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党内合作政策是大革命失败的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俄提出中共与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政策 ,是为其推行“东方战略”服务的 ,完全是为了自己利益 ,不符合中国实际 ,是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直接磋商的结果 ,中共和国民党内部都反对这一政策 ,共产国际支持国民党 ,而共产党的活动受到共产国际的强迫和国民党的严格限制 ,这是大革命失败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在共产国际“左”倾理论的指导下 ,中共先后出现了三次“左”倾关门主义错误。依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 ,国民党不仅是一个政党 ,而且是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而共产国际视资产阶级性质的国民党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从而割裂了国民党与资产阶级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 ,必然在认识上出现一误区 ,即将大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混为一谈。一旦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 ,共产国际便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破坏统一战线 ,从而打击它们。  相似文献   

3.
共产国际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它的解散同样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首先,各国共产党不断成长,独立自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与不断被强化的高度集中的领导制度不相适应;其次,由共产国际来指导世界革命这种形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共产国际一些政策的失误,其影响力也受到一定的削弱.但共产国际在1943年最终解散,原因绝不限于此,这只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时机选择上的策略考虑.共产国际的解散原因尽管错综复杂,但其结果却是有利于国际共运的健康发展,得到了各国党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共合作距今已有60余个春秋,今天再来回顾这段历史,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两党的党内合作,这是共产国际赠给中国共产党的一份丰厚的遗产,但又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这种合作方式有诸多弊端:“极大地妨碍了中国共产党争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束缚着共产党的手脚,客观上限制了共产党独立地展开活动;(它)本身就内在地决定了这一合作的短暂性。国共合作的迅速破裂乃是党内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 在“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指导下,一九八四年中英双方达成了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台湾问题虽然在性质上与香港问题不同,但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也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这无疑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绘制了一幅切实可行的蓝图。一、对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简約回顾中国共产党创立不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曾与中国国民党进行过第一次合作,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北伐战争,打败了北洋军阀,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这次合作所以能够形成,具有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从政治基础来看,其中反对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反对军阀封建割据,是国共两党当时的共同任务,构成了两党结成联  相似文献   

6.
一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以下简称《提纲》)。其精神是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必须在保持无产阶级运动独立性的前提下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的联盟。但是,二十年代初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北方有张作霖,南方有孙中山、陈炯明,中部有吴佩孚……。这些人,无不高悬“民主”旗帜,孰是孰非,选择谁作为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对象,这却是一个既具体而又艰难的课题。是何人第一个提出国共合作方案并首创这一工作的呢?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第二次王明路线即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与共产国际、斯大林有直接关系。一方面王明右倾投降主义来源于共产国际、斯大林,是共产国际、斯大林所推行的右倾方针和带有民族利己主义倾向的对华政策的产物。毛泽东曾指出:抗日战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①这时他执行了共产国际的最右的方针。②另一方面,共产国际、斯大林又为纠正这一错误发挥了其特有的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对共产国际、斯大林与第二次王明路线的关系作些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可说是苏俄对华外交的产物。本文试图从心理的角度来探析一下这次合作的开始。 任何一种指导行动的心理,不管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对是否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绝对一致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更何况中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阶段,尚还年轻,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刻。因此对国共合作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而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在中共成立之初,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根据他对中国时局的调查研究和借鉴以往在殖民地开展革命的成功经验,首次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积极与国共两党接触,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他说服共产国际采纳并支持他关于国共合作的建议,促使中国共产党接受和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提议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最终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顺利实现。所以,马林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首倡者,也是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的重要决策者,更是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主要促成者。马林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至关重要,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05,(5)
共产国际对毛泽东的重视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帮助建起来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同共产国际也结下了不解之缘。30岁的毛泽东在中共三大第一次进入党的领导层,就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有关。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主要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会议的指导者马林认为,共产党必须和国民党合作,而且坚持共产党员一定要通过个人身份  相似文献   

11.
对于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思想基础的三民主义 ,蔡和森经历了一个由反对到迎受、宣传到过激批判的态度转变。造成他这一态度转变的原因 ,一是执行共产国际和中共的方针政策 ;二是对民族资产阶级认识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192 0年 6月 ,列宁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草拟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为实现《提纲初稿》中规定的政策 ,共产国际加强对中国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马林起了积极的作用。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是马林以爪哇伊斯兰教联盟运动的经验为依据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对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给予了密切关注:维护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袖权威;帮助中共开展马列宁主义学习教育;指示中共拓展党组织和健全组织制度;建议中共加强干部管理工作;规劝中共纠正整风运动中的偏差。共产国际、联共(布)的这种关注,对于中共加强自身建设及其领导人民争取抗战的胜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25年10月—1926年3月,在苏联考察的胡汉民向共产国际提出了国民党加入共产国际的申请。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及苏共核心小组对此问题经过讨论,最终拒绝了这一请求。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胡汉民及国民党自身准备不充分;另一方面,共产国际考虑到国民党在其“东方战略”中的地位以及当时国共关系紧张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太雷是新文化运动中成长的五四运动精英和中共创建人之一,受陈独秀的影响很大。当他完成中共最早派往共产国际使者的使命归来时,已成为此期党内马列主义水平的代表。在当时中共作出加入共产国际这个必要也是必然的抉择时,又给予陈独秀以热忱的帮助和影响,着力协调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关系,陈独秀也很看重张太雷,他们为完成党的创建工作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比较密切的合作。在山西,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在双方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山西特色的特殊形式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使党能够利用这些合法组织,不断壮大抗日革命力量,争取和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进步势力,开创了山西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六大形成的“第三时期”理论,认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总危机已经到来,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世界性的革命高潮,是实现世界革命的有利时期。在这一理论直接指导和影响下,台共党内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结果招来日本殖民者疯狂地镇压,酿成了台共覆灭的悲剧,作为“第三时期”理论制定者和指导者的共产国际对此应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解散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突发政治事件。国民党借共产国际解散的机会,趁势从政治、舆论、军事等方面发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攻势。面对危机,中国共产党应对的策略是:统一思想,加强内部整合;组织舆论反击;进行积极的军事防御。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化解了由突发政治事件引发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为世界的和平而战。中共一直关注战后中国和战后世界的建设,支持同盟国的协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对日处置上,要求贯彻?波茨坦公告?精神,管制日本,根除战争因素,维护远东和平;在盟国关系上,强调大国的合作与一致;同时也努力争取在受降权上应有的地位和利益。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处理问题上的主张和努力,体现了非凡的自信和能力,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日和约及外交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杰出的领导人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为建立、巩固和捍卫统一战线 ,尤其是正确处理农民问题 ,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