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疆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该文主要从刺绣、服饰、音乐三个方面探讨哈密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特色,认为这一地区较新疆其他地区回鹘文化保留得多一些,受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影响较小,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刻。  相似文献   

2.
清朝在哈密维吾尔人中实行盟旗制度,建立哈密镶红回旗,主要是出于当时边情边势之需要及哈密社会状况的考虑.从此清廷获得稳定新疆的生力军,同时这种盟旗制度增强了当地人民的政治向心力和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哈密、吐鲁番和库车的达尔汉伯克王希隆清朝统一新疆之前,准噶尔统治下的哈密、吐鲁番和库车各有达尔汉伯克一名。按伯克为维吾尔人官名,清朝统一新疆之前,维吾尔人中可考之伯克有阿奇木伯克、伊沙噶伯克、噶杂纳奇伯克、商伯克、哈孜伯克、密喇布伯克等30余种。伯克...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由于新疆统一战线的需要,六名中共党人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新疆哈密工 作。本文主要对其在哈密的抗战工作做一回顾并略加评析。  相似文献   

5.
哈密是世界闻名的哈密瓜的故乡和主要产地,位于新疆东部,是通往祖国内地的“东大门”,自古有“西域襟喉”之称。哈密地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它南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邻新疆吐鲁番地区,东倚甘肃洒泉地区,北与蒙古国接壤,设有国家一类口岸——老爷庙口岸。兰新铁路复线,第二欧亚大陆桥,欧亚通讯光缆横穿哈密,区内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相似文献   

6.
殷晓章 《新天地》2017,(4):40-41
1987年7月27日, 9趟列车的1.2万名旅客因为山洪滞留新疆哈密火车站5天5夜.6万哈密军民为滞留旅客奔忙,没有让一名旅客挨饿和中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留下了至今令人难忘的"哈密精神".  相似文献   

7.
清朝对哈密、吐鲁番回部采取了有别于其它维吾尔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即政治上施行札萨克制为中心的笼络政策,经济上给予丰厚的利益,并充当额贝杜拉和额敏和卓两大家族在其领地上的统治靠山。这一民族政策在清朝统一新疆前和统一初期,颇具积极意义,但统一新疆后不因时予以变革,其民族政策愈益表现出其消极性和落后性,因此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8.
一哈密农民起义,爆发于辛亥革命时期。它是维吾尔族农民反抗哈密王沙木胡索特的一次革命运动。这次农民起义所以发生,完全是哈密王实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所激起的。哈密王开始受封在清康熙年间,传至沙木胡索特,已是第九世了。在平定准噶尔和平定阿古柏中,哈密王始终站在清政府一边。因为效忠有功,清政府不断对哈密王封官晋爵,以示表彰。最初晋封一等扎萨克塔尔汗,后封为哈密郡王、亲王等称号。当清政府取消新疆封建伯克世袭制时,因念哈密王的功勋,继续保留了哈密的封建王公制度,作为清政府对哈密王的“特殊优待”,使哈密王位的世袭,长达两个世纪之久。到清朝末年,沙木胡索特一  相似文献   

9.
清朝统一漠西蒙古经历了康雍乾三朝,此后,又相继平定了大小和卓之乱和张格尔之乱。清末同治朝时,新疆地区又出现了动荡,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的入侵以及沙俄侵占伊犁,使得清朝在新疆的统治面临崩溃。综观整个清代,在清朝保卫甘肃、统一新疆、平定叛乱、收复领土的过程中,哈密一地始终都是清朝经略新疆的支点和依托,也是保卫中原地区的屏障,起着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9世回王沙木胡索特袭王位至其逝世(1882--1930)这一时期为阶段,依据史料对哈密人的婚姻家庭、丧葬吊祭、节日庆贺、谚语方言四个方面进行梳理,以凸显其别样的精神生活,为我们考量现今新疆社会生活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哈密回部在新疆诸回部中具有独特性,该部是最早归附清朝的回部,也是第一个实行扎萨克制和唯一一个首领晋封亲王爵的回部。由于清朝对哈密回部"以德待之",以及哈密回部首领对哈密历史的认知,终清之世,即便是同治朝新疆变乱之时,哈密回部首领始终忠于清朝。同时,哈密回部是清朝经略西北边疆的依托,在清朝历次西北边疆战事和管理新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因此,清朝君臣对哈密回部评价较高,并予以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古称西域。从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此历代中原王朝皆在此置郡县,设都护,继续着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明朝永乐年间设置的哈密卫也是历史上这种建置形式的重要环节,它是当时明王朝对今新疆地区管辖统治的鲜明标志。因此,研究明代设置哈密卫的原因、经过、作用及其意义,对于今天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无疑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哈密历代回王对清代新疆的政治与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有关史料和研究著述对哈密回王先祖成员和其来源等问题上认识不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表明,哈密回王额贝都拉的先祖四代成员分别为:伊萨米拉、巴齐、莫莫特雅尔、莫莫特沙依,他们从伊萨米拉以来就已世居哈密。  相似文献   

14.
阔克麦西莱甫是新疆哈密地区维吾尔族乡村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选取新疆哈密市陶家宫镇的一个维族村庄为田野调查点,把该村庄中阔克麦西莱甫的变迁与传承作为个案进行研究,从保护层面和发展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民族乡村社区文化发展思路,并在社区参与的视域中分析了政府、文化传承人、社区居民多元主体在社区文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哈密岩画     
岩画是古代石刻艺术之一.岩画的内容是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对我们研究当时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疆地区保留的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等山脉及其支脉中.迄今为止,已发现并作过介绍的较著名的岩画如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尼勒克县岩画,阿克亚孜岩画,干沟岩画,昆带山岩画,卡拉伊米里岩画,红石头泉岩画等;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的穹库斯太和卡拉士柏等地岩画;塔城地区的塔尔巴哈台山口和唐不拉山口等地岩画,其中以兴地岩画为最著名;昆仑山的桑株镇岩画等等.另外,在库尔勒、巴楚、若  相似文献   

16.
走进书画家刘岳林先生的书画世界,在他的书法作品、梅兰菊等花鸟画作品中,尤为突出的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哈密瓜,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在轻轻地吹,又似乎能够闻到阵阵瓜香,让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中国画追求神韵和形美。郑板桥有言:"各有灵苗自探,要画无古今之画。"刘先生在艺术上是有追求、有心得、有收获的艺术家。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他第一次去新疆看到遍地的哈  相似文献   

17.
18.
明初西北七卫的建署与哈密的地位元朝灭亡后,西域分裂,吐鲁番、库车迤西迤南为察合台汗国后裔所据;天山迤北迤东为蒙古瓦剌部领地;罗布淖尔(罗布泊)地区为撒里畏吾儿人所据;哈密则处于元威武王纳忽里统治之下。洪武五年,明朝平定河西,在肃州(酒泉)设镇驻守,明朝声威远播西域。在这种形势下,西域地区各民族便渐渐向明朝靠拢,与明朝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洪武七年,撒里畏吾儿安定王卜烟帖木儿来贡,明廷将其部属依地域分为阿端、阿真、苦先、帖里四部,各颁铜印,准其分别入贡。次年设安定、阿端二卫统其四部。安定卫大约  相似文献   

19.
刺绣是中国闻名世界的手工艺之一,除了传统的四大名绣,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地方刺绣工艺也为人们所熟悉。2008年,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刺绣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刺绣的艺人主要是农村妇女。本文从哈密刺绣手艺人的视角出发,考察技艺、记忆与刺绣者的自我塑造之间的互动关系。刺绣艺人不仅在全球与地方、历史与现状的社会语境下塑造自我,同时也通过刺绣工艺过程进行自我塑形。  相似文献   

20.
“哈密”名称之原形为,是10世纪以前由维吾尔人命名的.后由演变为现今的。该名并不是哈密之古称昆莫或伊吾卢的变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