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甘南州地处安多藏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藏传佛教文化资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甘南州藏传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现状的全面展示和梳理,分析了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文化与旅游和谐关系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唐卡中的礼器文化作为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衍化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它始终与藏传佛教这一主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式对藏传佛教唐卡中礼器文化的历史渊源、种类、文化内涵、功能、特点等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了解藏传佛教中的唐卡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甘肃藏传佛教为例,通过对爱国力量内涵及藏传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特殊作用的阐述,对甘肃藏传佛教爱国宗教力量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成因的分析,从创新的角度提出了藏传佛教爱国宗教力量的建设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处于宗教、哲学和科学三大学科的中心,因而西方不少知名的物理学家们晚年归复于此哲学。但国内的科学工作者对此领域的关注度不够,也很难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找到突破口。本文试图从受限的理性思维落入直觉思维;藏传佛教哲学思想在当前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精神与物质间的平衡性等三个层面阐释了藏传佛教哲学的独特见解。以此来反观现代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并启以后人,促使整个人类思想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娟 《社科纵横》2007,24(4):135-136
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很重要;而有一个弱势群体——女性僧侣艰苦地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笔者查阅文献发现,关于藏传佛教僧尼的研究寥寥无几。所以,以访谈和个案研究的方法,对藏传佛教的僧尼做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也许有心人会记得:在1982年“五四”青年文学奖获奖名单上,有个雷建政,于是,这个甘南的小伙子,这个草地的儿子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站在了领奖台上。 甘南草原,一个藏汉杂居的地区,一个多维文化的交会点。这里曾经是藏族的聚居区,信奉藏传佛教,在一种民族文化中,宗教信仰总是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形态。藏传佛教和儒教在这里相聚相撞,都保留了各自的基本形态,又都失却了原先的色彩。这里远离藏传佛教宗教族祠所  相似文献   

7.
寺院是藏传佛教僧尼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开展宗教教育、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自古以来,藏传佛教就比较重视对僧尼言行的规制,尤其重视寺院集体生活中个人言行的规制。藏传佛教寺院的行为规范包括戒律、仪轨、寺规和国法。其中,戒律和仪轨是对宗教行为的规制;对世俗生活的规制则采用僧规或寺规,辅之于国法。无论是针对个人宗教行为的戒律和仪轨,还是面向集体生活的寺规或僧规,无疑都是宗教行业自治、自律的基本手段,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张家骝 《社科纵横》2011,(8):137-138,141
嘎巴拉碗是藏传佛教密法器的代表,至今仍十分广泛地运用于藏密艺术及各类宗教仪式中。本文从嘎巴拉碗的起源、符号意义、现实功用及收藏价值四个方面入手,对这一密宗法器的存在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引导人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论述藏传佛教格鲁派 (黄教 )中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 ,格鲁派发展的曲折经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历辈班禅在格鲁派发展史上事实上的领袖地位与作用 ,揭露西方别有用心地罩在第十四世达赖头上种种虚假的光环 ,揭穿西方某些人神化第十四世达赖 ,以期利用达赖乱教祸藏、背叛人民、分裂国家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10.
宗教既是一种世界观和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力量。在青藏地区宗教问题是一个相当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其与当地民族关系的和谐建构及社会稳定等问题密切相关。本文以青藏地区历史上藏传佛教与汉藏蒙民族关系为例,探讨宗教文化对青藏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影响,以期促进青藏地区新形势下民族关系的和谐建构与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和现状调查,梳理介绍了蒙古国西部卫拉特部族藏传佛教寺院及从教人员历史与现状,探讨了跨境部族相同的宗教信仰对中蒙两国人文交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佛陀故乡的尼泊尔,从古迄今均与佛教有不解之缘。佛教在尼泊尔经历了荣枯兴衰的漫长岁月。尼泊尔曾是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联系的枢纽,也是佛教文献和梵文作品的宝库。对于佛教历史尤其是佛教在尼泊尔的历史,本文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和一些新颖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尼泊尔主要流行印度教和佛教。此外还有耆那教、藏传佛教(喇嘛教)、笨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但后几种宗教在尼泊尔从未占过主导地位,其信徒也较少。目前,在尼泊尔全国人口中,印度教徒占89.5%、佛教徒占5.3%、伊斯兰教徒占2.6%、其他宗教信徒共占2.6%。印度教是主导性宗教,在尼泊尔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圈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多民族共有的文化空间。本文以青海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儒释道民俗文化圈为研究重心,梳理和分析了各民俗文化圈间排斥、互渗、共享、共融等关系。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具有严格尊崇教证传承(lung-rgyun),依循完善的道次第来进行学修、追求证悟的传统。教证传承与实修次第的有机结合,是藏传佛教的生命力所在。修行者如果没有得到教证(lung-dng-rtogs-p)教理经典传授和修行证悟指导的清净传承,就不可能获得对佛理的准确理解,次第圆满的闻思修也就无从谈起。使清净传承代代相续加持绵延不断的稳固链条是上师善知识。因此,在各教派的修行次第中,依止上师善知识这一条,永远放在首位。可见,对佛法修行者来说,获得清净的正法传承,依止具德的上师善知识,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本文尝试探讨教证清净传承与具德上师善知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志刚 《社会》2018,38(2):111-133
明代上川南地区毗邻乌思藏,是西番朝贡贸易的必经之地,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在这一地区并行不悖,汉藏社会由此得以整合。佛教在“善”与“义”方面调和儒家思想,僧人社会接触之广,地方适应方式之多,令儒家士大夫普遍接受佛教信仰和寺院生活,地方政府的庆贺礼仪也在佛教寺院中完成。佛教仪式帮助乡民解决“死亡”问题,地方大族依赖佛教仪式祭祀祖先、维系家族组织,通过捐献茶园田土供养寺庵僧人来树立地方权威。在明末清初动乱的武装自保中,佛教为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延续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文化以其令人炫目的历史穿透力,赋予阜新这块土地独具魅力的民族宗教风情,数百年来滋养着这里纯朴而热情的人们,也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地无数信众、游客虔诚与向往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香格里拉”,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在英语里,它代表“遥远而迷人的地方”,法语的意思是“人间仙境”,西班牙语意为“天堂”,而汉语则解释为“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藏语意思为“心中的日月”,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土”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的意思,是“世外桃源”、“乌托帮”的代名词,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那里没有贫穷,没有困苦,没有疾病,没有仇恨与死亡,只有花常开水常流,庄稼总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挂在枝头。  相似文献   

19.
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是要信徒防非止恶,修习善行,完善道德,觉悟人生。藏传佛教"五戒"作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在佛教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以佛教"五戒"为根基的佛教戒律在几千年的传播中,对保持佛教庄严性,又应因地、因时而宜,以适应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社会和人生之需要,固对佛教的永存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重大的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以佛教"五戒"为基础浅谈藏传佛教的戒律对佛教自身的发展以及对提升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冬雯 《社会》2016,36(1):99-123
在中国西南地区,国家力量通过改土归流,促使地方社会组织和文化转变,建立了官员治理之“民”间的平等地位。清乾隆年间,四川省金川县的嘉绒社会经历了裁撤土司、设立屯兵、划分土地与征税等一系列变化,但嘉绒人的房名制度、阶层内婚和劳役的存在,共同再生产了土司时代的等级社会;加上国家对藏传佛教的认可,土官获得了基于宗教的传统政治权威。嘉绒社会呈现出不同于华南和西南其他地区的国家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