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上公共领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互联网连结人们超时空的沟通,使得个人从一个单一的立足点,能扩展到其存在的世界之网.这个过程带动了人们"视野"的提升,并拓展了人对社会世界意义的掌握.因此,相对而言,互联网所构成的社会网络空间,提供一个全新的人类互动的场域,这个场域的部分空间形成了全新的公共领域.在网络社会中关注公众利益、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的存在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公共领域"概念出发,探讨网上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政治理论的论述中,公共与私人既是政治空间的概念,又是政治价值的辞藻。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中,人们常常看重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其实,维持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巧妙的均势状态,才是现代政治社会支撑起公共空间最重要的事务。公共化的危险在于,私密空间的彻底公共化,将公共的价值作为侵入私人生活的理由,从而使公共变异为专制的手段;私密化的危害在于,沉浸在私密空间中的人,彻底拒绝担当公共责任,从而使政治社会丧失了存在依据,也会因此有利于个人专断。只有维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均衡态势,才足以有效捍卫公正公平的民主宪政状态,进而有力地保护公共利益和私人生活。  相似文献   

3.
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和社会的自由交往空间,旨在通过理性和自由的讨论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并以此为载体实现对社会问题的“信号”功能和对政治系统的监督和批判功能。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需要以公共知识分子为主体。但中国目前公共知识分子主体性角色发挥面临两个困境,一是知识体制的专业化使知识分子与公共性产生脱离;二是功利主义的侵蚀使许多公共知识分子缺乏公共关怀精神。公共知识分子要履行好作为建构公共领域主体的神圣使命必须克服公共知识分子只有公共关怀却没有专业素养的弊端和只有专业素养却没有公共关怀的狭隘。  相似文献   

4.
公共领域本身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理念,我们也很难找到一种充分体现公共领域这一概念的完美典型。我们只能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比较中,从公共领域的各种具体形式上逐步领会其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社会文化功能及其人生意义。大体而言,公共领域就是指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超越私人生活的狭隘范围而实现共同生活和公开交往的一种活动状态、活动形式,具有共在性、公开性、开放性、多元性、层次性、历史性等主要特征。不同形式的公共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功能和重点,但无疑都有其人生意义。深刻理解和体会公共领域的人生意义,就会促发人们更自觉、更积极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公共领域,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共领域的各种功能,并以此丰富、拓展和深化人们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5.
作为公共领域发展史上一个特殊存在形式的网络公共领域实现了公共领域的"大众化"转型,较之于传统公共领域扩大了参与主体,讨论内容也更加多样和全面。它不仅催生了中国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而且通过舆论压力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治强制行为的发生和国家权力的肆意延伸,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和释放社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远不够成熟,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升网民公共理性和公共情怀,突显其"公共性"本色。  相似文献   

6.
人在渴望和平秩序与理想社会的创建时,同时渴望人性的自由发挥。当人渴望人性自由发挥时,又不愿人类的积极价值观念被现实生活欲望冲动所摧毁,悲剧性冲突常常由此产生。在古希腊悲剧中,以神圣价值为人的价值的前提,以城邦共同体的自由前提为生活理想的现实,前者属于私人领域,后者属于公共领域,不以前者削弱后者,这是个体自由作为共同体自由的基础;不以后者侵犯前者,这是人成为真正的个体的理性保障。  相似文献   

7.
民主化的关键问题是在民主化建设过程中,在有限的政治资源的前提下,究竟那些领域有资格获得优先、重点的支持。要想获得这些优先重点支持必须符合以下的条件:是否与民主制度有内在的耦合特性,是否需要人为投入以及人为的投入具备可操作性。通常认为与民主化关系密切的经济发展领域、政治文化领域都不符合要求,只有公共领域才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8.
9.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充分认识媒介公共领域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媒介公共领域在社会实践层面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当前,媒介公共领域建构是必要而且可能的:它将推动政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为公众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平台,促进民意的表达,同时强化公众对公共政策的监督。媒介公共领域建构延伸了传统的公共领域理论,是社会历史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了"公共领域"一词,并指出了公共领域与大众传媒、公共关系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明确表示大众传媒和公共关系的发展挤压甚至侵占了公共领域的空间。哈贝马斯的推论适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现实,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到了21世纪这样一个网络大领风骚的时代,公共领域不是转型了,而是回归了。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前,哈贝马斯撰写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他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声誉,他梳理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公共领域的历史形成过程。最近,他的新书《公共领域的结构新转型和协商政治》似乎在呼应这样一个问题:随着传统大众媒体变成数字界面上的流媒体和自媒体,公共领域是否也随之发生变化?哈贝马斯认为数字媒体的挑战弱化了“负责任”的守卫,从而模糊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区别,让右翼民粹主义可以在数字媒体上大行其道。而哈贝马斯忽略了数字界面之下并不是主体之间面对面的关系,而是被界面的协议和规则中介的交往关系,即主体间的对话伦理逐渐让位于数字空间的界面伦理。  相似文献   

12.
公共领域的兴盛和衰落,伴随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全过程。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经济崛起,公共空间的重构有哪些新的可能,以及新媒体在公共领域重构中将扮演何种角色,是思考信息社会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欲理解信息社会公共领域如何重构,要充分理解公共平台的丰富性和公共意见表达的多样性,聚焦公共领域权力、意义与秩序的建构方式,在新的互动、传播机制下探索公共领域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是民意政治。公共领域是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民主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大众传媒不仅有义务告之公众发生了什么,对公共问题进行议程设置,而且也有义务呈现公共议案,为社会公众的公共讨论提供平台。大众传媒不仅应该保持包容性与开放性,而且应当保持公共议案的可竞争性以及公共理由的可理解性与可接受性。作为民主社会公共领域构建的主导性力量,大众传媒具有公共责任对政府施政行为提出公共质疑,进行公共监督,使公共权力得到合理的公共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共领域的嬗变与有限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从阿伦特对公共领域的提及和关注到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历史追溯,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公共领域的孕育到嬗变,从社会转型中对公共领域的呼唤到网络社会崛起中公共领域的有限建构,公共领域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微博媒介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领域与传播媒介的关系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微博的出现更是给公共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了网络公共领域.微博是草根媒体中最耀眼的明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优越性.以梳理公共领域理论发展脉络为基础,提出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从低门槛效应、交流开放平等、传播速度快、舆论放大等方面探讨微博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的可能性,同时也从微博信息口水化、公众消逝速度快、数字鸿沟、娱乐倾向方面论证微博在形成网络公共领域方面的弱势,确认微博可以作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媒介.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自由、开放交互等非政治化特征是现代社会亟需却难于实现的;而虚拟现实技术是在信息意义上对实体属性的实现,为现实公共领域提供了虚拟论域平台,人们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充分进行的自由和交流性正是哈氏公共领域的本质特征;在此意义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哈氏公共领域的重建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参与公共领域建构的方式有很多,而网络新闻评论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本文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性之一——批判性出发探讨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对公共领域的建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全球化将民族国家融入世界,呈现出文化同质化、一体化趋势,影响、威胁着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完整性,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流失去了平等性和交互性。全球性文化公共领域是各种文化的合力和张力形成的一种“场”,它为不同文化提供一个进入主流话语的途径,促进各国文化的平等开放、普遍交往和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公共领域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现代公共领域的基本功能是它的政治功能,即它的信号功能和它的立法功能。公共领域的实践意义在于它赋予现代政治秩序以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阐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及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并结合当前收视率火爆的民生新闻现象,分析从文学公共领域到政治公共领域、大众传播公共领域的转变,论述大众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及其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