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市场经济时代,大众传媒是我国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如何认识传媒,正确而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通过对我国某以理工科背景为主的"985"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媒介素养的内容了解模糊,对媒介的批判能力较弱,对媒介的使用不够深入.因此,我国高校应营造媒介素养教育氛围,培训专业师资,增加高校与媒体的合作,强化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网络,进而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媒介素养理论传入日本,经过数十年的宣传与发展,媒介素养理论早已经融入到了日本本土文化中,并且媒介素养已经完全植根于日本社会。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媒介已经充斥整个日本市民生活工作之中,人们早已经习惯通过各种媒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而没有了这些媒介他们会无所适从。笔者就从日本媒介素养的教育现状和日本媒介素养的教育出发,对泛媒体时代日本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文化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转变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为使受众具备媒介素养而开展的教育.目前欧美国家的媒素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已超越了传统的保护主义,进入到强调受众主动探索的新阶段.在教育目标上,已从"保护"这种单一目标扩展为包含"预备、保护、享用"的三重目标.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从宏观上看.在于追求与"学习型社会"完美对接的终身教育;从中观上看,在于通过媒介素养课程的设置,融入已有的教学体系中;从微观上看,在于引入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实践与反思基础上的行动学习法.当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依然处在初始阶段,需要通过社会力量多元化和媒介素养教育政策化等途径来真正落实媒介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4.
智慧城市建设既要赋予城市中的物以"智慧",也要注意提升城市中人的素养.数字时代,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充分智能化,深度对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城市运行与管理高度智慧化,并在相当程度上被信息技术重新结构化;城市经济结构升级,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将占据较大比重;泛在的各种自助式服务平台,成为居民日常生活步入智慧阶段的重要支点.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居民具备利用媒介信息技术自主生活、谋求发展、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提升居民媒介信息素养具有耦合关系,提升居民媒介信息素养有助于充分释放智慧城市建设活力,智慧城市建设则为居民媒介信息素养提升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智慧城市建设下提升居民媒介信息素养,需要政府职能部门依循属地负责原则做好相关教育和培训的规划、部署,社会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依循属类主导原则提供培训、咨询、指导服务,居民个体积极加强自主学习,以发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山西高校的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存在着深度依赖新媒体环境、信息评判能力和自媒体运用水平不足、媒介道德法律素质不强等媒介素养缺失问题。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既有主观上大学生自身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不足,也有客观上学校教育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高校要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净化媒介素养培育环境和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是图书馆履行信息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现从分析信息素养的内涵入手,阐述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优势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校是信息化程度最高、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场域,大学生则是与网络媒介接触最紧密、最广泛的群体。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完善和补充;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型"德育模式的发展;助推虚拟大学生德育范式的发展;丰富了高校德育课程内容。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结合德育工作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新媒体使用最为集中的人群,他们对新媒体的认知、选择和使用,关系到高校舆论安全。与之关系密切的辅导员是引导其正确对待新媒体的重要群体,这个群体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理性认知与科学使用。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信息传受关系变化的基础上,探究媒介素养内涵的新变化与新要求,尝试建构辅导员媒介素养提升的路径:成立专业教育机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化建设;媒体专业知识培训;媒体接触日常化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借鉴国内外理论和经验,提出具有大陆特色的"三重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策略,以提升公民在"ICE"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建设由各社会主体构成的"教育行动网络";其二,提高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理论水平;其三,培养公民的"传播能力"、"批评能力"和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媒介批判意识是受众主体性的表现,强调受众接触和处理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时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主要是指其使用信息的主动意识和主动权.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文化精英的受众群体之一,也是信息时代新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大学生媒介批判意识,以增进其对各种传媒知识的主动认知,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接收及分析新传媒的讯息,做自主的受众.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有不少大学生在网络应用方面因为媒介素养的缺乏,而出现一些偏离、失范和依赖的行为。高校的媒介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对信息和网络的识辨能力、批判能力、醒觉能力、管理能力和创制能力。网络素养的获得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接受水平,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新四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旨在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是对信息的搜寻、加工、理解和建构性重组的能力,是一种高阶的学习素养,亦是创新创造的素养。变革和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是实现"新四科"建设目的的重要手段,对此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Python文本挖掘技术,对"新四科"政策文件中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学术、科研相关主题词进行挖掘,发现学界在政策解读、认知能力、教学方法、教育主体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随后在问卷和模型设计中提出研究薄弱的四个假设,选取重庆具有代表性的六所高校开展调研,运用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模型效度。基于以上的研究,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贯彻"新四科"等高等教育政策,构建以"元认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建立教学馆员追求长期专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等,以此改进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机制,推动我国"新四科"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传播学研究中,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研究倾向于从技术角度分析信息过载产生的原因和应对之策,媒介素养教育(Media Literacy Education)研究倾向于从人文视角来研究和培育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二者的相关研究比较少见。从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来看,二者均意涵于人的主体性,而且二者存在相应的逻辑关系。在对信息过载产生原因的历史考察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丰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视野则不言而喻;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也对信息过载问题提供了一个人本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末,国内学界对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化,但较多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缺乏对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历史的梳理与研究.本文大体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从大众媒介意识的初步培养--正式开始--发展形式及民国时期学界关于"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等方面,对我国1949年以前的媒介素养教育萌芽进行初步的考察,以此来探索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论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是连接城乡二元社会的纽带,然而他们又是被社会忽略的群体,常常徘徊在媒体之外.在信息社会,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意味着竞争力和财富,农民工作为中国经济的建设者应该全面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话语权,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文中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媒介素养教育是关乎公民媒介知识、技能、批判力培养的教育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媒介素养教育遭遇了时代困境,为促进其健康发展,需要通过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对象和教育效果这五个方面的范式转换,来构建媒介素养教育应然的范式。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要着力依托学校教育、社会组织、全民性的媒介教育体系来探寻支撑教育范式转换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社会中,民族地区农民要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变被动为主动,最有力的措施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而媒介素养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本文对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框架进行了初步的构建:建议以政府牵头,以制度为支撑,推进少数民族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农民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媒介素养教育:"受众中心"话语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在尊重每位受众的同时,培养每位公民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分析及制作能力.它以最广大的受众为对象,是对受众研究中"受众中心"话语内涵的重要补充,是一种新的"受众中心"话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农村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运用能力及媒介参与能力,进而对农民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受众接触媒介的模式欠理想;农村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有待增强;农村受众获取信息的首选是人际传播渠道;新的认知需求未能在农村受众中有效产生;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在农村受众的日常生活中能发挥作用的较多,在经济生产活动中较少。  相似文献   

20.
"媒介素养要从青少年抓起"掩盖了我国大多数成人没有媒介意识、还不会利用媒介的现实,也偏离了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趋势,它潜含着的是一种成人文化的强权,也掩饰了成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落后于媒介社会的发展的窘境。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在成人媒介素养培养和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培养方面予以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