廷帝国在军力方面完全处于劣势,但复杂多变的天气成为拜占廷帝国的强大援军,是拜占廷帝国扭转颓势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恶劣的天气有效地消灭了阿拉伯士兵,同时极大地损耗了阿拉伯军队的战略物资储备。面对恶劣天气带来的意外打击,阿拉伯军队士气全无,内部失和,心态失衡,将失败视为神意,进而将君士坦丁堡视为不可攻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12 - 1 3世纪 ,蒙古族在成吉思汉时统一蒙古 ,到忽必烈时不仅统一中国 ,而且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然而中原的经济、文化已是发达的封建经济、文化 ,这种文化的差异 ,迫使忽必烈实行汉化政策。但忽必烈的汉化政策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统一中国前是实行积极的汉化政策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经济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 ;李?乱事后 ,实行消极的民族政策 ,以民族歧视、保守落后为特点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十五世纪前 ,中国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而十五世纪后 ,现代数学产生于欧洲。中国数学要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必须传到欧洲。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出发 ,讨论了中国数学向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传播并通过上述国家传播到欧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发生在公元751年的怛罗斯战役是当时世界两大帝国唐王朝与阿拉伯阿拔斯帝国为争夺中亚地区控制权而导致的战役。战役持续时间不长,但给参战双方均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这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东西方帝国之间的碰撞以阿拔斯王朝的胜利而告终。虽然距今已有千余年的时间,但是这场战役及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依然值得我们仔细研究和重新审视。本文试从战役的概况、战役的影响以及从中我们获得的启发等方面重新解读这一著名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历史时期。她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文化之繁荣也是世界公认的。究其原因,除了唐太宗李世民个人所作贡献外,最根本的是唐代的统治很符合现实需要,因而建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文化上百家争鸣,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14.
约翰·达尔文的近作《后帖木儿时代:全球帝国的兴与衰》充分体现了全球史的视野与研究手法。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不仅重视帝国的互动碰撞甚于帝国内部体制分析,而且努力去"欧洲中心论"。为此,他探索了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导致今日所知的全球化的全球联结的发展;欧洲及后来的西方在这一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欧亚大陆其他国家和文化面对欧洲扩张时所表现出的弹性。帖木儿之后,帝国的历史成了一个全球史。达尔文运用全球史视野来研究帝国历史,得出了四个基本结论:帝国一直是大多数有记载历史的政治组织的"默认模式",是"常态;"拒绝了把所谓"地理大发现时代"作为欧洲与欧亚大陆其他地方之间关系变化的决定性时刻;当这种变化开始发生时,其原因不应该仅仅从经济领域去寻找,而是应该从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去探求;欧洲崛起的全部后果直到19世纪中叶才感受到,而且欧洲的主导从来就不完全。  相似文献   

15.
公元 7~ 10世纪中期 ,是伊斯兰法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伊斯兰法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为穆斯林帝国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 ,促使阿拉伯帝国出现全面繁荣。但 10世纪以后 ,由于“创制大门”关闭 ,伊斯兰法开始走向僵化封闭 ,与现实严重脱离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是造成穆斯林世界普遍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伊斯兰法的兴与衰 ,是穆斯林世界兴衰的重要衡量标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印度见闻录》是9—10世纪阿拉伯人所著的最早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游记。其部分内容记载了阿拉伯商人所见所闻的中国唐代林业情况,如天然林分布、经济林发展、森林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城市绿化和战争对林业的损坏等,是把中国林业情况介绍和传播到欧洲及阿拉伯世界的先驱,也是一部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林业的珍贵文献。在阿拉伯人眼里,中国唐代森林资源丰富,林业经济发达,森林动植物和林产品种类繁多,城市和自然环境美丽,生态环境和谐,人民生活比较富足,是个令人神往的国家,而唐末战争则对林业造成极大的打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特别是邻近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总是在彼此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吸取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和前进的。这是一条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隋唐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各方面都十分强大、繁荣和发达,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隋唐统治者十分重视加强同外国的文化教育的交流,并实行开放政策。因此,隋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帝国的商业经济在8至15世纪出现了国内贸易活跃、国际贸易繁荣的局面,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其原因与帝国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地理条件的优越和伊斯兰教的影响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马克思恩格斯预计社会主义将在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如恩格斯在1847年撰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历史的实际进程超出了他们的估计。经济比较落后、版图最大的俄国与人口最多的中国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非但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反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十月革命后的七十年,是高度成熟的资本主义与处于幼年阶段的社会主义对峙的七十年。制度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就使得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在千难万险中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又一次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由于新的科技革命和对落后国家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雅典国家兴起于阿提卡半岛。这个农业小邦在实现内部统一后,随着国内公民集体内部关系的调整,逐步走上海外扩张之路。雅典人占领萨拉米斯,殖民卡尔西斯,击败埃吉那,制服提洛同盟诸邦,至公元前5世纪中叶建立起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海上帝国,国家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古代世界其他奴隶制霸国或帝国一样,雅典帝国的富足和强大是建立在征服、剥削、奴役、屠杀异邦人的基础之上的,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文化昌盛的历史前提就是雅典人对帝国臣民的压迫和剥削。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战败,阻滞了它继续扩张的步伐;重新成为小国寡民之邦的雅典,对外扩张有心无力,在艰难缓慢的复苏中成为北方兴起的马其顿人鲸吞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