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上海殡葬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课题历经两年,于2007年1月18日通过了上海市档案局有关专家的评审。课题研究的《上海市档案服务单位档案管理办法》、《上海市殡葬服务单位档案分类方案及编制说明》、《上海市殡葬服务单位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等八项研究成果获得了与会市档案局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历时两年的课题研究中,上海市殡葬管理处采取普遍调查与重点座谈、个案分析与专题讨论、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上海殡葬业档案管理状况,研究了上海殡葬业档案的基本概念、形成规律和主要特点,并针对上海市殡葬业管理的实际,探讨了殡葬业档案管理的基本模式,提出了殡葬服务单位档案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魏葳 《社会》2004,(8):43-44
如果将《2002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 与《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相比, 《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令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新增加了殡葬业和眼镜业。 许多文章认为,将殡葬业暴利排在《2003年中国十大暴利行业》的第三位,不妥,应将殡葬业排名第一。理由是,殡葬业的暴利水平在1000%到2000%,远  相似文献   

3.
殡葬职业的危害因素 殡葬场所的污染 殡葬场所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遗体是主要的污染源.遗体携带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会散播在殡仪服务的各个过程中,造成环境中的空气、物体、地面等污染.殡葬场所的各种物体表面常被一些微生物所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整容工具.  相似文献   

4.
吴兆骞不仅是清初东北流人及流人文学的突出代表,在当时还成为一种引人嘱目的现象即"吴兆骞现象",这一现象关乎他的时代,关乎那个时代士人的生存与命运,关乎那个时代文学创作及心声.清初东北流人文学是特殊文人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创作的具有特殊生活体验和生命感受的特殊文学.  相似文献   

5.
时讯快递     
《上海殡葬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课题通过评审《上海殡葬业档案管理模式研究》课题历经两年,于2007年1月18日通过了上海市档案局有关专家的评审。课题研究的《上海市档案服务单位档案管理办法》、《上海市殡葬服务单位档案分类方案及编制说明》、《上海市殡葬服务单位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等八项研究成果获得了与会市档案局领导、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历  相似文献   

6.
品牌是行业的旗帜,品牌兴业,品牌兴市。上海殡葬业方方面面的变革必须在形成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品牌上聚焦。 殡葬业是承担着公益责任的公共服务事业,为民服务是殡葬业的根本使命,也是品牌的本色。殡葬服务必须跳出以“遗体处理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为全人类服务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7.
霍秀媚 《探求》2005,(5):23-25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陈伟 《探求》2005,(5):20-21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温朝霞  黄苏萍 《探求》2005,(5):22-23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冯仿娅 《探求》2005,(5):25-26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程寿 《探求》2005,(5):26-27
我国的殡葬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面对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的殡葬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更好地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状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学工作者,特别是广东的一批专家学者对殡葬改革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提出殡葬改革“民族化、社会化、市场化、法规化”的方向。不久前,由广东省社会学学会、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省社会学学会殡葬改革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殡葬》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殡葬业和谐发展首届高级论坛”在广州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化殡葬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在此发表这次论坛部份文章的主要观点,形成这一组笔谈,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以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2.
刘震 《社会福利》2005,(8):31-32
社区在殡葬改革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定位,如何利用其自身优势、发挥其前沿作用开展工作,是目前广大殡葬从业者所一直关注的前瞻性课题,在此笔者仅以太原市为例加以探讨,与大家共勉。殡葬服务进社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总体表现为:“两种心理”、“一不一多”。一种是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心  相似文献   

13.
殡葬服务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加快形成特色。个性化服务的提出源于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求差异,渴望关注。作为殡葬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关注消费群众的需求,分析消费群体的心理,尽力满足不同对象的服务需求。丧葬消费需求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般可分为贫困家庭、一般家庭、富裕家庭和事故家庭等,同一层  相似文献   

14.
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殡葬这一特殊服务行业如何将以死者为中心进行的服务转移到以生者为中心进行服务是一个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我国每年死亡人口有800多万,假如一个死者有10个亲属陷入悲伤、痛苦之中,则殡葬业服务的外延就应包括近9000万处于悲伤状态的遗属或参加葬礼的众多群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职业类型、教育背景、职业流动、职业收入、职业声望等几个层面考察1927至1937年间上海知识群体的职业分层。这一时期的上海知识群体主要由作家与自由撰稿人、新闻与出版业从业者、大学教师三种职业群体构成。家庭出身与教育经历对形塑知识群体的阶层习性具有重要影响。上海城市社会结构的开放性与稳定性使得知识群体内部有大量的职业交叉和社会流动,但同一阶层内的横向流动居多,不同阶层之间的纵向流动较少。尽管知识群体的职业收入在同时期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中位居中等水平,但群体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与分化。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在职业类型、教育背景、社会流动等方面开始具有阶层的雏形,但群体内部在职业收入与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群体成员不具有作为一个阶层整体的职业威望与社会身份,无法就阶层认同感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6.
青年城市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 《社科纵横》2012,(8):43-44,55
根据对天津市青年的调查研究,当前青年群体对城市生活总体上比较满意,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在青年群体中,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者城市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在城市生活各项具体指标中,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商业服务4项指标对自评总体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一门新兴的行当——殡葬业同样也可以大有作为。掏粪工时传祥与前国家主席刘少奇握手的照片激励鼓舞了几代人。看吧,在江西殡葬这一舞台上,有多少平凡的劳动者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从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肖勇昌到新一代的殡葬工戴仲镇、欧阳涛、涂小毛、王伟……,在他们身上,我们领悟到更多的人生真谛——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就是对和谐社会的最好奉献。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07,(9):60-61
“21城市2007·殡葬管理论坛”于2007年9月18日~23日在石家庄举行。本次论坛以“殡葬·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殡葬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殡葬管理、殡葬改革、殡仪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挑战和机遇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与会单位决心在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9.
时讯快递     
"21城市殉葬管理论坛"在石家庄举办"21城市2007·殡葬管理论坛"于2007年9月18日~23日在石家庄举行。本次论坛以"殡葬·文化·和谐·发展"为主题,针对当前殡葬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对殡葬管理、殡葬改革、殡仪服务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挑战和机遇同在,压力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殡葬工作是最低等的职业。广东省兴宁市殡葬管理所所长王伟元却在殡仪馆工作岗位上,从火化司炉工、收敛工、化妆工等最艰苦的工作干起,一干就是30年,成为殡葬行业改革的带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