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邢云文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深刻理解这一论断,首先要求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其次要求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最后要求我们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来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从最基层的农村讲起,从农民讲起,从我们中国讲起。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应干些什么,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一代代地在这个地球上继续生存和繁荣下去。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到我们这一代,关键性的一代,我们应当怎么办?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想的问题。这几年我有机会能不断地到我的家乡江苏苏州吴江县,去看这个地方的变化,我今天想讲讲我亲自看到的情况。前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同几位同志一起从徐州到连云港、到盐城、直到淮安,没有到淮  相似文献   

3.
一、绪论 孙中山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不管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具体时段的辛亥革命来看,中国留学生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以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为中心的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它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各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均有杰出的贡献。本文主要就毛泽东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一般说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一个认识论命题,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的“一切”,我们认为,应当包括人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有关论述和运用来看,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学术界近来讨论的一个热点.这个问题实际上包括两个子问题,即从中国传统学术意义上提出中国哲学是否合法和从西方哲学的意义上提出中国有无哲学,我们称为金岳霖问题和冯友兰问题.回答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关键在于回答如下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即我们应如何理解哲学.  相似文献   

6.
今天,当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问题再一次尖锐地摆在了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和学术界面前时,我们也应该感到了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正等待着我们去破解.在此我们将以社会学为例,从理论自觉与中国风格的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入手,并从必由之路、必要条件、必具前提、必备要素、必然要求等五个方面,去充分说明理论自觉对中国社会科学重要性和迫切性.我们认为,只有把理论自觉落实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之中,中国社会科学才会结出中国特色的丰硕之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哲学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 ,它有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和语言风格。我们哲学思维的个性 ,也就是我们哲学理论的价值。我们的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的 ,它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对待中国哲学的问题上 ,总有许多人为的框框限制我们的思想。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就应该从中国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出发 ,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的哲学传统 ,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的哲学精神 ,理解中国哲学的特有价值。中国哲学的价值 ,主要就在于思维的独特风格和理论的特有意境。发扬中国哲学的传统 ,认识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这对于我们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意义十分重大。 历史经验表明,我国民主革命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党经过几次失败之后摸清了中国的国情,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建国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以多次遭受挫折,没有取得应当取得的更大成就,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离开了中国的国情,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建设道路。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同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一样,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一条自己的道路。通过学习《陈  相似文献   

9.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我们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我们认为,没有唯物辩证法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才能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只有掌握辩证的思维,才能自觉地贯彻执行这条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本文拟从国情和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文明和民主、一国两制等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绪论 孙中山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中国留学生,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不管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具体时段的辛亥革命来看,中国留学生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贫困社会发展为温饱社会,再从温饱社会到总体小康社会。现在开始了从总体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化的历程。这一社会转型,对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来解决问题,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权利建构是在被动接受西方文明挑战的情势下开始的。从戊戌变法到王朝新政,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中国走了一条极为艰难曲折的权利建构之路。百年来中国权利建构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不能再有激烈的社会变革和动荡,国家政治权力不能再加以强化。今天,我们进行中国权利的建构,目标就是要建立民主和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目标的确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从根本上讲,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关系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一直伴随着我们并和我们无法分离,它不仅使得中国更加接近现代化,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思维以及学术研究的方法,激励了我们的物质和文化知识的生产。既然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那么现代性也就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成了一种扩大了的现代性,或者说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因此,我们也许能够在全球化的时代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立场出发,重新建构一种另类的现代性。显然,这两个话题是通过翻译从西方引进到中国的,而且不断地在我们的理论争鸣中被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学者引证并讨论。中国的另类现代性的形成,一方面消解了大一统的单一现代性的神话,为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在全世界各地的形成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对全球现代性的宏大叙事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基本特征。从逻辑上,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法治基因,具有内在的法治逻辑,完全可以和现代法治理念相结合,成为我们法治建设的资源取向之一。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实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本期话语     
一百多年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处于文化透 支和文化 赤字的过程并不断被误读、妖魔化、平面化的国家。百余年来中国从西方 翻译了近 10万本书,但是西方实际翻译的中文书却很少。因此,有人提出中国在努 力学习西方 现代化的 同时,应该 从一 个世 纪的“文 化拿来 ”进 入到 当代的中国文化输出,以复兴民族文化。此论的用意当然是好的。 关键是我们能输出什么?我们为什么出现了文化透支和文化赤字?曾几何时,我们的文化在历史上不也远播四方、泽被人类吗? 根源就在创造力的衰退、思想的枯萎板结。远的不说,就以当下 中国大陆 出版…  相似文献   

16.
考试社会学研究--国家考试解决冲突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宏观角度 ,应用资料整理和调查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 ,以中国古代和当代各种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家考试控制社会冲突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从多学科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考试在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结论是 :中国国家考试从古至今一直在扮演着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角色 ,国家考试是中国控制社会稳定独特的、重要的政治手段 ,也是中国社会缓解各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较好选择之一 ,这是我们认识国家考试与社会和政治关系的一把钥匙 ,也是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改革中国考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面对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呼唤,我们应该改革用人机制,从制度设计中体现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实质性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和改进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并将其尽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8.
摩罗 《社会科学论坛》2009,(10):113-130
“五四”精英群体对于中国教育的改造,跟他们的文化选择相配合。我们知道,他们的文化选择是毫不犹豫地把西方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文化目标,将中国传统文化从我们的社会中淘汰出去。这种文化选择后来被胡适、陈序经等人命名为“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已经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进一步深刻地全面地阐明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 一,我们党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这就要从资源配置机制上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构造生产要素配置与生产关系配置相结合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理论界》2015,(9)
有关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讨论,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学术问题。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和英国哲学家罗素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代表性观点。诺斯从非人格化交换展开论述,暗示中国要想成为现代国家,就必须要全盘西化。而罗素则期待着中国能够走出一条兼具东西方优势的"珠联璧合"的经济发展之路。罗素的方向,正是我们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向。从更加广阔的历史和世界背景中加以审视,能够更加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