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桦 《老人世界》2020,(4):43-43
如今,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即使是和儿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白天儿孙上班、上学,也是独自一人在家,意外事故以及突发性疾病也常威胁他们的安全。因此,子女应经常检查家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父母筑道“安全墙”。  相似文献   

2.
老公是位乡村教师,上班的途中要经过一个贫困的山村。在村口的石碾上,经常坐着几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老公经过村口时,每天都像变戏法似的给老人一些惊喜,或是给老人们带些水果、衣物、新鲜蔬菜,或是给些零钱,或是坐在石碾上陪老人们聊聊天,唠唠家常。老公说,那几位老人都是“留守族”,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们都上了年岁,丧失了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生活很孤独,也很可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一下,对老人们多少是个慰藉,尤其是陪老人们聊聊天,也算是替老人的子女们尽些“精神赡养”。老公在讲述这些事情时,脸上总是现出欣慰的笑容。老公的同事们都夸赞老公做了件善事,老公回答说:谈不到行善,我只是求得一份心安罢了,因为看到老人们脸上的愁容换成了微笑,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甘甜,工作和生活也就有了“劲头”,心里轻松着哩!  相似文献   

3.
武新明 《老年世界》2013,(11):40-40
2013年第2期登载了刊授课程《QO空间的使用》,这篇文章对我帮助很大。我已经85岁了,刚刚学会上QQ。过去只是听说这个软件的功能很强大,年轻人都在用。可是,很多功能和操作我都不会,孩子们上班上学都很忙,也没有人能及时教我。这篇文章给我上了一课,讲述的都是我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按照文中的操作步骤,学会了很多东西,这个软件用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相似文献   

4.
一大早,要赶往单位上班的年轻人坐公交车却遇到一批外出晨练的老人,上班的人是不是一定要让晨练的老人优先挤上车?遇到突然倒下的老人,你伸出援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人或老人的家人会不会讹你?类似这些几乎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该怎么处理?  相似文献   

5.
保健信箱     
《老年人》1995,(12)
保健信箱莫嫌老人话多问;我母亲退休以后话越来越多,到外面走走,遇上熟人一聊就是几十分钟。家人都不喜欢她这种举止,我该不该去制止她呢?长沙蔡明答: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人话多,并非坏事,晚辈人完全不应干预。老人退休后,从社会走向家庭,生活由上班...  相似文献   

6.
去年春天,母亲从执教35年的讲台退下来。刚开始,她还悠闲地下乡走亲访友,生活得十分轻松和安宁。谁知,我们兄弟姐妹为母亲举办60岁寿宴以后,母亲就变得不那么安分了。她好像不愿接受年过六旬的现实,时常唉声叹息:难道我这一辈子只能教教书吗?每当看到儿女上班、孙子上学离去的背影,她心中莫名地多了一份失落感。不久,母亲就开始拜托亲朋好友为她找工作。她说,这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要在晚年实现人生第二职业的梦想。没过几天,在一个朋友介绍下,母亲到一个皮装商老板那里上班去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开账单,月薪…  相似文献   

7.
两位老人和十个残疾弃婴的故事文/夏子图/田蹊天黑了,如意躺在炕上喊着:"妈妈,妈妈哪儿去了?"龙龙接着说:"妈妈上班去了。"张兰英老人说:"孩子大了,见别人有妈妈也开始要妈妈了。我就教他们说妈妈上班去了。可总有一天孩子会知道他们没有妈妈,他们是被丢弃...  相似文献   

8.
打卡,上班。打卡,下班。每天的工作大同小异,我来做,或换一个人来做都不会有碍进展。很多时候,我都会从心底发出这警示:是我需要这份工作,而不是这份工作需要我。每个月不多不少的工资准时到账,不需要熬夜,不需要周末加班,就是我目前最大的满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甚至害怕它会被改变。在每周的例会上,对领导的意见不假思索地表示赞同,看到后生无所顾忌地大发言论,表达各种建议,心里会暗暗地盘算他们这股劲能保持多久,还不如早早点头表示赞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家,晚餐是大过天的。有天大的事儿,也大不过这顿饭。白天,上班的上班,上课的上课,早上起得晚,不太开伙,就是开伙,也是简简单单的,中午各自都在外面解决。所以,晚餐桌上,不单是好好地吃上一餐家里的可口饭菜,还是一家人交流亲近的最好方式。对我这个主妇来说,如何吃得有营养又有看相,真的很考验人。好在我被家里的两个男人尊为最有开发能力的大厨。所以,我们家的餐桌,一年365天,可以每天都不重样的。更让他们惊叹的,不是重不重样的问题,而是我总能有招儿  相似文献   

10.
尊严,是一个人最值钱的东西。经历了世上的风风雨雨,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到了垂垂暮年,人更愿意有尊严地活着。我认为,对待老人,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养好老人的尊严,才能让他们生活得舒心。  相似文献   

11.
我与老伴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上月初的早晨7点多,我与老伴乘公交车去郊区女儿家串门,公交车停站后,见我与老伴步履蹒跚,司机不等我们上车,竟以上班高峰为由,让我们等下车辆再上,随后关闭车门开走了。还有一次,我与老伴从郊区返回时,一辆个体客运车见我与老伴是高龄老人,竟以满员为由拒载。  相似文献   

12.
飞雪 《老年人》2006,(2):28-29
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6年来资助一对贫困兄弟上学,让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多少个日夜,两个孩子念念在心的就是见见这位好心的奶奶,当面表示谢意。然而,他们寻找了6年,等待了6年,一直未能如愿。最后在媒体的帮助下,兄弟俩才见到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这两兄  相似文献   

13.
想想 《现代妇女》2009,(8):49-49
我的吸脂减肥心得 我上学的时候还是很瘦的,后来开始上班,成天坐在电脑桌前,一下子就胖了20斤.健身房跳操,吃苦瓜粉,木耳粉……统统都试过,可就是瘦不下来.听朋友说,女孩结了婚后会更胖,我就开始打吸脂减肥的主意.  相似文献   

14.
想想 《现代妇女》2009,(9):47-47
我的吸脂减肥心得 我上学的时候还是很瘦的,后来开始上班,成天坐在电脑桌前,一下子就胖了20斤.健身房跳操,吃苦瓜粉,木耳粉……统统都试过,可就是瘦不下来.听朋友说,女孩结了婚后会更胖,我就开始打吸脂减肥的主意.  相似文献   

15.
我与老伴虽有一儿一女,但女儿在哈尔滨上班,儿子在昆明工作,远离老家的他们无法直接照料我们。按理,可以去随女儿生活,也可以去随儿子生活,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随女儿生活的那段时间里,我们不好受,女儿夫妻关系不好,常吵闹,我们心情压抑。眼不见心不烦,我们借口气候不适应回了老家。  相似文献   

16.
《老年世界》2013,(2):8-8
我们居委会这几年有好几位老人丧偶,有些老人后来又找了老伴,可是他们再婚时却没有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就以夫妻名义生活了。我们劝他们去登记,可有的老人说,婚姻登记是年轻人的事,现在儿女都这么大了,自己再去登记不好看,我们再婚以后共同生活的时间也不长了,办理登记没有多大必要。请问,他们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7.
得知我要来老人院上班,朋友的反应基本上是两种。一种充满羡慕:“老人院的工作一定很轻松吧,整天没活干的。”在他们眼中,老人院住的都是行动不便、自理能力差的老人,因此老人院的节奏是缓慢的,照顾好老人的吃、喝、住就没有什么事了。尤其是社工,陪老人们聊聊天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岁月忽已晚     
我租住的小区,是老教师当年分配的福利房,也是个老人社区。今年年中,小区大门安装了铁门,实行刷卡门禁。前两天我准备出门,一个坐着轮椅的老人在我前面要出去,可轮椅卡在铁门中间,进退不得。进进出出的人都帮着出主意,老人急红了脸,都是汗。急着上班的白领等不及了,就把老人从轮椅上抱起来,把轮椅从铁门中挤了出来。老人软瘫瘫地搭在年轻人的肩膀上,像小孩儿一样,对自己的身  相似文献   

19.
严农 《老年人》2008,(11):24-24
在我书房的办公桌上,端正地摆放着一张萧三老人的照片。每当看着老人的笑容,我就会想起过去我与他的交往,以及他对我文学上的奖掖和扶持。正是有了他的教导,我才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进步。  相似文献   

20.
甄皓 《职业》2012,(31):34-35
最近网上有一种说法:"70后上班又加班,80后上班不加班,90后干脆不上班。"这句话的偏颇,惹恼了80后和90后,他们愤愤不平地说:"老一辈总是看我们年轻的不顺眼,我们不能不服从老板,经常加班到很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喜欢上班,经常加班甚至会加剧他们"厌恶上班"的心理。前几天与几个年轻朋友聊天,发现他们几乎都有"厌恶上班"的情绪,他们认为"上班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下班赶紧逃离"是他们的心声。这差不多也是压力较大的企业年轻职工的共同的心态,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