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民政部门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在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儿童福利院作为直接当事人,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机构的转型发展。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儿童福利制度。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就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真正由单纯的孤儿福利向惠及更多儿童群体的  相似文献   

2.
政策咨询     
正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万千家庭,情牵困难群体。为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本刊特别开设"政策咨询"栏目、解答群众来信.互动思想行为,以此增进读者对我国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福利政策、慈善事业、彩票工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2014年,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韭促进司儿童福利处紧紧把握儿童福利制度和体系建设两条主线,坚持稳中求进、试点探索、开拓创新、立足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儿童福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实践,使儿童福利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立足困境儿童保障大力推进三个试点首先,进一步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在2013年试点工作基础上,2014年加大试点推进力度,进一步拓展试点范围。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  相似文献   

4.
面对当前儿童福利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指出,迫切需要认清形势,加强我国儿童福利体系的顶层设计,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儿童福利发展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体框架和发展战略,亦即中田未来儿童福利体系,此体系包含三个层级子体系:全面建立托底保障型儿童福利体系;全面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全面建立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要实现这样的未来,需要多元政策和体制机制作保障。为此,徐建中副司长提出五项具体措施,一是完善儿童福利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二是改革创新国家儿童福利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三是建立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四是构建多元参与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五是加大儿童福利资金投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民政部与联合国儿基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合作开展的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和民政部在部分地区开展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先行先试"试点工作,是近年来民政部根据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站在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高度,在儿童福利领域所开展的两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通过4年的运作,初步建立了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信息监测制度、儿童福利信息报告和反馈制度、儿童福利主任队伍、示范区多部门联动制度、儿童福利服务平台等等,当地儿童福利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项目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民政部在江苏昆山、浙江海宁、河南洛宁、广东深圳开展的适度  相似文献   

6.
淅江海宁市按照儿童优先和适度普惠原则,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从成立儿童福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三级儿童福利工作机构和城乡社区督导员制度、细化实施方案等各个方面着手,形成了系统的、综合性的一套地方政策措施,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试点工作的推进夯实了基础,也为全国其他市、县提供了示范。更为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与发展做了极具前瞻性的探索和建设性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工作。在民政部的正确指导下,全省儿童福利工作从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按照构建现代大民政的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儿童福利政策和管理体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和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推进全省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进儿童福利政策创制和制度设计。2011年6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对孤儿的安置、养育、康复、特教和成年后住房、就业以及"困境儿童"保障都作了制度性安排,成为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比较系统的儿童福利政策,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由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去年浙江省民政厅设立了儿童福利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8.
甘薇薇 《社会福利》2007,(10):16-17
2007年是儿童福利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的一年,是儿童福利事业大力推进的一年.2007年,进一步推动各地<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落实和贯彻;全面总结"明天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将"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纳入国家的"十一五"规划,加强设施建设;总结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安置的"河南经验",研究制定全国政策;积极拓展项目合作,充分利用资源,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推广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经验,探索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2015年民政部启动了全国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为推动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2016年4月6-8日民政部在云南瑞丽召开了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旨在通过培训、研讨、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总结交流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研究探讨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逐步建立县、乡镇、社区三级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完成福利服务"最后一公里"递送,筑牢困境儿童保护网。  相似文献   

10.
建立儿童救助与福利保障相衔接的“大儿童福利”格局,就是要把儿童权益保护、儿童紧急援助等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建立、健全和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儿童救助、保护和安置机制,让需要得到保障的儿童得到相关机构的庇护,确保管理部门按职权做出裁定后,由相关的福利机构进行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11.
政策咨询     
《社会福利》2013,(7):22-25
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万千家庭,情牵困难群体。为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本刊特别开设"政策咨询"栏目,解答群众来信,互动思想行为,以此增进读者我国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福利政策、慈善事业、彩票工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针对福利机构儿童残疾比例高、残疾种类多、营养需求大、医疗康复依赖程度高的特点,民政部制定了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民政部关于制定福利机构儿童最低养育标准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77号),对于推进我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政策咨询     
《社会福利》2014,(6):29-30
正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万千家庭,情牵困难群体。为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本刊特别开设"政策咨询"栏目,解答群众来信,互动思想行为、以此增进读者对我国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福利政策、慈善事业、彩票工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政策咨询     
《社会福利》2014,(5):30-32
正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万千家庭,情牵困难群体。为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本刊特别开设"政策咨询"栏目,解答群众来信、互动思想行为,以此增进读者对我国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福利政策、慈善事业、彩票工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养老服务     
《社会福利》2014,(2):29-29
正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万千家庭,情牵困难群体。为及时释疑解感,回应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本刊特别开设"政策咨询"栏目,解答群众来信,互动思想行为,以此增进读者对我国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福利政策、慈善事业、彩票工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政策咨询     
《社会福利》2014,(3):28
正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万千家庭、情牵困难群体。为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本刊特别开设"政策咨询"栏目、解答群众来信,互动思想行为,以此增进读者对我国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福利政策、慈善事业、彩票工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政策咨询     
正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是民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万千家庭,情牵困难群体。为及时释疑解惑,回应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和慈善工作政策措施的建议意见,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本刊特别开设"政策咨询"栏目,解答群众来信,互动思想行为,以此增进读者对我国老年人、儿童、残障人福利政策、慈善事业、彩票工作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建立儿童救助与福利保障相衔接的"大儿童福利"格局,就是要把儿童权益保护、儿童紧急援助等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建立、健全和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协调的儿童救助、保护和安置机制,让需要得  相似文献   

19.
之一:构建服务网络。2011年5月江苏省民政厅出台了《关于抓紧建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全省各地依托儿童福利机构,以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为方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普遍建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孤残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并辐射和带动社区儿童福利服务的开展。中心要基本做到"六有":即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有满足工作需要的设备器材;有专人负责,并建立工作队伍,配有包括从事儿童教育、医疗护理、法律事务、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满足工作需要的专项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制度;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服务项目。目前全省有60%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2014,(6):11-12
正核心提示:广东深圳市加强政策创制,从儿童与健康、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福利、儿童与法律保护、儿童与环境五个领域,明确提出了未来十年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具体指标和策略措施。同时将推动建立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纳入了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探索开展包括建立儿童福利津贴制度、扩展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