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失屋招领     
倪黎祥 《决策探索》2014,(15):56-59
苏州市南环新村位于苏州古城边,2010年成为苏州市危房改造工程的重点项目,4000多户家庭因此离开家园到城市的各处过渡生活,村里人去楼空。三年后,新南环建成,居民终于回迁新家,眷鸟归巢。 2010年12月15日,大部分居民已经搬离,南环新村成了一座空城。作为苏州中心城区的老新村之一,南环新村曾寄托着一代新老苏州人的梦想,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房子老旧、墙体破裂、脏乱差等等问题,让南环新村变成了令人头疼的危楼。  相似文献   

2.
《领导理论与实践》2007,(5):F0003-F0003
苏州市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市政府“菜篮子”重点工程,建于1995年,市场先后被授予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江苏省重点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苏州市文明市场和苏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是苏州市民最大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16日,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苏州市社科联和沧浪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的“小康社会·章福社区”沧浪论坛,对沧演区“幸福社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幸福社区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的建设进行了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25):11-11
今年,来自全世界的36座城市申报了本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苏州市以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平江历史街区、石湖景区工程为重点案例,结合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系统、独墅湖高教区等方面优势,综合展现苏州城市转型、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城市宜居与可持续发展,最终脱颖而出。苏州之所以获奖,缘于长期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这与“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所提倡的“城市转型”、“创新新的模式和标准”评选标准也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苏州近年来受世人瞩目不仅因为它过去20年来异乎寻常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包括它在政治上的“百官共廉”“奇迹”:20多年来,苏州市及所属县的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一把手无一人在任职期间出过腐败问题。对这个“廉洁特区”的出现.人们一向认为是苏州深厚的人文传统所致.文化的力量塑造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平和而理性的官员心态。但是.这个完美的苹果开始出现了第一个“虫眼”。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们经济学会循环经济课题组一行四人,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先后到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五县市及苏州市区的高新区、工业园区、吴中区调研加强环保生态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一路议,所见所闻,使我们耳目一新,增长知识,大开眼界,倍感振奋。我们看到听到了许多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涌现的新事物、展现的新亮点。总的印象是,今日的苏州,经济发展理念和增长方式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转变,正在扎扎实实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苏州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初步建立了适应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消防警务机制。 一、立足苏州实际,加强对建立现代消防警务机制的探索 1.颁布实施消防法律法规,探索建立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2001年,苏州市人大颁布实施了《苏州市消防条例》,对公众聚集场所火灾责任险、公共消防设施维护、公众娱乐场所设置等进行了明确界定。  相似文献   

8.
2005年底。苏州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小康社会指标,在全省首批六个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中,苏州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占得五席。这标志着苏州在整体推进“第一个率先”中走在全省的前列。苏州的发展成就令人瞩目,苏州的发展经验给人启迪,苏州的发展前景催人奋进。下一步,苏州如何在巩固小康成果、提升小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三大法宝”、拓展“苏州之路”,促进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继续争当全省“两个率先”的先行军,现实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沧浪区先后以星级社区、幸福社区、民本社区创建为抓手,实现了社区建设的新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建设之路。面对新问题,在现阶段民本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清楚地把握“民本社区”的基本要义,并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采取符合实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苏州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与时俱进,创新实践,把打造农村党建“先锋工程”作为农村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构建和谐苏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指出,要努力把苏州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教育名市,并要求,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国际和国内的经验与实践都证明,文化综合实力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产业的发育程度和发展状况又是文化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也是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发展特色的重要因素。没有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就不可能有文化事业的长期繁荣;没有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也不可能把苏州真正建成文化教育名市。尽管人们对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赋予多种解读,但普遍认为,文化具有产业的属性,具有产业属性的文化有可能做大乃至做强,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对于苏州来说,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和空间,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要打造文化产业的“苏州特色”,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峻,养老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人担心,自己老后不仅不能老而富足、“优雅地老去”,反而可能因老致贫,陷入“银发贫困”的窘境。  相似文献   

13.
一、树立强烈的亲商理念。我们与苏州观念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亲商、安商、富商意识缺乏。苏州人的作法是,构筑招商、安商、富商平台,建立健全亲商服务体系,“让一切投资者赚钱,让一切创业者成功”,在政策和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4.
TCL的跨国并购正面临“离职风波”的严峻考验。据悉,在去年阿尔卡特手机被T CL收购之后,就陆续有人员离职, 到了去年底和今年初,出现了“大的爆发”,如今苏州公司销售部门(包括市场部门) “已经没有几个老员工了”,以至于记者试图从苏州公司的  相似文献   

15.
水运具有耗能少、污染轻、运量大、占地省等优势。在当前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水路运输的优势更加凸现,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苏州拥有内河航道2852.5公里,占全省航道总里程的12.1%,位居全省第三位,“十五”以来,航道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为了进一步加快现代化航道建设步伐,加速推进苏州市由“航道大市”向“航道强市”历史性跨越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苏州市人事局机关党组织围绕人事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推进富有特色的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活力机关、构建创新、奋进、和谐的苏州人事”被江苏省人事厅表彰为2006年度全省亮点人事工作。本文试结合其实践,对推进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作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广角》2001,(2):24-24
苏州人成功的招商引资告诉我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商的基础。同时,他们的实践也证明,巧妙的招商“招数”,对于引进外资的成败,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领导理论与实践》2009,(1):F0002-F0002
苏州浒墅关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9月,1993年12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苏州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面积30平方公里,下辖一个街道,12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万人,流动人口6万人。  相似文献   

19.
《领导理论与实践》2006,(3):F0002-F0002
胥江街道地处苏州古城西南部,以辖区内重要的水道胥江得名.胥江连区东起士河东岸线,南至巴里河南岸线及延长线,西到桐泾南路西侧人行道外边线,北抵小日辉桥河、长船湾与金阊区、平江区交界,辖区面积2.92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居委会,1200多个企事业单位,人口14379户、共计37780人,外来人口8011人。  相似文献   

20.
苏州市2000年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2001年,被国家授予“最佳人居环境奖”;2002年,古城保护与更新项目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3年,荣获“国际花园城市”称号,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并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2004年,入围2004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并获大奖,率先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群”。可见,苏州市城乡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