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心思想是康熙治国方略的核心之一,他一生的施政实践基本上贯彻了这种思想。主要内容有:致治之道,民为最要;民为邦本,修德安民;思培邦本,念切民依;道重观民,政先求瘼;息事宁人恤民之善经;持己廉洁,爱养黎元;实心为民,勤求乐利;崇尚清节,治之要务;崇奖廉善,摈斥贪残;保爱良善,政如农功  相似文献   

2.
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学术界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本文就他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略作讨论. 武昌起义时,吴禄贞早已离鄂北上.从现象上看,吴禄贞似与武昌起义毫无联系,其实不然.吴是武汉地区民主革命思想的最早传播者,他在1899年日本留学期间,“受孙先生启导之处极多”,毅然加入兴中会,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成为武汉地区最早的革命党人.1902年春,他完成学业回到武汉,开始向青年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灌输民族反抗观念,“当时各军队各学校受其感应者、翕  相似文献   

3.
刘存善同志著《辛亥革命在山西》一书(1981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对吴禄贞被刺身死这样写道:“11月15日和16日,山西民军两营陆续到达石家庄。吴禄贞前往驻地犒赏……”“周苻(应为符)麟被袁世凯收买后,即携巨款到石家庄贿买马惠田,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吴禄贞被刺流传着三种说法。一说是因个人之私仇而被人杀害;二说是为清政府所干掉;三说是系为袁世凯收买吴的部下所干的丑恶勾当。 主张一说的主要为载涛等人,他于1964年著文驳斥了袁世凯和清廷派人刺杀呆禄贞的说法,并指出,“据我所知:既非袁之所为,亦非清政府所干,仅系由于个人的私仇,致酿咸适逢会的凶杀而已”(载涛:《吴禄贞被刺真相》)。 主张二说由清政府派人刺杀吴禄贞者,有陈铴璋、李剑农等人。陈在所著《细说北洋》一书中写道:“清廷恐吴将来有变,乃任吴禄贞为山西巡抚,藉以联络。可是吴不为利诱而动摇,进而截留清军运往湖北之军火,并弹劾荫昌误国大罪。清廷既不肯明令责斥吴禄贞,又深恐其举兵发难进攻北京,不得已只出于下策,于宣统三年(1911)以金钱收买被吴黜退之部属第十二协协统周符麟及标统马蕙田,在九月十六日深夜刺杀吴禄贞于石家庄正太铁路站房之办公室内。而后割取吴之首级,逃京献功。”李剑农在其所著《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一书中亦写道:“清廷见吴的行动有异,乃阳任吴为山西巡抚,阴遣人刺杀之于石家庄。” 然而第三说的主张,吴禄贞系为袁世凯所刺的人论证较多。起先,他们多半也是主观推论,如《大同报》所载之《民国春秋》就曾大书特书道:“袁世凯使人暗杀吴禄  相似文献   

5.
吴禄贞是清末从爱国转向民主革命的一个军官典型。他前后三年,两戍东疆,先后担任延吉边务帮办、督办大臣,为保全吉林东部边疆的领土主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特别是他在中日“间岛问题”的交涉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应从客观上给予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20年骈文研究述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2 0年是骈文研究迅猛发展的时期 ,在四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骈文的形式特征和美学特征研究 ;骈文与其它文体的关系研究 ;骈文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研究 ;骈文学史的研究。骈文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骈文学研究力量还很不够 ;骈文学研究资料的整理出版有待加强 ;骈文学研究在学术视野和学术水平方面应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8.
<文镜秘府论>所收<诗议>即传本<诗议>的前半,和传本<诗议>的后半以及皎然<诗式>,对很多问题的有不同看法,有的甚至走向两个极端.这二者可能不是作于同一时期,<诗式>定稿于贞元五年(789),作于皎然晚期,<文镜秘府论>所收<诗议>则当作于大历八年(773),甚至广德二年(764)之前,作于皎然早期.这说明,从<诗议>到<诗式>,皎然的文学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可能与大历贞元年间诗歌现念的变化.与当时一些士人性格作风和马祖道一洪州禅的影响有关.怎样更为准确地把握皎然及大历贞元年间文学思想面貌,都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9.
何遂在《辛女革命亲历纪实》一文中回忆,燕晋双方首领吴禄贞与阎锡山进行的娘子关会晤的日期是辛亥(1911)年9月16日(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录于《武汉文史资料》第四辑上的《吴禄贞与辛亥革命》和《袁世凯行刺吴禄贞的经过》两文亦从此说)。由于何遂是娘子关会晤的燕方随从之一,其回忆的可信度似乎很高。然而,经笔者查阅有关史料分析得知:史实并非如此。 娘子关会晤后.晋方首领阎锡山在《掌握山西武力与太原起义前后》一文中这样回忆道:“我们约于太原石家庄间之娘子关。吴将军(指吴禄贞)于9月14日(大原光复后6日)偕旅长吴鸿昌、参谋何遂依约而来” (《辛亥革命史料选辑》下册);燕方首领  相似文献   

10.
吴禄贞经略延边的历史功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打响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第一枪。这枪声唤醒了几千年来沉睡的大地,击碎了大清王朝一统天下的迷梦,敲响了封建制度彻底覆灭的丧钟。正当人们翘首企盼同盟会员、革命党人吴禄贞组成燕晋联军,与武昌起义军,南北夹击,直捣北  相似文献   

11.
中央文史研究馆已故的吴蔼宸先生选辑的《历代西域诗钞》,是一部有三百八十多页篇幅,选收了从前汉至晚清有关西域的诗词近千篇的集子。这些名篇佳作,出自约两千年间著名诗人词家百人的手笔,真可称得上是荟萃大成,洋洋壮观,百花斗艳。阅读、欣赏这些诗词,诗家词客们的精练的文笔,深邃的构思,磅礴的气势,殊异的风格,令人倾倒、叹服,但是,笔者尤为喜爱萧雄的诗作。其所以如此,并不是说他的诗与众方家的作品相比,在艺术上有什么超群出众之处,而是被他不落俗、不随流的创作意识深  相似文献   

12.
吴禄贞与“延吉边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外交史,是一部丧权辱国、河山肢解的痛史。西方殖民强盗对中国蚕食鲸吞、瓜分豆剖,而积弱多年的清廷则全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巨大危机。然而,抵御外侮,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始终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不仅通过各种形态的群众运动(如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有力地显示出来,而且也在清政府内部抵抗派的活动中得到体现。林则徐广  相似文献   

13.
也议花蕊夫人及其宫女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蜀政权孟昶宠妃花蕊夫人,是一位有才华的女诗人,但她和她的宫女诗,却一直备受冷落。最近缪志明同志在《小议花蕊夫人宫女诗》(载《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6期)一文中,从艺术得失的角度,对宫女诗进行研究,认为花蕊夫人的宫女诗,具有短小、平易、细腻、传神几个特点。比起某些男子的同类作品,写得有血有肉,略高一筹。我认为这些评语是  相似文献   

14.
清入关前宗室罪罚制度形成述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清王朝的缔造与建设中,宗室集团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从根本上说,这应归功于清朝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宗室管理制度,而作为制度之一的宗室罪罚制度则是至关重要的。清入关前宗室罪罚制度是在当时政治条件、历史背景下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的,是满族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混合物,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1 台港著名诗人余光中,是台湾现代诗运动的首创者之一。早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时,便开始诗歌创作,此后三十多年,浪迹台、美、港各地,创作颇丰,先后出诗集十三、四种,散文、评论集七种,译作八种,以及十余种英文论著,在海外诗坛、文坛影响很大,据黄维梁先生统计,自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七九年二十七年间,海外有关余先生的介绍、研究文章达一百八十余篇之多。近年来,大陆学界诗界对余先生的作品亦开始介绍,赴港大陆学者、作家和余先生之间也多有交流,以沟通两岸文化艺术信息,密切同胞手足之谊。观余光中先生诗歌创作的全部历程,私意以为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创作走的是一条由西方古典浪漫主义进入西方现代主义的道路,该时期作品,明显受西方现代哲学、文学影响,虽不乏佳句,诗风上不无虚无晦涩之弊,总的成就不敢恭维过高。他的第五本诗集《莲的联想》标志着他创作上的重大转变,进入了以乡愁为主要特征的后期  相似文献   

16.
陈师道述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他用笔冷静平实,常在诗中进行不畏贫苦的自我鞭策,具有安贫乐道的意趣,反映了作者将"道"灌注诗中,以内在超越对抗贫困现实的旨趣,具有突出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吴禄贞留日毕业回国的时间的认定,一直有分歧,概括起来不过两种:一种是说1901年(《湖北历史人物辞典》第257页).另一种是1902年(《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第598页).笔者查阅有关资料发现,第二种说法比较符合史实.要搞清吴毕业回国的时间,先得确定他出国的时间.关于出国的时间有1898年与1899年两说,吴忠亚在《吴禄贞与辛亥革命》一文中说吴禄贞是1899年东渡日本的(《武汉文史资料》第四辑,第76页);据日本学者夏藤惠秀著《中国人留学日本史》附录三表1知: 1898年中国留日的只有18人,1899年则有207人,而与吴一起出国留日者仅湖北一省就有20人(见《湖北文史资科》第二辑,第60页).据此可确定:吴出国是1899年.吴留日是准备进陆军士官学校,此校学制为三  相似文献   

18.
19.
吴禄贞与所谓“间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间岛”问题,为二十世纪初期(1907—1909),日本帝国主义者,打着所谓中、韩界务问题的幌子,向我进行的一场大规模侵略活动。此前这一新兴的帝国主义者,十年之间,一战胜我(1894),再战胜饿(1904),志满意盈,浸浸乎有独霸东亚之势。以此,一九○五年九月,结束日俄战争的扑茨茅斯条约甫告成  相似文献   

20.
闻有种花者至性奉慈母其人何所业所业在肩负其家何所储所储一无有只身佣阛阓衣食于奔走自给常不足事母良独厚母性颇好花辛苦置一亩花中尤爱菊培溉不离手矮者位瓦盆高者位土阜色瓣既各殊种类难悉剖每年上已三直届重阳九负担更灌园自卯忙到酉惟期答三春岂知慕五柳一日花齐开锦绣遂成藪叶叶绿如云朵朵大如斗五色满柴关烂缦无甕牖芳丛扶母来周旋时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