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崛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感觉派小说,曾被人们称为上海洋场文化中的一朵"恶之花".作为都市文学的一个分支,在审美追求上,它既不同于以"乡村幻梦"来反映"城市梦魇"的京派小说,更迥异于同时代以茅盾的作品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以一种独有的话语方式,对人类精神存在的展示,是源于新感觉派小说作家对社会、历史、生命以及自然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它以其对怪、新、奇的现代性审美倾向的追求,给当时单调的传统主流文学园地吹来了一股异质的新风."新感觉派是中国文坛上第一支独立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穆时英和施蜇存.  相似文献   

2.
"五四"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她的发生发展与西方小说的引进介绍不可分,但她与传统文化、文学的联系更不容忽视.现代小说生成之中,其小说结构形态(文类)的形式背后,也联系着宇宙观、人伦精神、"士"阶层特征、"逍遥"人生的自由追求等诸多传统的内涵.最重要的是,现代小说家一方面自觉地对传统进行着创造性的转换,一方面在其创作中始终抹不去一种传统精神的保留.因而,她昭示了现代小说中国化的某些本体和核心命题,以及"五四"小说现代性究竟是如何再造传统和精神延续的.  相似文献   

3.
西方现代派文学曾被认为是一种与传统文学通然不同的文学流派,“所谓现代主义是指现代西方文学中反传统的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动动,是对在思想和艺术方面与传统文学遇然不同的许多思想流派的总称”。①其实我们仔细分析研究现代派文学就会发现,“反传统”不过是西方现代派文学因外在形式的变化而造成的一种视觉假象。现代派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虽有其标新立异之处,但其内在精神,或者说潜藏在现代派文学外在形态之下的题旨意蕴,却是对传统的深化和升华。所以有人称现代派文学是“现实主义艺术精神的现代形式”,或“基于现实主义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南洋地区华文新文学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在海外的第一个文学分支,也是滥觞时期的海外华文新文学的第一个文学实体.它的萌芽、诞生,不但成为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起点;而且,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来看,它也为20世纪现代华文文学新的文化传统及多元化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而又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吕若涵 《东南学术》2001,(5):108-114
一、博士论文提要 目前学界对论语派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迄今为止,仍缺乏对这一文学流派(主要是小品文流派)进行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宏观研究.对论语派的研究往往只是作家研究(如林语堂研究、周作人研究)、思潮流派研究(如海派文学研究、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文学思潮史研究)或现代散文史研究的附属产物,这些研究将作家或流派置于文学思潮的历史链条与诸种文学流派的生存空间之中,其视角或精微或开阔,十分有助于理清论语派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偏狭思路.但是,流派内部主体精神的驳杂性和文学结构的复杂性仍然因为或大或小的研究框架和观照角度的限定,终难获得更深入的揭示.较之"学衡派"、"新月派"、"现代评论派"、"京派"等流派研究,其滞后性无疑相当突出,而90年代以来论语派散文的热销,更加强了这一研究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殷国明 《社会科学》2005,(2):98-105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其文化中所特有的"狼性"也进入了现代中国文学,并成为其中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以一种外来的、异己的,但又是充满活力的面目出现,兼有恶魔与天神两种特质,参与了中国文化内在的剧烈变化、转化、矛盾与挣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现象与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以海洋意象为立足点,探讨近代以来中国文学中具有崭新文化意义的海洋意象的形成与流变,力图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近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海意象呈现出与古典文学海上仙话传统截然不同的思想蕴含,它一方面体现了创作主体感时忧国的现实意识,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近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在精神.从主题史角度看,近现代文学中海意象的多元流变昭示着文学"现代性"的复杂特征.  相似文献   

8.
"狼性"与二十世纪现代中国文学(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国明 《社会科学》2005,(1):104-111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其文化中所特有的"狼性"也进入了现代中国文学,并成为其中重要的角色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以一种外来的、异己的,但又是充满活力的面目出现,兼有恶魔与天神两种特质,参与了中国文化内在的剧烈变化、转化、矛盾与挣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现象与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9.
“救赎真理的衰落和文学文化的兴起”,是一个重要的“现代性”现象。“精神派”和“物质派”的抵牾从深层来说代表着现代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冲突,是“现代性”自身的固有矛盾的体现。“精神派”的精神至上倾向,彰显了人的主观意志,扩大了文学对于历史的影响力,也使社会诸领域的变革带上了“泛文学”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凌燕 《河北学刊》2012,32(4):105-107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由于长期被划为左翼文学之“异者”,其独特价值迄今被淡而化之.七月派作家群体是左翼文学的一支,但在左翼文学独尊文坛的时候又扮演了一个独特的角色.七月派文学的核心价值是“人本思想”,其精神资源与19世纪西方文学密切相关.七月派赋予了中国左翼文学一个开放性视野和超越的品格.研究七月派文学不仅需要现当代的文学视域,更需要世界文学的视域.  相似文献   

11.
彭彩云 《云梦学刊》2001,22(3):66-68
鸳鸯蝴蝶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之一,但一提到它,人们往往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与传统的偏见分不开.实际上,该派文学主张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就予以全盘否定,它对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现代文学史上应有它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评论派"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重要的自由主义文化派别,它的产生是2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激进思潮的一种制衡力量。"现代评论派"对中国思想文化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这些思考虽然没有被当时的时代主流倾听,但其坚定的自由主义立场仍有着思想史的意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保持其道德热情的同时,又能以一种理性、务实、宽容的精神来解决所谓"中国问题"。这是"现代评论派"的文化选择留给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胡希东 《兰州学刊》2007,4(2):197-200
新感觉派文化精神体现为现代主义都市表征,它从作家身上的文化精神给以呈现,而具体表现为作品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因素的现代与传统、城市与乡土、先锋与通俗的相互纠缠,论文尝试用文化精神这一视角对现代上海这一特殊殖民语境下新感觉派文化精神进行具体探寻.  相似文献   

14.
"理论旅行":阿诺德"文化"的中国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义德提示,某种理论的历史转移,一旦流布开来,最大的可能性是被简化或被编码,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情景正是如此.阿诺德"文化"理论之于"现代性",呈现某种救赎意识,它将拯救现代社会的价值危机,诉诸人类以往的精神遗产.阿诺德的这一理论,被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文化守成主义流派(学衡派)所借用,这是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理论旅行"的开始.这一旅行的可能性首先是跨越中西语际的"互译"屏障,其次是打通文本意义转换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旅行的桥梁,是由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来搭建的.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坚守文化守成价值的人士手中,被作了中国式的阐释,其话语陈述落在传统与新潮(现代性)为争夺文化发言权之间.在一个浪漫激进的年代,容不得阿诺德"文化"理论在中国有更大的展示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理论价值不值得人们重新反省.  相似文献   

15.
"荒诞"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核心观念,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甚深的张爱玲无疑接受了这一源自西方的概念,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张爱玲却从"中国"的人生入手,将西方的"荒诞"意识转化为很有东方意味的"苍凉",显示了张爱玲融化西方,创造本民族文学的深厚功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四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文学史学科"不同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史学科",它以现代民族国家观念为思想基础;起讫时间上限为晚清变法维新,下限则随国家的现代化而延伸,这是个"上可封顶,下不封底"的学科架构.其主要特征是:整体性,即展示现代中国文学的总体面貌;贯通性,它既能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的文学,又能联通古今中外的文学;兼容性,即它可以将现代中国生成的所有文学兼容并包之;异同性,它能理出各种形态文学的差异性又能从差异互见中摸清其联系性和趋同性,使书写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呈现出多元性与严整性相统一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新浪漫剧就是现代派戏剧.本文认为,我国现代派戏剧在五四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出现两次短暂热潮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文化现代化其实质是"全人格的觉醒"或人的本质精神的解放.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历程中,先后经历过两次思想启蒙运动,而现代派戏剧的两次热潮刚好与其相对应.由此可见,现代派戏剧的命运不仅与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命运密切相关,而且最终决定于整个中国文化及其现代化过程的性质与特征.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新浪漫剧的兴衰中,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18.
传统或传统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代表了过去的悠远和辉煌,亦在于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当下存在样式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时,就不仅仅是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一种历史性的梳理和阐释,而且要立足于现代及其所面临的"现代性"问题而非传统或"传统主义"问题,进而从中寻求一条可以联结过去和现在的精神纽带以及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历史依据.然而,在过去的近百年中,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研究却经历了诸多的波折与坎坷,与此同时亦完成了研究范式从"主义"之争到"问题"意识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9.
迷离与新向度——1990年代文学的精神脉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代由"文学精神溃败"所引发的文化学术界"人文精神危机"大讨论,以文化误读的方式无意道出了中国文学精神贫困的事实.所谓1990年代"文学精神危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学精神的复位与回归,虽然有精神塌陷的现象呈现,但是人们依然能够从中看到文学精神在另一个向度内的积极生长.不过,1990年代文学在后现代精神向度内的"过度"生长,导致其初始因消解传统和现代价值而建构起来的精神成果,无穷地被无边界的后现代解构洪流所吞噬.  相似文献   

20.
"新五性"与报告文学之"文学"观念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性"问题是报告文学理论建构中的关键,它长期影响着报告文学创作与理论的发展.实际上,"文学性"在内涵上不断发展和深化,在外延上不断向"非文学"开放与扩张,从而使报告文学在取得辉煌成就时也逐渐形成新的审美特色,并导致其本体的传统"三性"--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发展成了现代新"五性"--主体创作的庄严性、题材选择的开拓性、文体本质的非虚构性、文本内涵的学理性、文史兼容的复合性.也就是说,一方面,传统的狭义"文学性"积极影响报告文学取得了与小说等虚构文学并驾齐驱的"文学"成就;另一方面,它在哲学、历史等"文化"的挑衅与侵袭下发生深刻变革,并在新旧蜕变、交汇融合中形成了新的"文学"观念--渗透于"新五性"之中的广义"文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