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刘德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4)
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叠音形容词变调常作为一条重要的音变规律提出.这种变调源于北京话,但是北京话里也只有少数叠音形容词变调,而且这一部分可变调的词在庄重的语境里也不应变调.对于一条不反映现代汉语口语实际的音变规则,应在普通话教学和训练中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2.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文章从词典注音、《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的要求、播音员实际读音等方面指出了ABB式形客词读音方面存在的混乱现象和读音不规则所造成的弊端;指出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就ABB式形容词读音规范的原则等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田铁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8,(3):63-67
本文通过汉语、侗语、英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及形态变化进行比较,找出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同点,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侗语,学习侗语,从而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刘本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84-285
ABB式形容词中的BB,是读原调还是变读为阴平,这个问题历来很受重视.通过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和第5版的注音情况,并将两版的注音做对比,以反映第5版的修订成果及遗留问题,最后,在分析注音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先秦形容词后缀“如、若、尔、然、焉”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博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4)
人们历来把古汉语形容词后缀“如”“若”“尔”“然”“焉”一概而论,甚至认为它们“同源”。本文选取先秦十种典籍进行穷尽性统计,从结构类型、语法功能、语义类别三方面考察了五种附后缀形客词。认为这五种形客词后缀各有来源:如缀和若缀由动词虚化而来;然缀由指示代词“然”虚化而来;焉缀来源于然缀,但同时还受到语气词“焉”的影响:尔缀主要由指示代词“尔”虚化而来,同时受句尾语气词“尔”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还分析了这五个形客词后缀消长的原因。最后附录了附后缀形客词表。 相似文献
6.
李崇月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4)
当代英语中有许多以 ical和 ic结尾的成对形容词,有的两者间含义有明显不同,不能交替使用,有的两者可互换,含义无甚差别。总的说来, ical中的al正在脱落,出现了可以互换使用的以 ical和 ic结尾的成对形容词。且 ic的使用比 ical越来越广泛,这反映了英语的一种发展变化形式:词尾的脱落。 相似文献
7.
汉语ABB式形容词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子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90-93
虽然ABB式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并不很常用,但这种构词形式在先秦即已萌芽,汉代已发展成熟。在唐宋及以后的文献中,ABB式形容词出现得越来越多,并在构词、词义及语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冯良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6):62-65
霍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但因其与晋语区接壤,故形成一些独有的特色。文章对霍州方言ABB式叠音词进行分析,指出其语音组合有"先高后低型"和"先低后高型"两种模式;语义上感情色彩强烈、褒贬分明;语法上属于状态形容词,但在使用中要求一定的语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李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3)
粤方言化州话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多样,而以顺向变形重叠为主;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又以ABAB的"叠词"形式为最常见,且为轻度形容。因此,其形态表现与共同语及其他汉语方言都极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董雪松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3-118
ABB式形容词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加后缀BB构成的,它与其他几种类型形容词的重叠形式被吕叔湘先生统称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因为这类形容词通过了重叠、加缀等方式具有了显著的描绘性。它们的描绘性和主观性是相辅相成的,描绘性体现主观性,主观性增强描绘性。本文从主观化的角度对ABB式形容词及其主观化的量级进行考察,从"视角"和"情感"角度对ABB式形容词的主观化进行了描述,同时对ABB式形容词进行了主观量级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汉语形容词重叠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618-622
从语法结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和语音变化等角度全面总结了历年来有关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研究概况。不仅关注现代汉语层面上的研究状况,也关注对历史上形容词重叠的研究。不仅分析了形容词重叠语法方面的研究,也分析了语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ABB式形容词语在宋代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锓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3):45-50
本文首先区分了ABB式形容词语在历史上存在的六种结构类型,接着主要分析了ABB式形容词语在宋代的四种变化。它们是:ABB句法功能的变化;BB的语义淡化;主谓式ABB的词汇化;名词重叠结构进入ABB式形容词。 相似文献
13.
凉山彝语中有一种特殊的ABAB式四音格形容词 ,以往的教科书和字词典都忽视不收 ,在日常生活中其使用频率较高。在语义表达上与现代汉语ABAB式形容词较为相似 ,但不完全相同。其产生有两种基本形式。在语音结构和语用上不同于描摹词 ,在句中充当状语和定语等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14.
元曲四音状态词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锓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4(2):99-106
本文从语义和语音结构等角度证明了元曲中的四音状态词是一种逆向变韵重叠词 ,分析了这种四音词在重叠过程中产生的音变规律 ,指出了构成这种重叠的基式在结构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梁忠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3):103-108
玉林话中的“好 +形容词 +定”结构是由副词“好”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很”)加单音节或双音节形容词和助词“定”组成的结构形式。从语音构成看 ,有本调和变音之别 ,其词汇意义也随之改变 ,读本调时表示程度重 ,读变音时则常表示程度轻 ,且大多数带有令人喜爱的色彩。该结构主要作谓语和补语。言语色彩上可随形容词意义的不同而有褒贬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唐瑛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66-70
颜色形容词是《墨子》书中形容词的一个小类。本文通过对《墨子》颜色形容词作穷尽性的描写分析 ,试图从该书中颜色形容词的意义层次、使用状况、历史来源等方面探讨出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7.
ABB式叠词的内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厚尧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3):51-55
ABB式叠词所涵盖的词性范围较广,其中以形容词为最多。本文根据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标准,把ABB叠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三个层次。两种类型是复合词和派生词。复合词中又可分为构形复合与构词复合;构词复合可以再分为以A为中心和以BB为中心。这样形成三个层次。复合词中的A与B或A与BB都是可以单用的,具有词资格。它们之间通过不同的语法关系相联系。构形复合词的内部结构形式可以记为“((A+B)﹄B)”,词尾B是附着于基词的叠音,与词义无关,不过有一定的语法意义。所以,严格的说,构形复合词应该叫做复合派生词。构词复合词的内部结构形式可以记为“(A+(B+B))”,其中的A和都有单用的资格。派生词的内部结构可以记为“(A﹄(B+B))”,其中的BB是纯粹的音的重叠。它与词中A的关系是依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邓开初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33-436
宁乡方言在构词和构形方面的几个特色中包括名词的几个后缀、形容词的几个后缀、数量词中缀“是”及多功能后缀“唧”等。这些特点说明宁乡方言虽属于湘方言中的长益片,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在不小的程度上受到娄邵片的影响。这说明宁乡方言是湘方言长益片里一个特殊的次方言。 相似文献
19.
郝文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5(4):113-116
ABB式形容词中,A与BB的语义指向具有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各具特色。因此,ABB式形容词不能笼统地处理为派生式合成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