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老年健康论坛2012”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等主办,主题是“延缓衰老与老年病防治新策略”。卫生部原副部长曹荣桂在会上指出,我国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高龄化的形势相当严峻,突出表现为四大不适应:养老保障机制与养老负担、社会总体负担的剧增不适应;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与老年群体医疗保健需求不适应;养老护理机构建设与失能老人、病残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不适应;社区服务网络与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叶海春  欧丽敏 《职业》2024,(6):36-40
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业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庞大的养老市场以及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逐年增加,市场对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有迫切需求。如何培养集专业化、技能化、职业化“三化”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人才是当务之急。本文从院校培养、“干中学”、职业培训三个方面分析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揭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需要清楚的行业障碍,提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兰兰 《科学发展》2023,(8):107-113
养老照护服务作为养老服务中最主要、最基础的服务项目,其发展程度和水平是养老产业总体发展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因素。应充分发挥不同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作用,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积极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大力促进具备市场潜力的养老照护产业发展,重点培育认知症照护、到宅助浴、老年营养膳食、非医康养等领域的品牌企业,以带动整个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由13.3%增加到16%。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使我国的社会养老和养老服务需求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老人被长期照护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探索新的照护模式,建立相应社会制度,完善新的养老照护机制,实现真正意义的老有所养,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刘华 《科学发展》2016,(1):108-116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目标是构建“持续照料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通过统筹规划、制度设计,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各方资源和力量,由政府保障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社会和市场提供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社区住户和志愿者壮大社区养老服务力量,相互补充、促进,因地制宜地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佛山市自1986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政策给传统家庭养老结构带来的冲击进入21世纪愈加明显.截至2014年12月,佛山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66万,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6%,养老服务需求尤其是农村养老照顾需求与日俱增,夹杂着普遍存在的传统落叶归根的观念,这决定了佛山的居家养老服务难以单纯从政策层面(平安钟免费安装、机构养老等)“平面化”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率先探索“喘息服务”,给长期处于照护压力而身心疲惫或精神压抑的家羁给以“喘息“,由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提供临时性上门替代,或直接送到机构接受照护服务。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确立“美丽西湖、幸福养老”工作目标,切实强化政策措施,以理念创新带动工作创新,着力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出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政府主导、多元供给,城乡一体、制度统一,全程服务、品质为先的“西湖经验”。  相似文献   

9.
养老院乱象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快,鉴于公办养老机构的数量有限,国家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大批民办养老机构进入社会养老服务领域,有的叫养老院,有的叫敬老院、福利院、护养院、老人公寓和老年社区等。不过在人们的习惯中,“养老院”常常是养老机构的代名词,它们和公办养老机构共同担负起养老重任,成为现有养老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各级政府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一些有识之士也对老龄化社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其中对当前出现的“家庭养老”、“邻里互助”、“义工援助”、“社区照料”、“社会养老”等不同的养老方式研究颇多。但这些研究大多将老龄化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与某种养老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忽略了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与养老方式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1.
镇江自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以来,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迎来老年人口第一个高增长时期,并将于2025年出现第二个高增长时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突出。随着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少儿人口的大幅下降和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高龄、“空巢”、独居、患病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对养老社会保障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的社会养老意识还不强,社会养老服务投入有限、设施不足、服务欠缺,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不全、程度不高,尤其是占老年人总数七成左右的农村老年人缺乏养老社会保障,加上“未富先老”的国情,迫切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会服务,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相互扶助,实施“以老治老”的积极老龄化战略,以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推进,老年人养老方式亟待发生变革,拥有专业助人理念、知识与技巧的社会工作者正在以不同方式介入到养老事业领域,社工介入的必要性已在实践中得以证实,但社工介入老年服务需要技巧。  相似文献   

13.
养老服务业是各类服务主体围绕老年人需求所开展的各类服务的综合。当前,上海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纯老家庭、独居老人较多,老龄人口总量大,养老服务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养老服务业发展要与培育养老文化相结合、与养老保障相结合、与住房政策相结合、与医疗护理相结合、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要通过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计划和制度的建立,推动政府主导的机构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强化社区居家养老,积极扶持家庭养老。  相似文献   

14.
197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日本的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日本政府从本国实际状况出发。通过对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完善,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加入到社区老年服务当中,并最终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服务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  相似文献   

15.
卢敏  李文霞 《科学发展》2022,(2):105-112
在老年人口需求日趋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养老照护服务体系不应仅包括生活照料服务,还应包括康复、医疗、心理等方面的照护.随着现代家庭结构和代际关系的变迁,空巢、独居、失独老年人群体的心理问题凸显,对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和照护的重要性正在增强.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慢病并存趋势的发展,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和康复护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医疗康复知识储备与技能提升,应当成为护理员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和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但传统养老服务中的主要供给主体——政府和家庭——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已不能提供完全、充足的养老服务,亟需第三方介入以提供有效服务。非营利组织凭借其本身的特点,将在未来养老服务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导刊》2010,(11):35-35
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浙江省慈溪市也面临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和空巢家庭逐年增多的现实难题。如何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快速发展,满足老年人群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成为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把推行居家养老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取得了三大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时代。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4亿,约占总人口的16%,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这一迅猛而来的庞大老年人群,我国的社会养老事业特别是以国家保障体系为主的城市人口养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研究探索一种既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口的需求,又能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养老模式,已迫在眉捷。从国内外的实践情况来看,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具有操作简单、针对性强、融资渠道宽、服务形式多等优点,它不仅满足了不同年龄老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多方需求,又弥补了当前政府财政和服务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是解决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合作,域内各地主管部门应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结合当地优势和特点,对老年服务进行分类指导,有序引导不同类型的有需求的老年人实现其异地养老的愿望,推动形成定位精准、互联互通、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区域养老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20.
经历了多年试点之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将在全国普遍实施,其保障对象应当是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这就要求重新谋划残疾人照护保障体系。事实上,评残标准中的“残疾”与长期护理保险中的“失能”内涵有所区别,面向残疾人的照护服务内容与面向失能人员的护理服务内容也有所不同,而且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照护服务费用的支付能力更弱,因而残疾人比一般社会成员有更多的照护保障需求。据此,需要对全社会的照护保障体系作出整体性安排。残疾人照护保障体系可以由两项制度构成:一是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参加长期护理保险,政府财政予以一定的保费补助;二是建立残疾人照护服务补助制度,由财政资金解决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未能解决的那部分照护服务费用。现阶段的重点:一是将残疾人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范围;二是适度增加财政对残疾人照护保障的投入;三是创新残疾人照护服务供给机制;四是提高照护保障及相关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