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一种全局性的垄断,造成了很多消极的经济后果,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守成倾向与动态技术低效,组织低效,甚至政治腐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有效的反垄断措施对保障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正> 一、关于计划、市场和计划经济、市场调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体制。然而,人们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认识并不一致,还存在着一些分歧,诸如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最终便是搞完全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等等。因此,在研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由经济制度 ,特别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客观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是依赖于物质交换 ,来确证需要、权力、能力以及价值的高级经济手段 ,必然要求人们在物质文化观念上尊重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 ;市场经济又是能力经济 ,也必然要求在行为文化观念上摆脱人身依附 ,走向自主自律  相似文献   

4.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模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先后出现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结果,不能任由人们作主观随意的选择,而是由历史发展的客观存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实行市场经济也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回避这两种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趋向.  相似文献   

5.
论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宏伟目标。它不仅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而且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经济立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法律体系框架正在逐步形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因此,要以改革的精神对待和解决当前立法中的问题。1 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 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行市场经济的需要 市场经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在计划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之间基本上是靠计划指令来联结,主要靠行政手段来管理。而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公平竞争,市场主体的地位平等,意志自由。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平竞争,政府也要依靠法律来进行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市场经济将无所遵循,就必然会产生混乱。只有完备市场经济法律,使市场经济关系、经济运行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模式的先后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可能跨越计划经济阶段而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实行计划经济而不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两种模式的先后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7.
透析艺博会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艺博会与传统画展之比较 ,论证了艺博会现象是当前社会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过渡的必然产物。艺博会的兴旺繁荣 ,从一个侧面再次证明了文化产业和艺术作品必须与民意结合 ,与时代结合 ,与经济结合。脱离市场运作、脱离民众的艺术作品只能是象牙塔中的孤芳自赏 ,而缺乏应有的生命力。不断完善艺博会机制与作品质量 ,将最终使之成为都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大依据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讲话的精神,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意义。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其主要理由是,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决定的,是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保证,而市场经济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必然导致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这种长期在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把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早期,除了哲学——社会文化哲学、历史哲学、精神哲学——之外,一般价值理论的兴起还需要处理哪些问题?对此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1) 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主义的成长,越来越多的商品出现在消费大众面前。这仅仅是使选择成为可能而又必需的事情的一个方面。各种各样的自由最终产生出同样的结果:选择职业、  相似文献   

10.
<正>引言 在当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自发地产生了一种急功近利、捞取实惠的倾向,使得许多人只热衷于经济利益上的实务、实惠和实效,而把哲学等不能立即解决实务问题,不能马上给自己带来实惠和实效的学科门类都看作是无用的空头理论,表现出了冷漠和不屑一顾。在大学校园里,一些大学生也表现出同样的看法,认为学专业、学英语、学计算机技术是有用的,而学哲学则是无用的。针对这种状况,为了端正人们对待哲学的不公正态度,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理论上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有必要重申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政治信仰作为一种社会精神体系隶属于社会文化系统。虽然政治信仰文化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使其似乎远离社会经济,但政治信仰的生成和存在实质上是脱离不了经济基础的。立足于某种经济基础的政治信仰产生之后,必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政治信仰的超越品质对经济发展起着牵导与矫正的功能。文章立足当代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后市场经济的跃迁,把经济与信仰连结起来做一考察,充分证明政治信仰对经济具有不可置疑的牵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历史号察发现,我国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的必然产物——科技与经济完全脱节和分离;二是从概念构想到政策、发展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缘起;三是市场经济及其相关因素的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初步结合。  相似文献   

13.
狄尔泰认为,近代西方文化正经历一个根本的危机。这个危险表现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最终前提都发生了问题。只有进行比康德更全面的理性批判,即他所谓的“历史理性批判”,才能回答西方文化所面对的问题。历史理性批判的任务是把理性奠定在历史的基础上,它只有通过历史与哲学携手并进才能完成。这使他的生命哲学具有历史哲学的性质。通过狄尔泰的历史哲学,“历史性”和“历史意识”重新进入了哲学。而他赋予历史理解的实践意义又使他的历史哲学含有实践哲学的因素。然而,狄尔泰历史哲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握精神的总体关系,并把它等同于历史的总体关系。这样,历史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最终必然是非历史。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态结构是一个动态的生命有机体系。精神文化生态结构的合理形态能以文化整体性的视角审视具体文化形式的社会功能,但它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在现实的文化生活中不断地建构。通过对主导文化地位的坚持与巩固、对精英文化的认同与繁荣、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与规范,精神文化生态结构的合理形态才会最终形成。精神文化生态结构合理形态的建构和形成必然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精神文化建设事业,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历史性的大变革、大转轨。它将会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经济是基础,经济体制决定教育体制。因此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体制转轨,即从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适应的高教体制转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教体制。所以,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时代所赋予高教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6.
敏泽在《哲学研究》撰文论述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差异性。他指出:第一,经济的发展与精神的生产是不平衡的。经济的发展可以带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也可以不是这样,其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人们可以从人类历史和当代的发展中,举出无数这样的事例。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应该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我们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自觉而努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世界哲学的传统问题,即人的问题,是当代各种社会学说和哲学注意的中心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真正科学的解决。研究人、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的问题,始终是从哲学上把握世界——自然界和社会——这个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无论以什么方式解决这  相似文献   

18.
元朝的官营制度产生了诸多问题,为解决经济上的统治不力而产生的斡脱制度也在后期带来了负外部性问题。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可论证出:官营制度弊病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产权分配的垄断性造成激励不足以及交易成本的加大。官营制度及斡脱制度都是统治者利益垄断的手段,因此最终都会导致低效和失败,符合人民利益需求才是制度高效与改革成功的关键,而这需要一个能清晰界定政府职能与市场利益边界的民主政府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业的发展,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会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照搬前苏联经济体制的模式,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久而久之,人们思想上产生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这个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思考讨论的问题。虽然人生价值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但关于这个问题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却是很丰富的,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也不乏值得今天以至长远的将来继承发扬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