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词汇又是语言信息的载体,语言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自然会由词汇反映出来,不了解词汇的这一特性,就无法掌握这一门语言,更无法用其进行交际。本文从词汇学、语义学的角度阐述英语词汇较汉语词汇所具有的某些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及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2.
以威尔兹彼卡为代表的波兰语义学派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文化脚本的研究方法。该方法从内部人视角揭示了特定民族文化言语行为方式背后蕴含的文化特征,剖析了不同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以文化脚本的方法对《红楼梦》中的尊卑礼仪进行研究,既突破了传统语用研究中固执坚持文化普遍主义思想的弊端,也是对民族语用学这一跨文化语用研究新范式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幽默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一直是语言学研究内容的重点。然而以往大多数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语义学或文体学的视角。当我们在处理一个信息片段或语篇时,获取说话人的语用用意或意图比从中获得直接的语义信息更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以语用推理的思维方式对幽默进行解读。之前在语用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通常以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及合作原则为出发点,或者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角度进行阐述。从语用综观的角度较为全面的讨论应用不同的语用理论来解读和欣赏幽默的方法,以提高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语用推理思维能力及语用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两者密不可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必然反映在其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尤其是在词汇层面上。语言中某些特殊词汇除本身固有的意义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指事物的词汇的内涵未必相同。文章从社会学、语义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特殊词语的文化内涵的对比,揭示了中西文化间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谈英语幽默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英语幽默常在其轻松的外壳中 ,潜藏精辟而透彻的内涵。本文从幽默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入手 ,阐述英语幽默的文化内涵 :张扬民族历史文明 ;从独特角度映衬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6.
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灵感在语言之中的结晶,也是一个人性格、思维、文化修养的综合反映.本文试从英语幽默语言入手,从语义特征,语体特征,还有语用特征三个方面,探析英语幽默语言产生的方式,从而更好地领略和欣赏英语幽默语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国内设计中普遍存在民族设计与本土化设计的问题出发,结合产品语义学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的语义学研究为突破口的研究方向.并进一步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借以为我们设计界的学者们提供一个对国内设计发展研究的新方向,来共同加速中国本土化设计事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自然语义元语言是以还原释义为目的的语义分析方法,它借助文化脚本,利用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一套基本语义要素,对跨文化对象语言进行语义分析.它超越传统的跨文化语义研究方法体系,在当代跨文化语义学、民族语用学研究中极为重要.探究自然语义元语言的思想根源,并对其理论形成的演进过程及成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语言的一种特质。正是因为其鲜活、生动的特点才使得语言如此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说,幽默的产生有时是源于对语言规则的违背。本文试图从修辞的角度阐述英语语言中幽默的诞生及其语言特色,从而提供一种欣赏理解英语幽默的方法和角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受众对同一幽默的审美反应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越大,感受的差异性也就越大。在一种民族文化中孕育的幽默对异域(异文化)的受众来说,可能毫无新奇感、并不好笑,甚至可能会令人反感。受众在欣赏异域幽默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主要是来自语言体系、社会文化和幽默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更好地了解异域的语言和文化,并保持宽容和积极悦纳的态度,有利于提高对异域幽默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1.
脚本理论认为,在交际中人们会在大脑建立一个心理模型,激活用于理解语篇的认知脚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认知脚本被激活的过程,鉴于英汉文化差异,译者应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处理英汉脚本差异。这里从脚本理论着手评析两篇译本,进而分析译者与原作者所做的风格融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当下,各少数民族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很多东西随改革开放纷至沓来。置于这样背景下的水书文化传承调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被誉为水族大哥居住地的都匀市水书文化的基础性资料及研究很少的情况下,对都匀市悠久水书文化传承历史的调查研究就显得必须和必要。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探讨中国古代剧本的生成与分化问题,指出:作为服务于戏剧扮演角色的一种记录,剧本是人类角色装扮需要与记录能力相结合的产物。在表演复杂化、审美倾向分化和记录方式多元化等因素合力作用下,剧本发生了口述本与书面本,提纲本与全本,场上本与案头本,关目本、穿关本、曲谱本与动作本,全本与折子本,文人剧本与艺人剧本等多元、多层次的分化。剧本生成与分化研究是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纠正“剧本就是戏剧文学”、“剧本,一剧之本”等偏颇观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阐述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释义观,分别从词汇、文化和修辞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其给翻译所带来的启示。自然语义元语言的语义原词释义方法有助于词汇翻译的恰当准确,而其“文化脚本”的引入有助于纳入语言中的特定文化,设置适应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民族中心主义的翻译倾向。在修辞层面上,借鉴隐喻释义的可行性,明确其他修辞的释义核心,有助于翻译质量的提高和翻译新方法的探索。总之,借鉴自然语义元语言释义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提高译文的忠实性。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个假设:1)腓尼基文字可能起源于古埃及文字,2)后出现的文字是在批判性继承先前出现的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推论希腊/拉丁/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西方历史上,文字的创造工作被认为是神圣的﹑是被极少数人垄断的﹑是严格保密的,并且英语字母不仅表音而且表意,这两个因素造成了英语字母仅仅表示声音.破解英语字母的表意,可以从单词入手反向追溯,因为单词是文字创造者的最终思想产品.为了说明先后出现的字母音素文字之间的批判性继承关系,文末给出了一些单词实例.  相似文献   

16.
大量针对喜剧剧本的语用学研究从关联理论、合作原则等方面对其幽默性进行解释。从语用预设角度探究其幽默性的研究反而较少。本文重新考查了语用预设的特征,并以此出发,从说话人、听话人两方面就《说相声》语言幽默性展开详尽解读,试图找到触发其语言幽默的语用预设因素。分析发现,因可取消性而致人物认知冲突并因此触发幽默乃《说相声》语言幽默性的主要构建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动漫产业成人受众的审美倾向、消费意向及对制约动漫原创因素的认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一是成人受众倾向于美国与日本动漫,并以娱乐、科幻、浪漫、幽默作品为主;二是成人受众是潜在的动漫消费群体;三是制约中国原创成人动漫的主要因素是人才、剧本、娱乐性与技术性。为此,中国动漫产业应积极创作魅力独具的原创成人动漫,加大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吸引更多成人受众,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书是水族十分古老的文字形式,近些年对它的研究十分丰富。但是这些研究的着眼点主要还是字形和意义,其实水书还承载有其他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水书所携带的古音分析,并将之与汉语古音进行对比,既能对水书"二十八星宿"所携带的古声母做一个粗略总结,又能对今后古汉语研究起到一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幽默言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从独特角度、生动地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为了集中反映汉英幽默言语的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把汉英幽默语料限定在校园这一语境背景之下,选取文化概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方面——风土人情、文学艺术和思维方式,结合生动的例子来着重剖析文化预设如何对汉英幽默言语的生成和解读产生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汉英幽默言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特点,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在脱口秀幽默翻译中,语言幽默更多来自于双关的修辞手法,文化幽默更多来自于反语的修辞手法,而普通幽默则主要来自于反语和突降两类修辞手法;另一方面,语言幽默主要采用加注策略,文化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加注的翻译策略,普通幽默则主要采用直译和语言修饰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