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化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生态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 ,我们应依据生态美学和肯定美学理论进行现代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鑫 《社科纵横》2014,(5):134-137
以生态美学为理论依据,从生态美学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研究范畴入手,确立人居环境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关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美的形成通过实践却对实践的功利性有一定程度的超越。生态美学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实践美学是在哲学美学中引入实践层面的思考,其投射到城市建设上就是:一座城市要有个性才是美。城市美的根源是多样的,但最终还是由城市中人的主体创造精神来决定。当代美学的救赎使命之一,就是通过“拆墙”来打破美学的“围城”,其在实践中体现为生态关学,这是哲学、伦理学和美学都背离了生态的原则之后尝试实现的一种美学回归。  相似文献   

4.
肖鹰 《浙江学刊》2002,(6):57-63
本文以现代文化发展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基本影响为背景 ,探讨美学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关系 ,揭示美学对于现代生活的独特意义。文章围绕着“自我”这个中心概念 ,着重分析“美”、“崇高”两个核心美学概念的文化内含和历史演化。作者的基本思想是 :把被抽象化和普遍化的美学思想还原到历史深处 ,更进一步地发掘它们的文化价值。在新世纪的背景上 ,作者肯定美学的积极意义 ,但明确承认它的危机 ,并且指出 ,新的美学前景需要经历一个从“自我”中心到“世界整体”的审美意识转换。海德格尔的美学美学已经提示了这个转换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则为之准备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至今仍在大讲特讲“西方的现当代美学”,实际上近半个世纪以来,所谓的“西方现当代美学”早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它呈现给世人的是美学与丑学的起承转合问题。本文探讨的是感性学在经历了正题(美学百年)、反题(丑学百年)之后的第三个百年沧桑:合题中的感性学、升华中的感性学和大道中的感性学。  相似文献   

6.
韩伟 《阅江学刊》2014,(1):91-97
皮朝纲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重要专家,其理论体系经历了从范畴论到人生论,又从人生论到禅宗美学的内在转向,三者具有内在的相通性,通过禅宗美学实现了对其整个美学体系的阶段性总结。禅宗美学转向并非偶然,其早期的审美心理学和人生论美学研究为禅宗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012年出版的“禅宗美学三书”是皮朝纲禅宗美学研究的最具代表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否定主义美学的可说性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炫 《求是学刊》2000,(3):86-94
本文在分析西方现代美学“美不可说”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美学必须说”,“美学只能进行批判性言说”,“美学批判只具有发现对象局限的功能”等观点。并提出“不美”和“丑”这两个传统美学所忽略区分的范畴,对其内涵做了否定主义美学意义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8.
关于美学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张弼进入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波及全国的“美学热”,各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美学原理”(或称“美学概论”)课。与此同时,各地相继编写出一批美学原理教科书。这些教材无论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不可忽视的特点,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美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比较美学不仅是多种文化语境中的比较、理解和对话 ,而且是维系人类美好的感情、信仰和理想的最佳纽带。由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所决定 ,比较美学在 2 0世纪从孕育到形成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 2 1世纪 ,比较美学必将大力发展和日臻成熟。其成熟标志和发展契机主要是 :1.比较美学理论专著问世 ;2 .在高等学府开设比较美学课程 ;3 .比较美学系在重点高校中建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问题在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可取的、更好的理论。“文化多样性”的建设,需要公约的保护,需要政策和种种具体的措施,但这些只是一些政府行为。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美学工作者不应该缺席。中国当前美学的发展之路,就是要从“美学在中国”向“中国美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是一个既保守又激进的思想家,在挑战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全新地思考西方哲学和美学问题的同时,坚守西方思想的传统.在他之后的西方哲学和美学发展中,再没有人如他那样沉思哲学和美学的真理问题.他对形而上学的克服和传统美学的批判、对艺术真理以及“诗意栖居”的存在论阐释,都体现了他对西方传统美学的激进质疑,他几乎把美学等同于存在,从而把美学泛化为几乎无所不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谷鹏飞 《唐都学刊》2005,21(5):69-72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形成除了有其哲学思想自身的原因外,更有其对西方“艺术”思想史自身缺陷反省的原因。其中,尼采对西方传统艺术思想的批判是引发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一个重要环节。认清这一点,是理解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诗性”气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伴随国际形势向着利于西方的转变,西德政府围绕统一两德的政治主题,提出了“文化国家”的国家战略,而此时尧斯的接受美学思想大受欢迎,契合了西德“文化国家”战略。尧斯从艺术接受出发,突出艺术受众“期待视野”对建构个人审美愉悦的重要性,“人民性”成为审美的核心。在更深远的方面,尧斯接受美学思想也符合东德国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政策和东德民众的审美意识,在东德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4.
姚文放  邵晓舟 《求是学刊》2005,32(3):100-105
文章通过分析“审美形式”这一特殊概念在马尔库塞形式主义美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从艺术本质论、艺术标准论、艺术特征论、艺术功能论、艺术劳动论等几个方面,阐释马尔库塞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批判触及了实践美学的弱点,但其本质也存在局限性.两者的研究倾向表现出一致性,即都是从社会学、文化学、人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偏离美学的感觉学原意,使中国美学的研究走入了困境.应回归美学原意,从体验的角度建立一种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16.
实践美学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提出的实践观点为基础建立的美学体系,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经过无数美学家的努力,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美学学派,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实践美学受到其他美学学派的挑战。如……  相似文献   

17.
魏玉川 《唐都学刊》2002,18(1):104-106
在叙事文本中 ,“照应”的写作方法具有“双质同构”的美学特性 ,一方面具有结构文章的意义 ,另一方面还具有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意趣 ,有着美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判断力批判》中的自然问题(即审美判断力部分对自然美的推重和自然有机体在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中的导向作用)使我们关注于对自然概念的反思,而自然的源始概念与存在的概念是同义的.海德格尔从其存在学说出发对康德的思想进行过深入地研究,这为康德美学的存在论解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康德的美学思考中,主导线索是他以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方式对存在(即自然)的思考,支配着他的美学运思的是“存在的闪耀为美”,即自然(的涌现)为美.这种理解为《判断力批判》中的自然问题、康德美学、《判断力批判》、康德哲学的系统性都带来新的理解,也给当代的环境和生存问题、为中国古典美学的相关命题带来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儒家美学思想中的生态哲学意识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美学思想是促成中国传统设计美学形成的重要基础性因素,现代设计提出的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根源。本文从生态哲学的角度出发,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仁者爱物等哲学思想中挖掘中国现代设计的思想精华。确立了设计中人的主体性,从而明确了人—物—环境—社会之间的制约关系,并从更深层次探讨现代设计的社会价值,以期为现代设计及现代设计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摩西·门德尔松是18世纪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他在沃尔夫学派完善性美学的框架内提出自己的崇高理论。门德尔松认为“感性的完善性”是崇高的基础和核心,这种完善性不是来自主体的,而是客体的基本性质。在对伯克经验主义美学的回应中,他虽然接受了一些伯克所描述的崇高性质和心理学术语,并用“混合情绪”和“感性的不可估量性”进行了解释,但它仍然保留了崇高总是以非常伟大的客体完善性为基础的观点,这使他的美学呈现出“完善性”与“不可估量性”的互斥;然而通过对他的理论的深层解读,我们可以为这种表面的互斥找到统一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