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慧姝 《现代交际》2022,(12):1-8+121
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从多重理论维度深刻认识共同富裕十分必要。共同富裕具有明确的现实定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涵盖人口规模巨大的“全体人民”,具有物质精神齐头并进的深刻内涵,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前提,立足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国际格局。共同富裕具有坚定的理念坚持,以以人为本为根本原则,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前提,以困难群体为重点关照,以内部增能为行动指向。共同富裕具有明晰的实践指向,以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效率统筹为共同富裕强基,以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为共同富裕铸魂,以对内生动力的持续关注为共同富裕发力,以对民生福祉的特别关照为共同富裕着色,以以人为本的整体系统观念为共同富裕固本。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残疾人群体的利益诉求正从底线型向发展型转变,残疾人群体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新挑战和重大机遇。整体来看,我国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制度逻辑和实践路径围绕着保障基本生活、维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融合、提升可行能力四个层面逐步推进,并最终指向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保障残疾人能够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地参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并共享发展成果是当前我国残疾人群体走向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其中的关键环节应当是以整体主义视角来持续增强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能力。为此,我国残疾人事业应该从自成一系迈向整体性治理。针对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本文认为应当从观念基础、领导体制、社会参与、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持续推进整体性治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孔建华 《公关世界》2023,(14):21-24
近年来网络舆情研究主要经历了两种研究范式的转变,一是从内部动力向外部环境的转变,二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继而论述了“工具—价值”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管理、“情境—过程”视阈中的网络舆情治理、“结构—功能”框架下的网络舆情危机化解等三种分析框架在当代中国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4.
田晓虹 《社会学》2009,(4):47-51
战后半个多世纪来,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东京的社区治理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在运作机制上,从政府主导、官民合作走向多元主体参与;在价值取向上,从“以管理为目标”、“以物为指向”走向“以人为本”。国际化大都市东京,正在形成政府适时提供服务、居民自治组织、非营利团体以及地域内企业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共同营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5.
顾昕 《社会学研究》2023,(1):45-67+227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诸多经济社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创新蓬勃、产业升级和财税公正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石,社会保护、社会服务和社会流动是共同富裕的社会支柱。这六个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特征在于践行社会治理的理念,实现多方治理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多种治理机制互补、嵌合、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协作互动以完善行政机制、强化市场机制、激活社群机制,建立运作良好的社会治理体系,是各领域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徐振中 《科学发展》2016,(10):100-107
未来30年,上海将在中国品质之城、全球一流之城、亚太门户之城的基础上贯穿一个总目标“一流的城市、繁荣的社会、卓越的治理”,切实发挥总目标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构建开放的社会治理框架,培育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创新社会治理单元,完善包容性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我发育与成长,释放社会组织活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雷洁琼作为我国第一代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我一直关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尽管经济发展是我们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经济发展的目的却是为了促使整个社会相互协调地向前发展。从孔子的大同社会理想到邓小平同志的共同富裕观,从古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往往把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作为面向各类社会问题的管理机制。但笔者以为,如果我们从源头治理的视角看,这一社会管理机制更具一般的意义,即更具强化日常生活实践治理的意义。因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相似文献   

9.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必须实现的更具挑战性、更加宏伟的人类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与科学判断,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应当发挥好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格  张丽 《现代交际》2023,(11):49-56+122
近代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封建话语危机在西方资产阶级话语引导乏力的背景下,陈独秀凭借自身话语建设热忱和优势,通过演讲、创办报刊、翻译著作等方式,着力阐释“唯物史观”“阶级争斗”“武装斗争”等话语,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启迪了中国革命力量,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进而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中国的创立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上海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总方针,进一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社会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有力地支撑了城市创新转型和全球城市建设。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改革的大幕,展望2014年,上海经济增长仍将保持中速水平,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与困难仍然较多。为此,迫切要求上海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既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强化社会治理,更要锐意改革,完善基本制度体系,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现代化为分析中国社会救助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从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政策变迁的维度研究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余年社会救助实践,分析了中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行动原则和实践逻辑。认为,建党百余年来,社会救助在发展阶段、实施条件和政策理念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巨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救助实践,不断推进社会救助的时代性回应、革命性变革、适应性调整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社会救助现代化道路,体现了中国社会救助人民性、保障性、民生性和法治性的发展要义,展现了在社会历史巨变中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的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22年,中国学界对社会保障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成果丰富。这主要包括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系列重要论述、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百年党史与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发展等中国社会保障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国经济、社会、人口等新环境特征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社会保障、数字经济和新业态与社会保障、少子高龄化和银发经济、理性看待国外典型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等社会保障理论热点研究,以及对养老保险体系优化、医疗保障制度完善、贫困治理与社会救助改革、社会福利体系升级、第三次分配和慈善事业发展等中国社会保障政策改革重点的研究。在未来,应当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一步强化对社会保障理论和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惠  张喜燕 《现代交际》2022,(8):47-54+12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价值是大同思想中的“天下为公”“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是以大同思想作为根基,结合历史演变和时代发展创造出新的共同体理念,进而以新的共同体理念引导各国走向世界人民心中的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15.
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是司法机关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它面临着来自司法体系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双重困境。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为其纾困和发展提供了更高站位的思路引领。少年司法社会支持体系通过理念的深度契合及价值的充分彰显,呈现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面向,也因而夯实了正当性基础、坚定了价值自信。未来发展中,应当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将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在宏观立场上,调适好司法能动和司法克制的关系、司法机关与社会力量的关系、顶层规范设计与基层实践创新的关系;在微观路径上,多措并举增强社会服务的实效性、保障社会支持体系的高效率运行和可持续性发展,渐进性推进近景、中景、远景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6.
《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年来,中国残疾人事业法治体系和权利保障机制不断发展完善,促成了残疾人平等享有全面小康生活,也为世界人权话语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拓展了基于人权的发展路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权利保障的法治体系,需要坚持融合发展原则,注重社会治理和社群赋能策略,在法律能力、无障碍、教育就业和司法保护等领域进行制度革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为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未来医疗保障应注重全民共享的普惠性,实现保健康“一个都不能少”;重视制度设计的公平性,有效促进共同富裕;提升基金管理的效率性,确保制度的安全规范和可持续运行;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体现健康文化的民族性;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实现保障方案的世界性。然而,现行医疗保障体系存在与中国式现代化不适应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尚未实现“应保尽保”、济贫性和公平性不足、医保治理不协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还未形成合力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出发,医疗保障改革理念要实现从形式普惠到实质公平、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促进、从费用控制到价值购买、由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的转变,并从优化制度设计、强化扶贫扶弱、倡导价值医疗和推进协同治理等4个方面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需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以及挖掘社区工作者的智慧和才能,方能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相似文献   

19.
孟璐 《公关世界》2023,(7):64-65
绿色发展理念对社会各领域均有指导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美丽中国战略的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指导下,绿色发展理念能够融入社会建设尤其是民生建设的健康中国战略等各环节中,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尽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20.
李巧玲 《现代妇女》2014,(10):241-242
平安建设包含了社会治理的思想和主张,是社会治理的实践应用,并对深化地方社会治理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当前,甘肃省社会治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必要从社会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和机制方面实现转变,探索建立规范化、多元化、系统化的地方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