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旺 《职业》2005,(10):31
Q:最近,我国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11号公约即《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这对广大求职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我们知道,国内就业市场中性别歧视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时对男女求职者采取不平等的标准,限制性别的招聘广告比比皆是。请问,世界知名企业招聘员工时会有性别歧视吗?广东沙龙  相似文献   

2.
就业性别歧视的判断标准分为狭义的判断标准和广义的判断标准。在我国规制就业性别歧视的几部主要法律之中,对具体的就业性别歧视行为只规定了两种:一是法律直接规定的行为,即"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的行为,二是可推定的行为,即擅自扩大法定的不适合女性劳动者的工种或者岗位范围的行为,而且这些对就业性别歧视行为的规定都是针对的直接歧视,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大量的间接歧视未加重视和规制。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由人类所创造,并作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工具。语言的出现和使用,反映了人所处的社会阶段和文化特征。在语言的历史发展中,男性和女性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语言性别歧视这一问题。从语言角度出发,探讨英语中性别歧视的成因和表现;再从日常生活出发,对比英汉语言差异,找到其根源及解决办法,让更多人了解和意识到英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位中学女教师在一次家长会上发表了一番明显充满歧视女性观点的讲话,一位在场的母亲对此表示了自己强烈的反感,并对今天社会上存在的许多性别歧视现象发出了质疑。当她把自己的观点投诉到中国妇女报后,数百人在报纸上,在网络上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什么是对女性的歧视?如何看待男性和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男性和女性的观点大相径庭,即使是女性,观点也各有千秋。关键的问题是,大量的性别歧视就像我们身边混浊的空气,使人不能明显地察觉,熟视无睹,甚至认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持续高位,毕业生就业压力日剧严峻,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就业歧视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体貌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经验歧视等。宏观就业形势严峻、公平就业法制滞后、用人标准盲目提高、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不健全是造成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就业歧视,消除就业歧视,构建和谐的毕业生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6.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招聘方的“有工作经验”这一条。足以使他们与自己向往的工作“无缘牵手”。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乙肝歧视。各种各样的就业歧视已经让无数大学生就业无门,现在又来个“经验歧视”,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7.
目前,就业性别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就业性别歧视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且形成原因复杂。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是构建和谐社会,减少和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本办法,是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的法理基础。成熟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应明确定义就业性别歧视及其判断标准,合理设置执法机构及建立有效的救济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在性别平等与社会公正这个范围中,女性的就业歧视问题,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经常见诸报端的“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就是性别不平等在职业市场中的一个真实写照,事实上这个提法本身,就揭示了女性特别是广大劳动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比一般男性提前10年进入难就业阶段的尴尬处境,根据歧视就是不平等、不一样的最普通定义, “40、50”现象的出现,无疑已经验证了性别歧视特别是就业歧视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马小花 《现代交际》2010,(9):13-13,12
就业性别歧视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方面的规定明显不足,难以对被歧视者提供有效的救济和帮助。解决就业性别歧视,需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完善相关立法、健全救济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企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着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的现象,这不仅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也给单位发展和社会稳定埋下了隐患。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内部存在按“身份”分配薪酬的劳动分配制度,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活儿,收入却差出好几倍,这是身份歧视;还有同样的工作,男人和女人的工资不一样,这是性别歧视。面对这些歧视,许多人即使知道待遇存在差别却“敢怒不敢言”。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05,(10)
就业促进法设反歧视条款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负责人透露,《就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设立了“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的专门条款,重点解决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和地区歧视(户籍歧视)。《就业促进法》的起草工作从2003年下半年启动以来,数易其稿,此番已是第二次向各部委和各省征求意见。目前的这份征求意见稿尽可能地提高了可操作性,增加了明确的条款。征求完意见之后还将进行修改,争取于今年内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就业歧视非常常见,这必然导致女大学生遭受损失。女大学生跟男大学生一样,寒窗苦读二十年,所受教育都一样,也渴望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社会的性别歧视使得她们中的很多人与好工作无缘。本文将探讨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原因以及如何缓解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13.
性别歧视是个存在很久的问题,从人类的文明开始就存在着。长期以来,女性一直被认为是感性、细腻、温柔、依赖性强的代表,而男性则典型的是理性、阳刚、大大咧咧的代表。传统的性别观严重压抑着女性身上的男性气质和男性身上的女性气质,阻碍了人的发展。本文从标记理论出发分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历史、经济、家庭及社会等四方面分析了性别歧视的原因。现在人们已意识到性别歧视并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只要齐心协力,一定会最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女性走进职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方面也做了不少的努力,但受几千年来歧视女性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女性在发展中仍然会遭遇“隐性歧视”。那么职场性别歧视究竟披着怎样的“隐形外衣”,破解隐性就业歧视这一难题的“制胜法宝”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听一听各方人士的意见吧。  相似文献   

15.
周斌 《职业》2008,(22)
最近,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了国内首起"抑郁症歧视案",此案的用人单位方是著名的IBM(中国)公司,员工方是其上海分公司研发工程师袁毅鹏.近年来,针对健康状况的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从残疾歧视、相貌歧视,到乙肝歧视、抑郁症歧视,不胜枚举.尽管此案目前尚未尘埃落定,但从中可以看到抑郁症患者对于自己劳动权益的抗争,以及我国法律对于劳动者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16.
杨丹 《现代交际》2010,(8):105-105,104
“政治正确”起初用在政治领域,之后逐渐演变为语言文化词汇,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产物。本文阐述了“政治正确”的涵义和来历,社会生活中的语言歧视现象,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是人类在特定环境里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累积,在群体中形成的社会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并行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与其相应的文化.王德春说: "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就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朱海滔 《职业》2007,(25):40-41
在过去的招聘广告中,人们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不要女性"、"硕士生以上"、"限35 岁以下"……甚至还有血型、星座等形形色色的限制,可谓五花八门.随着《就业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种种招聘歧视现象将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中国妇女报》的抽样调查,分析了文章中的女性形象,笔者认为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多为拥有自身事业的现代女性,且涉及的报道多为正面报导,内容中所含的女性歧视成分较少,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和成见,其主要原因是商业性、办刊宗旨及政策导向性影响了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人才市场已经呈现结构性过剩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其中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从1999年起,大学连续扩大招生规模,而人才市场需求并没有扩大,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使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性别歧视普遍存在,女大学生就业受到限制。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性别歧视。一是女大学生在寻找就业岗位时,因性别原因而被拒绝的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