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藏事通鉴》编撰论纲──近现代民族史研究中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郭卿友引言《民国藏事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是西北民族学院联合中央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民族图书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家民委教育司、四川康定师专等九家单位...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建立校内学术文献专藏的意义、收藏范围和收集方法 ,并对此项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以及建立民族文献藏书体系,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藏族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体系,其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藏民族对人类、自然以及二者互动过程的深刻认知基础上的。在内化为民族心理特征之后,藏族地方性生态知识至今仍作用于藏族群众的民族心理和行为方式。基于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在藏族所处的特殊认知情境中,对影响藏族地方性生态知识的认知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藏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结构析何波藏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其文化结构、文化旨趣、文化功能及文化魅力吸引着民族学、文化学、教育学研究者的兴趣,但对文化体系中较深层次的伦理道德结构探讨较少,本文拟从文化的角度对藏民族伦理...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图书馆是云南最大,收藏图书最多的图书馆,它以收藏地方志、民族文献较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通过众多附着民族文化事象的书卷,形象生动地将云南26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蕴展现在人们面前。一、汇集的民族文献形式多样省馆所藏民族文献,全国56个民族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7.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出版关于西夏学研究的专(译)著5部,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领域涉及西夏文献史料、历史与地理、社会经济、政治与军事、民族、人物与遗民、文化艺术。语言文字、文物考古等。其中《党项与西夏资料汇编》、《天盛律令》修订本及《俄藏黑水城文献》第六册、《西夏书籍业》中译本等西夏文献史料的整理研究尤其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摸清民族文献信息源,合理布局及馆际协作与共享,改进调整目录体系,实现检索现代化和信息一体化管理,建立相对稳定的文献操作队伍以及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方面阐述了进一步开发民族文献资源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9.
文化认同与藏族体育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在适应青藏高原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维系藏民族认同的纽带.作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民族传统体育,其产生与发展,体现着对藏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藏民族传统体育用在建立共同的民族归属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仪式化作用.研究民族文化认同与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全球化民族文化认同的变化等,对于新时期传承发展藏民族传统体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献学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建立包括各种民族文献在内的中国民族文献学,更能科学地反映中国多民族文字文献的实际。因此,文章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建立民族文献学的依据。作者认为,民族文献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只是提出了学科建立的问题,还有待方家共襄此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献的哲学认知体系和文献样式的最初形态及发展演进过程中,充分体现着中华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该文从探讨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文献入手,探讨了我国古代文献的民族特质。  相似文献   

12.
浅谈民族文献的收藏与开发利用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蒙洪敏民族文献是指反映各个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书资料。它是民族院校图书馆藏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收藏、开发馆藏民族文献并提高其利用率,主动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目前民族...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形成并成为藏族文化体系的核心以后,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藏民族原有的观念。在世界形成、人类起源、时间空间以及人类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通过三界六道轮回、因果关系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一个介于现实与精神之间的世界图景,而且也影响了藏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存。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图书馆事业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目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民族图书馆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抓住这次机遇,民族图书馆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起正常的文献知识信息市场,大胆进行有偿服务,鼓励社会以各种形式办图书馆,使图书馆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充分利用好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给图书馆以更加优惠的条件,并使之联合起来,这是发展民族图书馆事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蒙文文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蒙文文献评述[苏]A..萨济金(A..C)如果我们不细心地、全面地研究东方诸民族的书面文献史料,就不可能认识并介绍他们的文化、文学创作、法律、种族及宗教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亚洲诸民族各个领域中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  相似文献   

16.
藏民族历来具有“倾心向内”的爱国主义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 ,除了藏民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特有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外 ,更重要的是藏民族在与祖国各民族人民长期的交流融合中 ,建立起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血肉关系 ,使藏族人民在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藏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认识了藏民族的梦幻意识就找到了揭示藏民族文化奥秘的金钥匙,找到了金钥匙,也就可以掀开笼罩在藏民族身上及青藏高原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和佛教作为世界性宗教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涵化力。以伊斯兰教和佛教为内核的回、藏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建立在宗教文化之上的道德观、价值观是回、藏民族交往的基础。同时,回、藏民族作为西北地区两大主体民族在其文化形态上又表现出许多共有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要推动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回、藏民族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二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关系到民族院校的发展大局,因此,必须要依据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和重点科研项目的需求入藏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相关文献,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民族院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笔者2012-2013年在四川松潘、云南迪庆、甘肃合作、西藏昌都的田野调查,从回、藏民族的生计与生活状况和回、藏民族在经济上的交往两个方面考察藏彝走廊回、藏民族的和谐经济关系。文章认为生活在藏彝走廊的回、藏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几百年的友好交往中,他们在经济上建立起了稳定的分工协作和交换模式,这种交往是一种不同经济方式的互补性交往,这种经济交往的互补共荣、合作形成了和谐的经济关系,成为造就回、藏民族和谐关系的基础。而今,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回、藏民族的经济关系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