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自辽宁省鞍山市的由老年人口文化志愿者组成的“关爱女孩万里行”骑游宣传队。大会上,骑游队队长、62岁的蒙古族老人塔永发代表全体队员讲话,并向联合国人口基金献上一幅寓意深刻的抽象画,该画由38个自行车轮胎印轧而成,每个队员在轮胎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作为基本国策。国策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和人口质量的提高。可是,如何在广大山区使基本国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山区人口发展的现状值得重视在山区,无计划生育是普遍现象,多数家庭追求多子女。一些逃避超生惩罚的育龄夫妇不断流入深山老林,盲目生育。近几年来,长白山区的深山里盲流入口不断增加,仅从第二松花江上游的80公里沿岸调查,在桦甸、抚松、靖宇境内的深山里就居住着90多户人家,60%左右是躲避计划生育检查的。他(她)们在“重男轻女”观念的支配下,不生男孩不罢休。这种盲目生育的现象在山区是比较普遍的。桦甸县1981—1986年全县计划生育率随机抽样调查情况表明,由于山区交通不便,通讯工具落后和计划生育工作力量薄弱,计划生育率统计误差很大,人口出生严重失控。(见表1)  相似文献   

3.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抓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封建残余思想严重;二是小生产的分散经营,难以把握;三是干群比例悬殊,情况抓不透,工作不易做细;四是基层组织网络不健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这也是最根本的一条。针对以上情况,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乐市狠抓了基层组织建设,普遍设立了育龄妇女小组长,并摸索出了一套“一定二有三落实四上墙”  相似文献   

4.
曾毅 《人口研究》2001,25(6):75-77
1 建立农村储备积累式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很多农民超生、利用B超进行非法性别鉴定 ,流产女婴保胎男婴、不生男孩不罢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养儿防老。在缺乏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 ,养儿防老的现实需求大大增加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 ,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少地区实际生育率的居高不下、出生性别比的不断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全国平均出生性别比已从 1981年的 10 8 5上升到 1989年的 113 8、1995年的 115 8;0~ 4岁性别比从 1990年的 110 2上升到 1996年的 12 0 0。这些是全国的平均数字 ,农村落后地区的出生性别比与儿童…  相似文献   

5.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实践与思考四川省涪陵市计划生育委员会黎明文(四川涪陵648000)计划生育被称为“天下第一难”,其难度是人所共知的,“难”有多种原因且不多说,治理“天下第一难”也创造了不少经验,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现工...  相似文献   

6.
利用跨越18年的7期专项追踪数据,考察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与“不照料变为照料”显著提升了老年人行为能力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与“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健康自评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低/高强度照料”与“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显著降低了其抑郁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结果反映了低龄老年人适度隔代照料有益于其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的发展,揭示了这一影响根源在于其自身年迈的父母角色与其作为隔代照料者的“父母”角色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这个做母亲的一直在哭。半天她才说出一句话:“我的孩子两个星期不上学了。”“能告诉我他上的什么学校吗?”“是五年制的大专。”“学什么专业?”“是计算机。”“他多大了?”“19岁。”“你与他谈过吗?”“谈过.可他就是不去。”“不去上学.他在干什么?”“在我这里.整天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聊天。”“在你这里?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基尼系数等传统不平等指标的局限性,并引入了研究序数数据的新方法,采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居民健康水平与健康不平等。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健康水平与健康不平等存在明显差异,健康中位数为“健康”的省份只有8个,中位数为“一般”的省份有17个,健康不平等从东到西呈递增趋势,发达地区同时具有较高的健康水平和较低的健康不平等,欠发达地区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笔者到基层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农民通过种种关系,将户口从派出所迁出放在自己口袋里不落户,从而使户口“挂空”成为“袋袋户口”。仅苏北某农村3个村民小组调查,就有“袋袋户口”二十多个。为什么农村会出现这一新现象?据调查分析,导致“袋袋户口”现象出现的最直接原因,是由于农民负担日趋加重,已使相当一部分农民不  相似文献   

10.
香港进行人口普查已有一百多年,并形成了定期人口普查制度。可是,直至最近一次人口普查,香港官方仍避免使用人口普查之名,继续称为户口统计。与此相应,人口普查员亦叫作户口统计员。主持这项工作的香港政府机构叫“户口统计署”,而不称人口普查署或人口调查署。其所以如此,是怕市民误会“调查”含“刺探”和“干抚”之意。故对科学的和世界通行的“人口普查”一词舍而不用。社会上也有把人口普查与非  相似文献   

11.
“同姓不婚”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婚姻禁忌制度。时下,在不少文章里,它成为中国古代即具备有利于人类提高自身繁衍质量的优生观念的标志。但近来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同姓不婚”并非完全自然的婚姻禁忌,而是周代为了强调父系宗亲集团即同姓集团的存在所制订的婚姻规范,因此与排除近亲通婚的优生观念没有关系。“同姓不  相似文献   

12.
8月10日在宁晋县人口计生局举办一场“关爱女孩行动”知识竞赛。参赛队员是来自全县15个乡镇计生骨干精英和乡直部门的工作人员及育龄群众,共分15个小组,每小组3人,共45人参加。该次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参赛选手一个个踊跃回答问题,参赛场上气氛活跃而激烈。该次竞赛以公平、公正的原则,赛出了参赛人员的水平,赛出了风格。通过激烈角逐胜出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一“晚婚”“间隔”被认为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手段,这种思想并非始于今日。旧中国时兴“多子多福”,那时就有所谓“早生贵子”,“百子千孙”、“四代同堂”、“五世共昌”等等之说。既然这些赞美“早”、“密”、“多”的口号,是鼓励多生,那么反其道而行的“晚、稀、少”,当然就能把人口数量控制下来,这是顺理成章的简单推想。如果不考虑我国近年出现的限制生育胎数的特殊国情,它无疑是对的。  相似文献   

14.
宗禾 《人口文摘》2016,(6):61-61
“啃老族”,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法国2015年12月公布的一份报告认为。法国年轻人与父母同住一个屋檐下而不独立出去的现象,已变得很严重。有45027成年人(其中13027超过25岁)栖住在父母、祖父母或朋友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省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计划生育工作却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旧的婚姻陋习又有抬头,早婚早育现象增加,不登记就同居,未婚先育日益增多,特别是在边远山区尤为严重。1988年10月,我们在子长县、石泉县各抽选一个乡,进行了人口典型调查。从中选出100户有“计划外生育”情况的家庭户进行分析,发现“计划外生育户”在距县城较偏远的地方,户数和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尤其在农村更是难上难。这话确实不假。但是,也有许多地方实践证明:“老大难,老大难,群众觉悟了就不难”,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群众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思想觉悟?笔者认为,江苏射阳县65个村级计划生育协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好形式,本文根据调查的一些情况,试就组建村计划生育协会,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能力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生活质量”作为一个术语,频频见诸报刊,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有关“生活质量”问题的社会调查也在进行着,从东北到北京再到上海,大有向全国扩散的势头.然而,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概念的“生活质量”,似乎遭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人们将“生活质量”当作一个不言自明的术语来看待,以致于在概念上出现了混乱和混淆.只要信手翻检几篇有关“生活质量”问题的论文就不难发现,虽然大家都讨论“生活质量”,但在众人笔下,“生活质量”竟成了“千面观音”:一会儿以“生活水平”的同义语出现,一会儿以“人口质量”的共同体出现,一会儿又以“发展”的类形物出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概念上存在如此纷歧的情况下,我们能期待“生活质量”调查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18.
1994年6月在江苏盐城召开全国计生委主任座谈会以后,各地根据盐城市“少生快富文明工程”的经验,抓了一批又一批“三结合”的典型,许多典型起到了很好、很大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地区和单位,年年月月都在抓典型,到头来手中却没有一个象样的典型;有的典型“墙内开花墙外香”──美名在外;有的典型吹得神乎其神,使人感到可敬不可亲,可望不可及;有的典型材料读起来很不错,仔细品味却又看不出具体经验,找不到特色;有的典型,宣传时一阵风,过些时如坠冷宫,似“昙花一现”。有的典型在扶植、总…  相似文献   

19.
<正> 八月《经济研究》载张培刚、毛钢、胡俊杰文《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与中国人口问题》,否认中国有人口压力,但赞成宣传和提倡节制生育。八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口研究室。八月二十日陈云副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发言说:“中国人多,必须提倡节制生育”,“中央和各省市都要成立专门委员会”,“可以号召共产党员不生第三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在广大农村,老人在很大程度上仍靠其子女赡养。加之在推行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过程中,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认识上的差距,致使一些“五保”老人在生活方面出现了新的困难。又由于少部分青年人追求享乐、溺爱子女并放弃对老人的赡养,不少农民过早考虑“养老”问题。正如基层干部所说,农村现在是“老头子变成小孩子,小孙子成了老爷子,年轻人光顾他们自己,计划生育越来越不容易”。实际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养老”与“生小”问题联系在一起了。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和讨论老年农民的“养老”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以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