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舒建明 《社会福利》2013,(10):22-23
2013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川办发[2013]3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全省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12,(8):12-12
【新政出台】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的出台,全国儿童福利工作走上了系统化、体系化建设的道路,为落实好国家政策,在民政部的引领下,黑龙江省随后陆续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黑政办发[2011]23号)和《黑龙江省民政厅关于儿童福利机构向社会开展服务的指导意见》(黑民福[2011]66号)等政策性文件,儿童福利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工作内容更加具体化、经常化,此时,搭建覆盖全省的儿童福利保障组织网  相似文献   

3.
儿童福利政策的重大突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于2010年11月出台,国家第一次直接通过现金补贴的形式为福利机构内外的孤儿提供制度性保障,标志着中国在儿童福利政策方面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儿童福利的观念和认识发生重要转变。从福利理念上看  相似文献   

4.
韩化莉 《社会福利》2010,(7):28-28,27
【新政出台】 为更好地推动孤儿福利保障工作,落实民政部、财政部等15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52号)和山东省民政厅、财政厅等15个部门《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鲁民[2009]106号)文件精神及民政部制定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的要求,济南市民政局和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孤儿福利保障制度的意见》(济民发[2010]27号)。  相似文献   

5.
中国儿童福利保障对象的范围是随着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而逐步拓展的,从孤儿到困境儿童最终目标是所有儿童,儿童福利呈现从补缺型向普惠性不断转型的轨迹。过去,儿童福利仅限于福利机构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现在已进入了以全体孤儿为福利保障对象的新时期,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已将机构内和社会散居孤儿统一纳入,并确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各级民政部门积极贯彻国办精神,努力构建完善的孤儿福利保障制度。同时,积极探索、拓展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加快中国儿童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针对福利机构儿童残疾比例高、残疾种类多、营养需求大、医疗康复依赖程度高的特点,民政部制定了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民政部关于制定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77号),对于推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杜娟 《社会福利》2014,(11):13-13
正【政策出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津政办发〔2012〕90号)精神,切实保障孤儿合法权益,解决儿童福利机构成年孤儿安置问题,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财政局、天津市公安局、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残疾人联合会联文出台了《天津市儿童福利机构孤儿成年后安置办法》(津民发〔2014〕68号,以下简称《办  相似文献   

8.
张华 《社会福利》2012,(9):28-29
2011年6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6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明确机构供养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等福利政策的同时,第一次在省级规范性文件中提出了“困境儿童”的概念,并将“困境儿童”纳入到福利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9.
徐建中 《社会福利》2011,(11):18-19
举措之一: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全体孤儿、具有制度安排和普惠意义的政策性文件,也是指导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儿童福利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颁发实施一年来,  相似文献   

10.
“孤儿救助”——福利特征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儿救助工作是指对孤儿群体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各项权益的全面保障。我国的儿童福利具有补缺型特征,这里的“补缺”是指福利保障对象是补缺的,不是覆盖所有儿童,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局限于福利机构内集中养育的孤儿和弃婴,现阶段逐步扩大到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但儿童福利的标准和内容不应是补缺的,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1年2月18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在文件中,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了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的最低养育标准,并明确提出要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逐年提高孤儿养育标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工作。《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儿童福利工作的目标和内容。201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60号),作为首个省级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具体构建了浙江省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今年浙江省人代会将"完善孤残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列入省政府考核民政工作一类目标,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新政目的】伴随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正逐渐由传统补缺型向现代适度普惠型转变。为适应这一转变,2011年5月19日黑龙江省民政厅出台了《关于儿童福利机构向社会开展服务的指导意见》(黑民发[2011]66号),旨在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向社会开展服务,更好地发挥儿童福利机构的辐射、示范、指导、培训等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13,(10):F0003-F0003
2013年,在民政部的委托和指导下.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拓他新.深入开展儿童福利相关工作。开发、完善了《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实现孤儿信息的动态管理、实时监控,确保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准确、  相似文献   

15.
《社会福利》2011,(11):60-61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继山西太原“蓝天计划”设施设备清单研讨会后,10月27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儿童福利处在北京召开了“十二五期间儿童福利机构养治教康所需设备配置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正《民政部关于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的意见》(民发[2014]19号),就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工作要求等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意见。为了大力推进儿童福利领域慈善行为导向机制的建立,引导以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志愿者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在儿童福利领域开展活动,应从以下六个路径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贯彻甘肃省政府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全省儿童福利工作,安排部署加强孤儿生活保障和推进儿童福利院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甘肃省民政厅于2011年7月25日在平凉市召开了全省孤儿生活保障儿童福利规范化标准化现场推进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出席,并对甘肃近年来孤儿生活保障和儿童福利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工作启动迅速、进展顺利,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发展较快、一些机构规模令人振奋,专项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卓有成效,儿童福利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强调,甘肃省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在全面体现了三个最早;最早以省级人民政府名义下发孤儿保障实施意见的省份之一、最早启动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工作的省份之一、最早开展儿童福利信息系培训班和利用信息系统上传孤儿信息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民政部门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在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儿童福利院作为直接当事人,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机构的转型发展。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儿童福利制度。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就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真正由单纯的孤儿福利向惠及更多儿童群体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2009,(11):11-12
按照“儿童利益优生,分散养育为生,集中供养为辅”的原则,湖北省大力加强儿童福利基础建设,积极创新孤儿安置模式,努力提高孤残儿童养育水平、构建起覆盖城乡、设施完善、安置灵活、救助有力的孤残儿童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首先,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有系统化的思维所谓系统化,就是把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的工作纳入到中国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中去思考,去设计和推动。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有两大支撑:一是各类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主要包含儿童福利的保障对象、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它是以津贴的形式,通过现金发放到困境儿童或其监护人手中。二是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主要包含基层福利服务机构、站点、人员和其他专业化服务机构,解决提供服务的问题。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纳人中国儿童福利体系这个大框架中去定位和思考,在政府制度性保障的基础上,着力提供福利服务,发挥补充作用。其次,民间力量养育孤儿、弃婴要有规范化的举措所谓规范化,就是民间机构要像政府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一样,规范运行、按章办事。为此必须做到三个规范:一是理念要规范。对待养育孤儿、弃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