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下学界的文化研究思潮日渐式微,其文化政治的理论范式危机重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多见批判意见,却少有改造实绩.以荷兰学者米克·巴尔等为代表的欧美文论家群体,提倡从文化批判主义到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转向,主张基于"文化相关性"的文艺研究,逐渐形成以阿姆斯特丹大学为中心的文化分析学派.本文围绕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考辨文化研究在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的范式危机,探讨文化分析学派主张的从"文化"到"文化性"的研究转向,从"文化景观"到"博物馆"的范式重建,以及从"文化批判"到"历史祛魅"的理论回归.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密切关注工人阶级文化经验与大众文化转向的理论迈进中,形成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范式.从“文化唯物主义”概念的提出,到后来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产生广泛影响,雷蒙·威廉斯都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在“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开始面向整个社会过程,开始从整个社会的组织形式、结构方式的角度面对各种现实的文化关系与文化经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其实已经超出了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层面的意义,而成了一种明确而复杂的理论范式,它的实践影响和示范性意义在于它开始将马克思主义美学真正带入了社会实践领域,不但对威廉斯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影响了包括“伯明翰学派”在内的20世纪英国文化研究的实践过程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文化诗学”不仅是文艺学理论主张,它的基本精神也同样适用于文学理论教学。“文化诗学教学观”在基本教学理念上主张“理论—文本—经验”的三维拓展,它以“文学—文化—生活”的“三重经验论”为教学实践的基本立足点,以文本分析与理论思辨并重的“双向能力结构”为能力培养目标,倡导课堂教学以“生活—阅读欣赏—写作”“一体三面”的学习途径来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作为美国人在历史和现实中所表现或表达的历史传统,美国研究这一独特的跨学科领域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和嬗变,从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都经历了纷繁复杂的演变过程———从“美国思想之父”帕林顿到“神话与象征”学派,从20世纪末的“后殖民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理论等不一而足。与此同时,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和美国文化霸权也使美国研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自从摄影作为一种现代审美范式以来,人类的现代生活已经从传统绘画为主的“光晕”语境中,走向了以媒介视觉为主的现代性“惊颤体验”境遇。视觉文化的审美话语所揭示的正是现代文化的革命性转向,目前已成为当今文化研究的主题之一。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语言转向”“图像革命”“视觉转向”的理论维度出发,辨析视觉文化理论的生成谱系以及审美向度,并结合本雅明关于视觉文化的现代性论述,以此寻找其审美路径。本文主要以视觉话语的构造形态来书写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经验意涵,并试图在视觉话语的审美空间中分析本雅明的视觉文化理论的寄喻结构与阐释阀限,从而明确视觉文化理论的批判向度及其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诗学的理论视角渗透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思潮.在研究对象层面,它提倡非物质文化研究重新回到文艺传播的社会空间,关注文化生产的民间经验;在理论范式层面,它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和传播结构,突出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建构和历史传播;在价值体系层面,它主张从文化符号转向社会文化,从历史传统转向文化认同.文化诗学为非物质文化所提供的,不仅是活态历史的理论视角,而且是民间经验的诗学空间.  相似文献   

7.
“历史性”问题通常被后现代文化思潮所遮蔽,也不为当代文化研究话语所重视.新历史主义提倡历史性的回归,关注文学文本的历史情境和传播过程,建构文学活动和活态历史的文化诗学.针对文化诗学视域中的“历史性”问题,通过考察“历史性”作为视域行动的阐释意识、作为阐释立场的研究价值,以及作为效果历史的理论空间,同时梳理文化诗学的阐释经验和观念误区,反思当下“历史性”话语的批评范式和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8.
广告翻译的互文性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互文性理论强调不同文本互相影射,互相参照,形成一个庞大的符号辐射系统.互文性理论把文本研究放在一个更宽广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因而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广告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广告用语多为指涉频率高的强互文性文本,互文语境大,联想意义丰富.  相似文献   

9.
文化研究的四个研究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化研究不是文学研究的一个“范式”,而是一个有特定研究对象的“朝阳学科”。作为“学科”,它当然有自己的研究模式。由于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某种天然联系,它的研究模式与文学研究模式有同构关系,但内涵不同。它的四种研究模式是:生产(者)中心模式,受众中心模式,“文本”中心模式,文化情境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
俄国文化符号学代表洛特曼倡导从文化描写的元系统出发,将文化与非文化视为互为制约、相互补充的复调结构。文化符号学不仅作为消解现代性的方案,有效避免了总体化的暴力倾向,揭示了复杂场域的权力关系引发的压制与突围,为地方文化、小型叙事提供了合法化存在的依据,同时促成文学性至文本性、文本性至互文性的转变,助益从文学的角度理解文化,从文化的视野阐释文学,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型理论研究范式的形成,对“后理论时代”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建 《东方论坛》2007,(6):22-26
文化多样性是关于文化形态的概念。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文化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对文化多样性的考察十分必要。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可以对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刻的透析。文化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多样性文化的分类及其生态关联就是在这种透析过程中的理论拓展。这种分析对于我国目前和谐文化生态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霍尔是伯明翰学派思想集大成者,他为该学派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批评做出了杰出贡献。亚文化是霍尔以及该学派其他学者最为关注的主题,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充分体现出“文化霸权”和“接合理论”中的内涵实质。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容易造成弱势文化发生文化移情。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由于秉承了特有民族文化心理,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译者往往会经历一种内在的、不自觉的文化移情,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译者则往往作文化负移情,这两种文化移情直接表征在翻译策略甄选的趋同性上。跨文化交际的文化移情也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文化逆差:文化信息交流的不公平、不平等,文化身份的失语、失落。  相似文献   

14.
西方大众文化研究经历了早期的利维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它以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为标志,并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研究范式。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重新认识,为解决两种文化研究范式之争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和研究模式,对当代文化研究和无产阶级革命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证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理论基础与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前提。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多种理论的组合,包括文化民族主义、文化革命思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文化符号学理论、开放文化思想、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等。基于此,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研究的思维特征可归纳为文化民族主义视角、文化革命思想视角、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视角、中国文化中的"人民观"视角、文化符号学理论视角、开放文化思想视角和马克思文化结构思想视角。  相似文献   

16.
文化误读,从文化交流伊始,便无可规避地存在其历史进程中。由于它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对他者文化真实而全面的认识,长期被传统观念斥责为错误的、负面的。文章试从文化相对主义,解构主义,哲学阐释学这三种不同理论纬度重新认识文化误读,并借此希望探索一条研究文化误读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多元文化格局的冲突与融合将长期存在。但融合是主流,这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冲突是支流,主要源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利益之争。文化产业是文化全球化的现代形态,它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建构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途径。让文化产业走向世界,还需注重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民族文化品牌;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积极借鉴国外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快文化事业的改革,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朝着适应国际竞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翻译究其本质并不是文化传通活动的表层单向迁移,它首先必须植根于某一种文化范式,并基于这种特定的范式延伸出相应的译学范式,然后再在其中从事文化创造活动.可以说,范式便是译学共同体的共享资源,历代译家学人可以据此进行理论定位,进而创造出一个时代堪称典范的译学成就,并促使后人重新思考既往译学现念及其理论体系,为译学重新进行深入的学术反思提供必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