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并在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制度。每一个社区都以家庭医生为核心,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并通过签约的方式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在形成契约关系的基础上,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公共卫生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绝大多数居民的健康问题。文章在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公共卫生服务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对组织构架、协同机制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根据发现的问题,如家庭医生数量少、服务能力缺乏等,提出解决对策,如完善家庭医生组织架构、优化签约内容等,以加大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创新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服务评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居民视角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基层卫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绩效评估管理内容之一,因此要从居民视角分析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及其制约因素,为推动江苏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9—11月于江苏省内5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机抽取已签约的1 290例居民和未签约的1 102例居民为研究对象,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综合性评价居民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年因病支出费用、人群类别、家庭医生签约了解度、了解签约后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基层首诊接受度等6个因素对居民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有显著影响(P<0.05)。建议加大宣传力度,保障重点人群签约服务,拓宽签约服务包,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以基层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和药学服务现状为切入点,以完善、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为抓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与基层药学服务的关系,探索适宜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开展的基层药学服务项目,包括用药指导、药物使用监管、安全与合理用药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居民用药档案的建立等,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基于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基层药学服务模式,以期为提升我国基层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医联体内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对皖南、皖中和皖北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的社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情况、家庭医生签约及获得服务情况和对医联体核心医院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及需求情况。结果显示,1 279 名社区居民中签约 686 人,签约率为 53.6%;愿意与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占 64.11%,是否签约、对医联体了解程度、地区是其影响因素;签约居民获得服务排在前 3 位的是“建立健康档案”(97.38%)、“健康检测”(85.28%)和“电话随访”(76.97%);社区居民对医联体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排前 3 位的是“常见病的治疗”(71.07%)、“健康养生指导”(67.63%)和“慢性病的防治”(63.72%)。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医防融合,构建医联体内专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安徽省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探寻签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以签约居民方为研究视角,选取3个安徽省首批签约服务示范点,利用初级卫生保健评估工具(primary care assessment tool,PCAT)和服务满意度(Service?Quality,SERVQUAL)量表自制调查问卷,对示范点基层卫生室的签约居民进行调查,统计签约服务质量与签约居民满意度。结果显示,签约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医生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居民满意度最低的是个性化签约医疗服务。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笔者提出基层卫生服务需方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基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仍是一个待持续发展项目,需从扩展服务内容、加强专业人员培训、提高转诊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对签约群众的医疗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居民就医选择现状,分析影响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以浦口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调查地点,普查与等容抽样相结合方式纳入调查对象2 301人。问卷调查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就医选择以及医疗相关行为等信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浦口区居民就医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1 883人(81.9%)表示可以接受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基层首诊,1 525人(66.3%)选择首先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年龄、慢性病、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是居民接受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基层首诊的相关因素;影响居民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则包括到最近医疗机构所需时间、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浦口区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的构成比相对较高;签约家庭医生有助于促进社区居民对基层首诊的选择与接受度;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与慢病患者对基层首诊的需求度更高,提示签约家庭医生的推广工作应重点关注这两类人群。  相似文献   

7.
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南京市浦口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共287人进行问卷调查,对31位关键知情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南京市浦口区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的基本构成、服务能力、收入情况,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责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基层卫生人力规划及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建议与对策。结果显示,浦口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积极建立了家庭医生团队,但仍存在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不足、签约服务人员专业多样性不足、待遇不高等问题;家庭医生中绝大多数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了解,支持团队签约方式;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工作量增加是家庭医生履行签约服务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开展多渠道专业培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以专业、均衡、多样“标配”家庭医生团队;提高家庭医生收入;建立团队成员分工协调机制等措施可以完善浦口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增强家庭医生履责信心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制问卷,对南京市某城、郊两区2017年4月新签约的居民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225份,分析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地区、签约医生诊疗水平、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社区医院环境对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通过明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功能定位、提高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改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优化社区医院服务环境提高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南京和无锡两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结果发现,533例老年人中,签约家庭医生182例,占34.1%;未签约299例,占56.1%;不清楚是否签约52例,占9.8%。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在年龄、收入水平、是否有配偶及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要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加强全科医学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认知深度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促进社区健康教育,改善社区老年人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了解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在农村社区实施现状,将发展相对成熟的上海浦东新区L农村社区与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福建漳州J农村社区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提出J农村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旨在强调政府在该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农村社区的顺利施行,要求政府要加强由内及外的政策宣传、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监管和自律是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主要途径,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克服医生道德风险的最根本途径在于自律而不是过度监管,政府对医疗领域的过度干预会对声誉机制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医生的道德风险。制度安排的关键在于改革现行“管办不分”的医疗卫生体制以及医院等级评定和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同时放松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控制,彻底解除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的“父子关系”,以恢复医疗供方市场声誉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中期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引入了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并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使其博士生教育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样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博士生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应注重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博士生招生制度的改革,二是博士生教学过程的改革.这两个改革的核心是推行博士生资格考试制度,实行淘汰制,体现博士生教育与硕士和本科教育的差异性,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看病难看病贵”的形成之因与缓解之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思考“看病难看病贵”的形成之因与缓解之策,是为了下更大的决心,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形成“看病难看病贵”既有医德失位、医技欠佳、医价偏高和医改滞后等直接原因,也有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缺失的间接原因,还有制度与观念层面的深层次原因。因此,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必须从医疗环境、政府职能和观念制度等方面实行系统治理,保障公民健康权,体现负担公平性,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14.
患者公众是与医学、医院、医生有相当关系或一定交往的个人、群体或其他组织等多重社会角色的集合。教育患者公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先的人文医学理念,对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患者伦理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沟通素质等,揭示患者公众教育与医学发展、医疗质量、医患关系、执业环境等存在相关联系。患者公众教育既是提升患者公众素质的教育活动,也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既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也是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通过患者公众教育可以提升患者伦理素质、患者心理素质、患者法律素质、患者沟通素质、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共同决策,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氛围。  相似文献   

15.
宋代对医官制度作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创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官人事管理,创立医官名号和阶衔以及地方医官等级制度;医科取士效法太学三舍考选法,考核通过者直接赐医学出身,授与官阶与官职。中央与县级以上行政区都开办医学教育,医学赐第之后许多人做了州县官,占了文官的职缺,引起文官的不满;同时医官队伍庞大,冗员过多。  相似文献   

16.
医患关系的变化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医患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医患关系变成了法律或合同关系、经营者与消费者关系 ,患者已从过去的求医变成了现在的选择医生。如何应对这些变化 ?作者认为 ,医务人员应通过转变观念、依法行医、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等来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融洽、相互信赖与尊重的新型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暴力伤医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医疗体系不完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失灵和医患关系缺乏信任等方面。在暴力伤医事件的治理上,西方国家拥有完善的医疗体系 、明确的医患双方权利义务、健全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完善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等。我国可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暴力伤医事件的有效处理机制:增加医疗投入,建立 分级诊治和双向转诊制度;立法保护患者权利,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加强医疗纠纷的处理机制建设,依法解决医疗纠纷;推广医疗责任保险的普及,加大理赔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镇江市乡村医生工作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出稳定乡村卫生人力资源的建议,更好地发挥乡村医生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中的作用.方法:以ERG需要理论为框架设计问卷对180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成长空间对总体满意度影响效应最大(β=0.56,P<0.01),工作待遇次之(β=0.46,P<0.01),人际关系(β=0.31,P<0.01)的影响效应较弱.其中福利待遇、奖惩制度、考核标准、进修培训、晋升机会等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制订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提供更多技能培训机会、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有效提高乡村医生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养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养育现状有助于改善农村学龄前儿童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家长教育观念、家长素养、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四方面通过对陕西农村地区1161名0-6岁儿童家长的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重视家庭养育,存在重智倾向,家庭养育受家长生活环境和家长实践智慧的影响,家庭教育指导难以满足家长不断增长的养育需求等。据此,通过依托社区建构0-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掘社区本土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建立政府主导的联动机制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策略,建构适宜于农村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