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与加入WTO后的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需要相比有较大差距,地区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最关键的问题是没有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2.
高勇  王素君 《河北学刊》2007,27(5):232-235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必须从考察与分析农民科技素质及教育现状,农民对科技教育的需求状况入手。河北省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由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它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实现新型农民科技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推动劳动力有效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民职业教育能否克服体制落后、资金短缺等困难,逐步走向专业化、正规化,政府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因此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应首先着眼于解决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政府所应担任的角色明确定位,逐步完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搞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职业农民素质,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根本和关键。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职业农民具有进城与留村两个去向,职业农民教育具有二重性特征,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应该包括对进城农民的职业教育和留村农民的职业教育双重任务。其中,进城职业农民教育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构筑教育体系:教育观念的创新、教育资金的投入、教育平台的建设、教育内容的设置和教育管理的强化;而留村职业农民的培育则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协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和立法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层次化、类型化以及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发展,是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之一。中国经济发达地区虽然农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人力资本要素仍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存在制度化、组织化、持久性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由文化水平低、科技意识淡薄、情报信息闭塞带来的制约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等问题。借鉴日本农民职业教育路径的建构模式,以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为比照范例,可以建议制定相关适切对策,为中国的农民职业教育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培养和提升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可以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刚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4):198-200
保障农民权利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价值。保障农民权利须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完善法律,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技术的价值思考一直是当代技术哲学发展的取向之一,它使得人们开始意识到技术以及和技术关联的外部关系需要进行独特分析。以技术哲学为背景并对现代技术的价值进行反思的过程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凸显了其独立性,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内容,以及适切技术人文价值本身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必须是新型农民。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必须着力解决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建设者、管理者和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民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方面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但是由于受众多农民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青年农民素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青年农民素质是首要环节,农民的知识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然而,我国目前农民素质落后问题严重,相应政策支持不到位,存在着指导思想片面化、教育投入缺口严重、教育体系脱离实际等问题.应继续寻找并积极争取新的发展途径,努力完成新时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新型农民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将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业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农民是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人力资源。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将农民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文化素养,具备科学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意识,适应农业现代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新型农民,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基于将来"谁来种地"的战略考虑。鉴于此,从农民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进行科学理论阐释,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创新路径,这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及当前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和建议,对建设新农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瑛 《中文信息》2013,(5):55-55
中等职业教育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也是学校与教师之家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本文从班主任要坚持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掌握学生违纪时的处理技巧七个方面讨论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新民 《理论界》2007,(3):29-30
农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然而,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障碍,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丰富农民的科技知识、完善农民的生产技能以及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农民素质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需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情况,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农民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培育新型农民是关键。当前,农民的科学文化道德素养低下,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注重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演进,通过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一代新农民。  相似文献   

20.
论返乡青年农民的灰恶化与集体行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农民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已适应了高度组织化的城市生活,受金融危机影响被迫返乡后,处于一种组织真空状态,给农村灰恶化组织的填充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因而返乡青年农民工处于高度的灰恶化风险之中;与此同时,返乡后生活的不适应性以及多年城市生活积累的相对刺夺感,给返乡青年农民集体行动提供了动力;而加入灰恶化组织后,严密的组织性与高度的集体行动能力,为返乡青年农民的集体行动提供了组织条件,使农村青年的集体行动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在促进返乡青年农民就业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组织替代、价值重塑和规范建设,才能有效防范返乡青年农民的灰恶化和集体行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