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石门蒙泉话归属于汉语西南官话,其人称代词颇具特色。本文在普通话文献语料和田野调查实际语料的基础上,从形式和用法两方面对石门蒙泉话的人称代词进行描写,并和普通话比较,从中归纳出蒙泉话人称代词的特点。既指出了其与普通话人称代词的共性,也突出了蒙泉话人称代词的个性,以期为以后人们研究方言人称代词提供一点实际语料。  相似文献   

2.
中阳方言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阳方言城关话的人称代词作了全面描写。全文分四部分 :一、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 ;二、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 ;三、人称代词的语用功能 ;四、余论。  相似文献   

3.
祁东话的人称代词“一各”的“各”本字为“个”。“一个”有数量短语、人称代词、复数标记三种用法。人称代词“一个”表示每量义,是由数量短语固化(hard-wird)而来。复数标记“一个”是每量人称代词语法化的结果。祁东话复数标记的语义来源于人称代词每量义。  相似文献   

4.
洪洞话的代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洞话的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论就哪一方面讲,都有许多与普通话不同的特点。指示代词已在《洪洞方言志》(见《语文研究》增刊6)里作了描写,这里没再描述。本文试就洪洞话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化州上江话和下江话在代词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称的语音差异上。其共同之处有两方面:一是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存在同源现象;二是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中均有合音、变音等现象。  相似文献   

6.
代县方言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主要从语言事实出发,对代县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面貌作一概要说明,并对其中涉及的某些现象、用法作一初步分析、探讨。代县方言的人称代词同山西其他方言代词相比,更具特色并呈多样化形式,尤其是第一人称更是复杂多样,很值得探讨。本文包括四个部分:一、人称代词的表现形式,主要列举代县方言人称代词的各种形式;二、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和语法功能,主要介绍代县方言人称代词最基本的意义用法,通过与普通话相应人称代词作比,力求基本绘出代县方言人称代词的全貌;三、人称代词的特殊语用现象,对代县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包括虚指、转指、名指用法,人称代词“人家”的多指化,作了初步的归纳、概括和分析;四、代县人称代词的历时探讨,从历时的角度,追溯历史,收集近代汉语文献资料,试图理出代县方言某些人称代词的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7.
一、代词简史(一)俄语代词是最古老的词类之一。代词是用以指示,提问,概括事物,性质,特征,数量或事物属性的独立词类。除了极少数的古语,如:等以外,所有的代词均属于基本词汇。俄语代词,无论是古代的或现代的,在俄语变格词类中都占特殊的地位。俄语代词自古以来分为两大类,即:人称代词和非人称代词。人称代词是由单多数第一二人称代词组成的,其余各代词便构成非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8.
在英汉互译实践中,英汉人称代词的语义在译文里有时需要保留,有时却必须舍弃,而且译文里的人称代词有时与原文里的人称代词不仅不对应,“中性”与“阳性”/“阴性”人称代词还需要互相转化,以求达到实现译文地道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阳江话人称代词的数和领格关系密切。根据古汉语文献,人称代词复数的屈折韵尾-k来源于近代汉语词缀"家"。其领格可分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两类,名词性领格读音比较单纯,形容词性领格根据调类的不同,可以分为上声类、阳平类和阴去类;阳平类只出现在亲属称谓词和专有人名前,是变调构词的结果;阴去类与上声类的用法一致,它是上声类领格连读变调的结果,从而揭示"阳江话的复数与所有格读音完全相同"是一种假象。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人称代词虽历经变化,却很少有人称代词既可以作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作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的。本文就古汉语中“伊”字做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进行统计,并分析了其演变过程,指出“伊”有作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及“伊”字作人称代词时的移情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描写株洲方言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分类和用法,目的是揭示出株洲方言代词系统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2.
绍兴地区的人称代词十分复杂,多的有三套,少的也有两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绍兴地区原本就有一套人称代词“侬、汝、渠”,后来受北方官话的影响,形成了“叠床架屋”现象;二是绍兴地区的人称复数词尾原本是数量短语“两个”,但随着“两个”的合音、弱化及语法化,逐渐和单数词尾“侬”发生了混同,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绍兴地区人称代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大荔方言不同的三身人称代词在自身的语法系统中相对立,有各自的价值。大荔方言三身代词单、复数的区别是通过声调变化区别的,这种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声调变化可以说是属于"广义形态"的,它只构成词汇上单、复数的对立,但不能表达具体的语法结构关系。大荔方言的人称代词在主语、宾语和定语、同位语等不同的句法位置上有不同的形态表现,形态变化是通过声调加以区别的,这种形态变化是语法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描写子长方言的代词。子长方言代词中合音词比较丰富;人称代词有一定的数和格的形式;指示代词中处所代词有近指、中指和远指三分的区别,其他代词没有三分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每一方言代词都自成体系 ,涟源荷塘方言中的人称、指示、疑问代词亦自成体系 ,有自己的特点 ,存在一些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实际应用中,汉语人称代词的功能并不像一般语法书上定义的那样规整,而是呈现出大量的换用情况。笔者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为材料,对其中人称代词换用情况进行分类描述,指出在特定的语境中人称代词的临时换用是表现说话人或叙述者的立场、态度、情感等主观意向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话语语境赋予了该代词特有的语义内涵,收到了特殊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浚县方言的人称代词跟普通话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单数形式与普通话相同,但句法功能较受限制.复数形式都来自合音,且复数单用逐渐向基本意义渗透,其中第一人称的复数单用已经进入基本意义.人称代词的基本意义在语用中常常发生变化,应该看作是语用中的转义,与基本意义分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对峡江方言的指示代词形式、意义及用法全面描述的基础上,概括分析了峡江方言的指示代词的突出特点。1.指示代词的语音特点;2.指示代词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弱化的三分系统;3.近指和远指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