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汲取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仁爱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科学地阐释了"爱"的本质,系统地探讨了大爱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为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大爱传统,践行大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大学教育事业中树立大爱育人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吴黎平翻译的《反杜林论》是毛泽东非常喜爱的一部马列经典著作,毛泽东曾称赞吴黎平的翻译"其功不下于大禹治水"。徐特立珍藏的吴理屏译《反杜林论》系吴黎平译《反杜林论》的伪装本,传世稀少,弥足珍贵。该书又经徐特立详细阅读且写下不少批注,更是难得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3.
浅议大爱理念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爱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与基础,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一所真正的大学,应有大爱的胸怀、大爱的氛围、大爱的文化底蕴和校园环境。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树立大爱育人理念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育人为根本,胸怀大爱,以大爱理念引导学生,以大爱之心培育学生,以大爱之德感染熏陶学生,以大爱之举关心帮助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因为感受到爱而去爱他人、爱学校、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爱人类、爱大自然……才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一等奖孙海林《试论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结构体系》周树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徐厚道《徐特立培养创造性劳动者的理论与策略》二等奖赵士启《教师是真理的传播者——学习徐特立先生教学法思想的几点体会》罗先国、徐厚道《论徐特立的师德理念与风范》李龙如《徐特立的姜桂之性》孙光贵《论徐特立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梁堂华《浅谈徐特立的创造教育思想》李宣平《近20年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综述》三等奖赵阳《徐特立论青少年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金宏伟《徐特立健身法与现代健身理论》张晓辉《学习徐老的“三优…  相似文献   

5.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在《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一书中,作者对于文化和文化育人进行了深刻的感性把握和理性思考,对于如何进行核心价值引领下的文化育人工作给出了崭新全面的解答,逻辑严密,语言精炼。《核心价值引领文化育人》可以看作是文化育人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7.
明代戴君恩的《读风臆评》和清代陈继揆的《读风臆补》是两部《诗经》评点著作。陈氏《读风臆补》是承戴氏《读风臆评》的补作,两部著作如同母子篇,联系紧密。戴君恩和陈继揆均不是经学家,他们将自己看作一个虔诚而单纯的爱《诗》者,都站在文学立场上来解读《诗经》。本文从二人论《诗》与论画相结合的特色来进行研究,表现二人对《诗经》中那份清雅的诗意之美的独特品评。  相似文献   

8.
《史记》是一部举世公认的“文史结合”典范巨著。正确认识和评价司马迁“文史结合”的成功创作经验,总结并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史遗产,是《史记》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旧时文章家论《史记》,往往有重文轻史的偏向,甚至有谓:“《史记》,史家言也,离史以求之,面史公之文乃见。”①于是乎一部《史记》几视为一部“太史公文集”。“离史以求文”之风  相似文献   

9.
杜牧的诗歌具体而鲜明地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可以说,一部《樊川诗集》就是对儒家思想核心"仁"的艺术阐释。具体表现为挚爱亲人、诚信友朋、关爱女性、关心百姓。这种由己及人的大爱对于生活在晚唐的诗人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这种大爱成就了杜牧的伟大。  相似文献   

10.
正1990年12月,湖南省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与广州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会合办的《徐特立研究》(季刊)正式发行。刘英、廖沫沙为创刊号题词。  相似文献   

11.
《聊斋》的命名艺术赵述先小说人物命名,乍看起来,仅寥寥数字,似乎俯拾可得。实际上,要把人物名字的意义和故事内容连续在一起,这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稗官者,寓言也。其假捏一人,幻造一事,虽为风影之谈,亦必依山点石,借海扬波。故《金瓶》一部,有名人物...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饮茶与饮酒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饮茶与饮酒之风孙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饮茶与饮酒之风盛行的时期,不仅民间种茶、酿酒十分普遍,而且士人们清谈成风,生活上以茶酒自娱,促进了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发展。唐代陆羽的《茶经》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但饮茶的记载却早见于汉时王褒的...  相似文献   

13.
《诗经世本古义》是明末出现的一部研究《诗经》的著作。其论《诗》专主《孟子》知人论世之旨,将《诗经》依时代为次,重新排序,附会史实,颇受后人诟病。但该书取材宏富,汉晋以来之旧说,杂采并陈,且不株守一家之言,时有新见,自成体系。又考证《诗经》名物不厌其详,对清代的求实考据之风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诗钞》是一部比较全面地反映宋诗面貌的清一代最为重要的大型宋诗选本。晚明潘是仁所编《宋元诗集》对《宋诗钞》有直接影响。明末清初江浙藏书之风很盛,黄宗羲、吕留良、吴之振等皆致力于宋集的搜集,这也从文献上为《宋诗钞》的编纂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5.
我现在才认识到要解悟《红楼梦》实在不易,我直到评批完这部书,对《红楼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书,对康、雍、乾时代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作者都有极为尖锐的抨击。但《红楼梦》又不是一部政治书,而是文学,是一部文学性、艺术性极高极强的长篇小说,其成就之高,可列于世界文学之冠。  相似文献   

16.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爱精神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大学弘扬大爱精神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莎剧论纲》:突破和超越雷成德如果说,一部艺术创作使读者得到无限的惬意和审美愉悦不足为奇的话,那末,一部学术专著取得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就不能不令人特别关注了。西北大学出版社近期推出的薛迪之的《莎剧论纲》就是这样一部理论著作。在《论纲》之前,薛迪之曾主...  相似文献   

18.
弘扬大爱精神 建设大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存在着一种以“自然”为核心而展开的重要文学思想,即“自然”论文学观,这一文论系统体现在魏晋六朝《文心雕龙》、《诗品》两部鸿篇巨制中。其中,钟嵘及其《诗品》在诗歌理论上确立了“自然英旨”的审美标准,批判诗歌创作热衷“用事”、讲究“声病”之风,提倡“即是即目”的“直寻”创作方法,崇尚“自然”而不废文采。其理论取向与刘勰颇为一致,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20.
《离骚》是《楚辞》中最瑰丽、最重要的一篇抒情长诗,被誉为《楚辞》之祖。而汉后诸籍,也常将《楚辞》径直称为“离骚”。历代研究者认为,此种现象为艺术上之假借。但笔者通过对《楚辞》的成书过程的考查和对有关历史资料的重新爬梳,认为“离骚”一词,不完全是用借代的手法以篇名来代指集名,而可能是一部真实存在之集名。且《楚辞》的形成,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之过程,并在汉代逐步完成了由个人别集向地域流派总集的转变。极其可能的是,在汉初刘安时已经存在一部名日《离骚》的诗人别集,并一直沿用《离骚》之名,直至《楚辞》最后成形即刘向编辑《楚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