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资本维持原则和公司资产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江 《社会科学》2007,(12):93-100
在大陆法系法定资本制下,其实只存在资本真实缴纳和维持两原则,公司的资本和资产、资本的维持和资产的保护是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资本维持原则的保护范围已延伸至公司整个资产。当出现公然或隐蔽的公司向股东的资本返还时,可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2.
公司资本维持原则的现代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资本维持原则经由一系列否定性的子规则群 ,在试图平衡债权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的合理优先权的目标下 ,达致一种对公司参与人投资风险位序的合理安排。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资本维持原则偏离上述目标 ,面临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律制度是当代世界企业制度的核心.我国的<公司法>尽管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但是,为了切实维护市场交易的安全,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以最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全面继承了起源于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资本三原则".本文重点论述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对"三原则"之一的公司资本维持原则的继承与维护.  相似文献   

4.
公司资本三原则内在矛盾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迎霜 《社会科学》2008,(3):160-164
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资本不变原则是公司资本制度经典原则.资本三原则在统一的"资本"概念下,看似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但是随着公司的商业实践发展,授权资本制、折衷授权资本制的引进,公司资产结构的复杂化使得资本三原则精巧的理论结构受到了实践的冲击.资本确定原则确定的形式资本不再具有表征公司真实资本的作用,资本维持原则维持的标准并不一致,资本不变原则中资本变化却是常态.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资本三原则的功能,对其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资本维持规则被认为既不能真正地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又易造成公司资产的闲置浪费。但资本维持规则仍有一定优点。人们提出的偿付能力测试等替代性手段,虽有优点,但仍有其无法克服的缺点。妥当的出路是,汲取二者的优点并尽量扬弃二者的缺点。既要保护现有和可预见债权人的债权,又要适当保护无法预见的将来债权人的债权,并对规则的适用效率和成本予以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6.
当对赌协议进入履行阶段,目标公司只能以减资方式履行回购义务势必会侵害到目标公司的分配自由,因此,公司法需明确资本维持原则的双重含义,得以在保护债权人的同时,归还目标公司本应享有的分配自由;投资者与原有股东间以合同的形式对各自权利、义务的安排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只要不具有负的外部性,外力不应加以干涉;目标公司董事会对合同义务的履行并不影响其在忠慎义务下对其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针对股权回购式对赌的履行问题,公司法可从资本维持原则的准确运用、合同自由的充分尊重和忠慎义务的切实履行等三个层面,合理平衡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相关利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为法定资本制度,严格遵循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三原则。旨在分析这三项原则的不足并提出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珺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4):185-193
大陆法系公司法极为看重公司资本的功能,在传统观念看来,公司资本既是公司成立和存续的要件,也是公司股东取得股权的对价,还是公司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担保。然而,公司资本在公司实际运行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不可能凭借公司资本确保公司的健康发展,更不可能依赖公司资本保障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2013年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富有成效,但新的规则对原有的公司法律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不仅如此,此次公司法的修订并未触及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不变原则,公司资本制度仍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定性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是学者对西方三大公司资本制度的学理表述.我.国1993年制定的《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法定资本制.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司法》进行修改时,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了重大的修改,从修改后的内容来看,比较符合法定资本制的特征,因此,修改后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实行的仍是法定资本制.  相似文献   

10.
王丹 《理论界》2005,(2):55-55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立法的基石,是公司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公司设立、运营和终止的全过程。从全球范围审视,由法定资本制度到授权资本制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折中资本制度演进的轨迹,不仅反映了资本法律规范宽严程度的不同,而且是一场涉及资本制度理念和设计功能的深刻变革。本文试图比较公司三大资本制度的功能,并反思在全球化经济竞争形式下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