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时代社区治理面临社会转型期的种种激变与重构,高强度的社会流动性与住房商品化趋势冲淡了社区共同体色彩,造成“陌生人社区”和“消失的邻里”等困境。“有邻居无邻里”逐渐成为现代城市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社区逐渐成为人们吃饭、睡觉的地方而距离人们生活“栖居地”的空间角色越来越远。重建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是学界永恒的话题。互惠理论强调一种创造性社会交换关系,为解决社区邻里建构困境提供新的分析视角。通过邻里互惠主体与特定互惠环境的相互作用,基于“给予—接受—回馈”的互惠机制得以构建,并形成“价值—制度—角色”三维一体的解释逻辑:以“互惠共生”为价值引领,通过价值理性、工具理性、传统和情绪中介凝聚邻里共识;以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互补式嵌入型构邻里互动规则;以互动链条为抓手,通过给予型互惠、接受型互惠和平衡型互惠三类行动生产邻里价值。  相似文献   

2.
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新型社区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广西各级党组织不断深化社区党建的实践探索,取得宝贵经验和积极成效.但总的来看,社区党组织建设仍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与形势发展的实际要求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问题.从广西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现状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社区党的建设,关键在于深化和推进社区党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试论现代化与中国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中国十几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妇女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极大地改善了她们的经济地位。但是,女性与男性相比,迄今在职业结构、经济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存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克服现实存在的性别歧视,是今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姜胜洪 《理论界》2008,(3):47-48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复杂多样,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舆情相互激荡,大量的舆情存在于社会基层的居民群众中。社区居委会作为我国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既是社区居民个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主要渠道和载体,又是组织和调动社区居民积极性,进行社会管理和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主体,社区居委会在舆情疏导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回族两性的家庭经济地位是前人尚未量化研究过的一个问题。家庭经济对回族两性地位影响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本文从经济收入、家庭经济管理和消费决策三个方面描述了回族两性地位 ,表明回族女性的经济地位已有很大的提高 ,两性的家庭经济地位的主导已经是两性平权型 ,女性家庭经济地位的提高 ,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人们的收入地位、管理地位和消费地位并不同步 ,在推进两性经济收入平等的同时 ,要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中国城市居民阶层认同的诸多因素中,相对于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才是影响人们阶层自我评价的主要因素,且这种主观方面的差异来源于人们在自我期望以及与其他群体比较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因此,提高民众的阶层认同,除了要增加收入,更应该注重社会公平、机会公平,提升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秦汉时期 ,西部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关中土壤膏腴 ,巴蜀沃野千里 ,陇右水草丰茂 ,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畜牧经济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秦汉据此一统天下 ,复据此统治天下 ,可以说 ,西部经济在秦汉时期为中国的形成与维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1999年"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的选择,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中国社区治理的实践始于城市,城市社区治理成为当代中国社区治理的排头兵。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是怎样运转的呢?中国的城市社区治理以居委会为基石,在三大领域形成三种基本的关系,即居委会与党组织、政府组织构成了政治系统的"二元半",居委会与社区居民、社区中介组织构成了社会系统的"三点一线",居委会又与业委会、物业公司构成了经济系统的"三驾马车"。居委会作为这三种关系的联接点,促使其相互作用,推动着中国的社区治理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张虎林 《兰州学刊》2004,3(3):125-127
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私营经济在西部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旨在促进西部经济结构改善 ,使经济尽快进入“自我持续增长”状态和大开发战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有为 《学术论坛》2002,1(2):138-141
在多核心的权力网络结构下 ,社区精英只是网络结构中的一个个较为突出的节点。在石村村民的再组织呈现出弱组织的状态下 ,社区精英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别扮演了国家代理人、社区守望人、村民利益代理人和家庭代表人等多种角色  相似文献   

11.
国外城市社区阶层化的应对策略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聚落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大量"老旧贫"社区的存在给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中国正面临着一场规模巨大的社区整建运动.借鉴西方国家解决居住空间分化和贫困区位化问题的诸多经验,探寻弱化空间隔离、拉近社会距离的社区改造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方琼 《学术探索》2012,(11):93-95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云南的多元民族文化主体几乎就是由各民族的不同民俗风情构成的。自1996年云南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思路以来,云南文化产业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索出了"政府主导、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文化事业产业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分析民俗文化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助推"民族文化"的"主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而直接的意义。本文从当代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云南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云南民俗文化的类型与特点,论证了云南民俗文化在云南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后单位时代都市街区中的"邻里政治"置于多元行动者的论域之中,讨论国家-社会在持续绵延的日常生活层面的遭遇,旨在将国家-社会的研究范式切换至"邻里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以此为切口,考察社区居委会在邻里空间的权力操作策略和运作逻辑,居委会动员群众参与、争取居民认同的技术与手段,以及国家权力如何通过代理人的行动和话语渗透到市民日常生活.邻里政治展现的不同行动形式和实践逻辑,从根本上彰显了邻里政治的二重维度,即以居委会为中心的"情理政治"和以物业运作为中心的"法理政治".由居委会运作的"情理政治"是国家出于政权建设需要的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安排,呈现出"居委会-典型群众(积极分子)-居民"的传统二次动员路径,贯穿于其中的重要因子是面子、人情、互惠、信任等地方性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4.
WTO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在坚持自由贸易、自由投资的原则下 ,弱化了中央政府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但却提高了城市政府在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只是城市政府必须以经济的方式承担起经济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张洪 《学术论坛》2022,(3):97-10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国社会财富不平等的机制及其后果。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的数据,通过使用家庭金融脆弱性的两个主要指标,即家庭流动资产收入比和家庭负债资产比测量家庭金融健康状况,力图更全面地考察家庭金融对当代中国居民主观地位认同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流动资产收入比和家庭负债资产比对居民主观地位认同产生显著影响,家庭流动资产收入比越高,家庭负债资产比越低,居民主观地位认同越高。随着信贷在居民的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社会分层研究需要从关注家庭财富不平等转向家庭金融不平等。  相似文献   

16.
刘建明  张琰 《东岳论丛》2023,(9):67-77+191
随着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多数社区治理组织开始与社区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以此延伸其治理能力。但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次生问题——信息空间“巴尔干化”,在社区场景中也悄然显现。反思这一现象,因社区的地缘分化,社区媒体组织架构的尚未统一,社区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重新部落化”特征,使得社区信息空间更易暴露在“巴尔干化”的风险之中。一方面,社区信息空间的“巴尔干化”极易造成社区公共空间的消逝,扩大社区“原子化”危机,导致社区内的数字化区隔;另一方面,社区共同体意识的逐渐消解,加剧了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抗争矛盾。社区中群体极化现象的放大,造成邻里关系分化,甚至线上言论极化转向线下行为极化的连锁反应。有鉴于此,社区媒体首先需要优化信息配比,构建“人行道”传播模式,提高居民的信息偶遇行为;其次,应建立社区数字关怀机制,为老年群体融入社区信息空间提供便利,弥合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最终,社区媒体应当成为联通社区线上与线下的中介,使社区居民能够重拾“附近”,以在地化的真实交往,回归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巨额逆差,但并不能由此认为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有所下降.相反,伴随着贸易逆差的扩大,美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上升,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也日益增强.从一定意义上讲,贸易逆差是美国谋取世界经济霸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数理分析明确了社会经济地位与价值追求的关系。数理模型由社会经济地位与价值追求两个维度以及高和低两个层次构成,并基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将优先实现价值追求上升流动的理论假设,将两个优先机制转变为精准的数理模型。一个机制是社会经济地位的高低决定能否实现价值追求上升流动,另一个机制是完全由学历地位决定能否实现价值追求上升流动。第一个机制的数理模型为词典式次序模型,而第二个机制的数理模型为学历地位至上模型。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价值追求的关系极其复杂,虽然总体上可以说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其中的学历地位的提升可以导致价值追求的上升流动,但不同的情境下未必完全如此。最后,分析了模型的理论值与国家数据的经验值的契合度,并指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主要由规模效益显著的数字平台经济拉动,这一事实在标志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反映出其技术结构的不平衡。在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的融合背景下,评判不同数字经济业态的技术层级和规模效益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需要对不同类型大数据的搜集、加工和处理所要求的技术层级进行分析,还需要联系企业技术层级变动对数字经济的核心层业态和应用层业态展开分析。本文在概要分析企业规模效益与企业技术层级关联的基础上,认为数字经济的规模效益由企业技术层级决定,企业技术层级变动会引致数字经济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本文考察了我国数字经济之技术结构不平衡的现状和成因,从数字经济运行的综合场景出发,重点讨论了企业搜集、加工和处理不同类型大数据的技术水平对提升规模效益的影响,力图依据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对企业技术层级与规模效益变动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0.
非市场经济地位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市场经济地位是中国为加入WTO而做出的一种妥协,其存在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然而正是“非市场经济条款”的存在,使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深受困扰,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利益构成了威胁,而且未来可能导致中国与欧美国家在制度层面的摩擦。如何认识这一条款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其不利影响,是中国目前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非市场经济地位的由来和危害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这一地位带来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