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WTO:中国竞争法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法是规范市场行为 ,维护竞争秩序的基本法 ,是现代经济法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 ,我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竞争将更为激烈 ,这必然会对我国的竞争法带来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分析WTO竞争政策和竞争规则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竞争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竞争政策的演进呈现出清晰的脉络,竞争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从理论逻辑上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就从根本上确立了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它能够驱动资源的不断流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机会均等。更为重要的是,竞争能够迫使隐藏信息显示出来,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有效指引,从而保证经济繁荣和社会充满活力。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自由进入、确保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围绕竞争政策完善政府政策体系是三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3.
WTO框架下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上的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贸易的发展必然要求有适当的竞争规则的存在。在GATT的历史上以及WTO的实践中,都能体现出这一点。在WTO体系中是否需要一个专门的竞争政策立法,正在受到世贸组织各成员方的关注。多哈谈判中各方的分歧也显示出各成员方对该问题的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对竞争政策的要求更为强烈,但是,竞争政策在WTO框架内将会得到怎样的实现,仍是一个不确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战后日本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演变,来评介日本政府与市场和企业的关系。日本政府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关系的经验,对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下市场竞争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算法技术为生产工具的新时代中,传统市场竞争的业态正转向平台化、智能化、数字化,“商—客”关系亦在此过程中被算法技术重塑,以此对竞争法益的发展构成了挑战。传统的竞争法益谱系中,存在着以经营者法益保护为主的经营者、消费者、公共法益的类型化区分,竞争法的核心目的在于对稳定性法益的“补充保护”和对不稳定性法益的“初步保护”。而随着算法技术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平台不断涌现,市场竞争初步完成了从实体化到数字化的过渡,“商—客”关系在数字经济场景下的转变等趋势都直接导向了对传统竞争法益的颠覆。因而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驱动下,平台经济的蓬勃从动力机制、发展方向和规范保护结构三个方面综合实现了竞争法益谱系的迭代。 相似文献
6.
与人们在经济学意义上对待垄断的观点相似,在保险业,关于垄断也有不同的观点和政策取向。在当前,我国保险业主张适度垄断是有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的。监管部门在政策取向上应处理好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以实现保险业的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7.
不当的合资行为因其与垄断的密切联系,可能造成对现有竞争秩序的破坏,给市场经济带来危害.因此,规范企业合资行为,有效防止企业利用合资的合理、合法外农,从事限制竞争行为,降低企业间串谋的可能性,成了反垄断法研究领域的新课题.本文试从合资行为的概念、合资行为限制竞争的种种表现分析着手,对反垄断法规制合资行为的实体规则、程序规则和执行机构进行设想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竞争中性原则,追求公平竞争与经济效率的双赢目标。每个国家都有立足自身国情,构建相适宜的政策目标和施予必要的自由裁量权的政策空间。从竞争中性原则的制度化实践历程看,其制度特性比较复杂,具有跨层次性和多面相性的特点,可以作为国家竞争政策组成部分存在,也可以作为不同国家之间经贸规则存在,还可以作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原则存在。当前,我国正在政策层面引入竞争中性原则,这种变化发生在中美贸易冲突的背景之下,既有加快改革开放的内在需要,又有应对来自外部的制度变革压力的现实考虑。 相似文献
9.
10.
日本知识财产政策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本文详细研究与ResearchTool发明专利相关的日本药品产业在知识财产法上的课题、药品产业中的竞争政策问题,最后提出结论:假设在日本、欧洲、美国,除了一部分能够实施专利的研究者以外,都因为Research Tool专利的存在而给药品研究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的话,那么就有必要向国际社会提出有关消除该弊端的建议,例如,重新讨论授予Research Tool专利权的问题或通过裁定实施权等来限制专利的排他权等。从构建弊端少且均衡的知识产权的观点出发,需要通过不同立场的人进行不断的讨论才能够保证知识产权制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相互交融和互动,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综合国力竞争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就是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冲突日益加剧。这种事实说明,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文化优势,就不可能形成巨大凝聚力,就不可能兴旺强盛,就不可能战胜外部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前途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轨国家竞争政策及其效用分析——以中国和俄罗斯为研究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政策作为基本经济政策之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部分转轨国家在实行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及市场化的转轨进程中都程度不同地遇到了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问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竞争政策在转轨国家经济政策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以中国和俄罗斯为样本,研究转轨国家竞争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及其效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加入WTO后中资银行的竞争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由于中资银行在实力上与外资银行相距甚远,因而缺乏国际竞争力。外资银行的竞争重点会放在中心城市、高端客户、中间业务以及优秀人才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为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中资银行应在把握现代银行业“求大、求全、求广、求新”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准战略重点,合理调整网点布局,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依靠灵活的营销策略和服务稳住客户阵地,并通过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4.
处于市场经济中的各行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适应并合理运用竞争规律。目前,我国的竞争与垄断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和垄断。有的企业已逐步适应市场竞争,有的还在行政垄断中寻求它的避风港,表现了极其复杂的发展状态与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对我国的竞争与垄断的状况做整体的把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中小民营企业在当今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如何求得生存、发展、壮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从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采用"双赢"性的竞争战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与竞争者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实现双赢或共赢的目标,应该是一种良策. 相似文献
16.
从反垄断法的功能看中国反垄断立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作为市场规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禁止政府及其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禁止企业严重限制竞争的行为、控制企业合并、禁止滥用市场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的规制力既表现为对合理竞争的鼓励和保护,又表现为对不合理竞争的限制和削弱,尤其表现为对规模经济发展的规制。在反垄断法的作用具有双刃性的前提下,我国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应该注意科学界定其法律理念、价值取向、调整范围,注意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科学设置实施机构。 相似文献
17.
周克清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2,(1):18-22,30
政府间税收竞争是转轨期制度发现的内在机制,其理论基础是财政分权主义。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主要是从提供税收优惠和优质公共产品及服务两个层次上展开的。在我国现实的体制框架下,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有效性还处在弱势状态。因此,还需要建立稳定的竞争规则和政治经济体制等相关配套措施,增强我国政府间税收竞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企业任何一种特定形式的竞争优势,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或迟或早都要经历一个形成、维持、衰退的过程。而企业所要追求的则应是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由一种特定形式的竞争优势能否发展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企业能否有效地、及时地克服企业核心能力的刚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企业中形成自主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并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积极主动的、主要依靠自己资源和以自身力量的、以企业自身为主体的自主局部创新和自主整体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论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民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1):35-40
作者结合社会科学工作实践,就建立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的若干问题做了一些探讨。科研竞争与激励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属性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反映和要求,须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引入市场化机制,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市场化”。建立科研竞争与激励机制,必须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改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外部环境,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以及社科系统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改革也要配套运作。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政策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