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其实是一艘把我们载向幸福的船,船头是你,船尾有我。他和她自结婚之日起,似乎就没停止过争吵。他俩彼此性格差异大,他暴躁,急性子,动不动就是大嗓门;她则轻声细语,慢条丝理,天生的好脾气。说是争吵,其实左邻右舍总是只听到他吼吼叫叫的,大家都觉得他难说话,觉得她委屈。  相似文献   

2.
物以稀为贵,人以杰为尊。 优秀的人总是先于他人触摸到稀缺的资源。而社会的逻辑,总是将优秀的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对于一名员工,做到优秀其实十分简单:只要你做一个不可或缺的人,只要你意志坚定,持续不断地努力。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朋友是搞建筑设计的,但他一点都不喜欢这项工作。他爱好文学,工作之余,经常写稿发在一些报刊上。其实他也知道,文学只是他的一种业余爱好,靠它是养不活自己的,所以为了生存,还必须上班。可是因为不喜欢这项工作,他上班时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为此,他没少挨领导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一个人孤单单地生活。我们曾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们一起生活,可父亲总是以不自由为借口拒绝我们的好意。其实,我知道他是怕增加我们的负担。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而且居然能用单手带球在人群中行云流水般地穿梭,并且可以在阻挡中起跳、后仰,最后左手画一道美丽的弧,准确地投篮。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只有一只手,一只左手。  相似文献   

6.
她总是抱怨,说他不爱她了。初时,他不承认,总要认真争辩两句,待听得多了,便懒得再理。往往,她刚起了头,他就转身走掉,留给她一个背影和"砰"的一声门响。其实,她只是想发发牢骚,只是想让他哄哄自己,只是想重温一下他曾经给予她的那份娇惯与宠爱。但,竟不能。郁结久了,她的心渐  相似文献   

7.
拜望梵高     
小妖 《21世纪》2010,(6):36-36
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倍尝艰辛。一直以来,我是一个不懂艺术的人。每次有人问我喜欢哪个画家,就总是说同一个名字——文森特·梵高。其实我很不好意思,因为喜欢梵高的人太多了。  相似文献   

8.
竹莹 《人生与伴侣》2007,(12):52-53
我与父亲,一直是不太亲近的。 我在外面这么几年,每次打电话回家,总是随便与他聊上几句,然后便叫来母亲,有说有笑,讲上半天。我和母亲,总是有那么多的话要说,而面对他,除了问问他的身体,聊聊他的小生意,别的,就不知该说什么了。记得最初的那几回,是我要求他的,后来便成了习惯,如果凑巧是他接的电话,简简单单聊完几句,他便急急忙忙去叫母亲。有许多事情都是母亲听完后再细细说给他听。其实他也可以问我的,就像我原本也可以将那许多琐事说给他听一样。可是,我们都没有说。或者,是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相处。  相似文献   

9.
生活总是美好的。只是人的感受不一样罢了。乐观者逍遥快乐,享受生活、自然;悲观者忧虑重重,忍受茫然、痛苦。但其实往往都是一些不必要的忧虑。正如杞人忧天,许多烦恼都是自己凭空想象的.这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真正自信的人,他的生活的态度总是积极的,达观的,对失败、成功也能够超然视之。得何以喜。失何足忧?抛却杂念.便是人生的至境。  相似文献   

10.
纳博科夫是著名的俄裔美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坛上一名重要的文体学家.对于他的作品,人们往往重他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轻他的内容.其实,他的小说对人类的生命主题之一--时间也进行了审视,在他的作品中,纳博科夫表明了自己独特的时间观,他认为,"过去"与"未来"都是虚无的黑洞,"现在"如同牢狱将人囚禁在里面,使人既回不到过去,也到达不了未来.而人总是在"现在"这所牢狱中不停地进行着抗争.  相似文献   

11.
林业凯 《新少年》2012,(Z1):60-61
"千年老妖"是他给自己起的外号。其实他才13岁,为什么就叫"千年老妖"呢?原因当然很多了。这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是班里的尖子生。可在生活中,他却总觉得自己很孤独,常常愁眉不展。他父亲在外地打工,数月才能回家一次,每年也挣不了几个钱,家里日子一直过得很苦。母亲总是不停抱怨,只要他一犯错,妈妈就哭个没完,边哭边唠叨,说自己命苦,日子过得差,孩子也不懂事……他听不得哭声,幼小的心灵却时常被哭声所笼罩。于是他很消沉。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在每天的工作中总是如旋转的陀螺,片刻不得闲,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可同办公室的有些同事却每天迟到早退,上班打哈哈,主管来了就正襟危坐,主管不在就浑水摸鱼。面对这些人,是不是该做个正义使者,向主管一举告发他?其实在向主管报告之前,你知不知道自我检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警察老父     
过节,总是要与父亲一起吃饭。今年五一,父亲很早就打来电话,要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顿饭。其实,每年的年饭,我都是和父亲一起吃的,而每年,他也是来电话早早催促。这也难怪,父亲八十有七,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唯有一群仍在为党工作而又身体健康的儿  相似文献   

14.
这个男人虽然身材魁梧,脸型硬朗,酷似美国动作巨星施瓦辛格,虽然他对我很好,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时常让我骑坐在他宽阔的肩膀上,但我就是不愿面对他,羞于在我的老师和同学面前提起他。 他是一个蹬"板的"的男人,每天早晨到大商场门前等活儿,帮一些人把大件物品送回家,自己挣到一点儿可怜的小钱--他就是我的爸爸! 其实,在我更小一些的时候,我爱他,像他爱我一榉。那时,我读二年级,每天早晨坐他的"板的"上学。他把车蹬得飞快,我自豪地看着过往的行人,感觉"板的"仿佛是一艘在大海里  相似文献   

15.
由甲 《社区》2014,(10):57-57
最近,辽宁省大连市海军广场社区的老王夫妇闹起了分居。原因其实十分简单,就因为养花的问题。原来,王大爷退休后开始在家养花。他尤其喜欢养兰花。可是,王大爷的老伴晚上总是失眠,无意间听说兰花会导致失眠,就说啥也不让王大爷继续养兰花了,最后在儿女的劝说下,王大爷将兰花搬至客厅,老两口才停止闹分居。  相似文献   

16.
金石 《社区》2011,(22)
33岁的郑女士结婚3年,老公顾先生事业小有所成,两人正准备买房。可是,最近郑女士发现,老公经常加班到十一二点,回到家时非常疲惫,不愿多说话。郑女士想与他聊天,老公总是说,很晚了,累了,明天再说吧。慢慢地,夫妻间基本上没有了交流。其实,老公的工作没有那么忙,根本不需要经常加班。  相似文献   

17.
莱布尼茨认为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反映和原始记录,人类语言历史远超人类历史记载,因此研究语言可知民族起源和关系。所以,莱布尼茨研究汉字,其实要解决的是人类和哲学的问题。莱布尼茨如此热衷于东西方交流,就是因为他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思想",理解西方与中国的思维形式有别。他说中国在形象思维方面领先西方(甚至认为中医长于西医),而西方在抽象思维方面强于中国。在莱布尼茨的思想中,中欧文化交流总是双向的,他的汉字研究亦是如此。在莱布尼茨的汉字研究中,他与门策的通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那年,我和孩子们把家安在了一个温暖舒适的拖车房里,就在华盛顿湖边的一片林间空地上。随着感恩节的临近,一家人的心情也轻快起来。整个12月,最小的孩子马蒂是情绪最高,忙得最欢的一个。这个乐天顽皮的金发小家伙有个古怪而有趣的习惯在听你说话的时侯,他总是像小狗似地歪着脑袋仰视你。他歪着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的左耳听不见声音,但他从未对此抱怨过什么。几周后,我一直在观察马蒂,他好像在秘密筹划着什么。我看到他热心地叠被子,倒垃圾,摆放桌椅,帮哥哥姐姐准备晚餐,还默默地积攒少得可  相似文献   

19.
你想寻找一个名字叫做橡皮人的人。他总是坐在会议圆桌的10点钟方向,因为这个位置既不显眼也不担心被提问;他在MSN上的头像总是忙碌,因为正忙于在找不到开心的开心网偷菜;他总是一个人在茶水间抽烟  相似文献   

20.
三月 《北京纪事》2016,(1):13-15
他瘦高个子,少言寡语.据班主任反映,他平日里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经常不交作业,上课睡觉. 这天中午他坐在了我的对面,也是一副蔫头耷脑的样子. 我从他的精神状态展开了话题:"看你总是睡不醒的样子,晚上睡不好吗?" 他说:"睡得还可以." "那怎么总是无精打采的?" "我总是觉得日子很无聊,做什么都没意思,打不起精神." "总是这样吗?"我追问了一句,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往往容易把一些现象泛化成一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