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村民自治 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民自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村民自治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其实质是民主理念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行与贯彻。村民自治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民主、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等基本原则。在民主与自治的框架下,合理架构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3.
村民自治的困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紧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5):129-134
对村民自治的评价,从一开始就存在着激烈的和针锋相对的争论。笔者以为,应该从事实分析与价值期望相比较的两个视角去品评村民自治;而要真正确保其价值期望和理论意义的实现,必须尽快从根本上解决事实上存在的困境,即村民自治应该向“村自治”过渡。 相似文献
4.
康耀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3):83-87
发展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特殊性,因此在以国家为主导的村民自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春霞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村民不会自治、不能自治、无法自治是村民自治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解决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是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为村民自治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理顺关系 ,为村民自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立法 ,为村民自治提供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基础,其实践形式具有多样性。村民自治单元下沉的实质是对行政村自治功能的剥离和重心的下移,有助于强化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提高村民自治的有效性,并巩固村民自治的社会资本。然而,村民自治单元下沉也面临组织运行缺乏经费保障、自治活动缺乏人才支撑,以及村民理事会再行政化等困境。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单元下沉的价值,需要掌握合适的度,综合衡量村庄软硬环境,还要着力增强村庄治理资源,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曹艳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471-47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成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关系。然而,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实际发展进程中,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现象,构建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协调关系模式成为了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发展关系的重点。在新的关系模式下,在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的规范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当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共同构建文明、民主、繁荣、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濮艳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71-72
村民自治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也遭遇了两委矛盾、自治权与行政权冲突、选举失序、经费不足等困境。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增加了若干新规定,但在区分政务和村务、确认村民身份、完善村务公开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濮艳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1,(9):71-72
村民自治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也遭遇了”两委”矛盾、自治权与行政权冲突、选举失序、经费不足等困境。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然增加了若干新规定,但在区分政务和村务、确认村民身份、完善村务公开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曹艳蓉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6,19(4):471-47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的关系成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关系。然而,在我国农村民主政治的实际发展进程中,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现象,构建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协调关系模式成为了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发展关系的重点。在新的关系模式下,在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的规范下,村民自治组织与基层党组织当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共同构建文明、民主、繁荣、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朱春花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78-8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编辑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报编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编辑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学报质量和办刊水平,更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以尽快提高学报编辑的素质,就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2.
苏振锋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8-71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技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动力,构建和谐技术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本文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构建和谐技术观的初步设想,并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 相似文献
13.
周军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7-9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的核心结构。从社会阶层结构入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条重要的现实路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公平性、开放性、合理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周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8,8(3):7-9
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的核心结构.从社会阶层结构入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条重要的现实路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公平性、开放性、合理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5.
何小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56-5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需要以生态性的思维、行为方式为指导。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主要障碍就在于社会的反生态性,诸如社会体制的失范、社会心理的失衡等。因此,在生态化视角下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问题也就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91-9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为新时期大学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大学内部民主和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加强和谐大学建设,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张术环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5-8
绿色营销是人类营销活动的新飞跃,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共生共赢的营销活动和过程.作为一个系统的营销组合过程,它的产生是人类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84-8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政治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的政治生态下的一种自觉选择,是对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一次深化。和谐社会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关键取决于执政党。其原因首先在于作为政治主体的执政党和作为政治资源的党的执政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其次是由执政党的地位和角色决定的。执政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注意处理好几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江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80-8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时代性的崭新课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在严复的发展观里,我们能找到与科学发展观的一些相通之处。因此,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再次领会严复发展观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徐前权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6):32-35
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把握和谐社会的本质。在法学视角中,和谐社会在本质上就是法治社会。具体而言,和谐社会是平等社会、有序社会、宽容社会和协商社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