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它经济学著作中所考察的劳动 ,主要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即“总体劳动”。科技人员的劳动 ,是“总体劳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是生产劳动 ,创造价值。科学技术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新劳动是有发明创造的劳动,是比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更高层次的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它创造了巨大价值.巨大价值通过价值转移途径,分润社会.因此,创新劳动是强国富民之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服务业长期被认为是非生产性的,服务劳动因此也就成为非生产性的劳动,而非生产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包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迅速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出现了举世公认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有力地推动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因而,创立服务劳动价值论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在简要分析服务经济思想史的基础上,提出要对古典理论框架进行修正,即要消除"两分法"(把人类劳动成果分为商品与服务),把服务纳入古典价值范畴。通过对服务价值的实质进行理论分析,论证了服务劳动过程是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是与价值规律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观点 ,通过对“价值”范畴的深入分析 ,揭示出创造价值的劳动特点 ,并据此对目前争议较大的几种活动究竟是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具体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从广义的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服务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它生产的是非实物的无形产品。无形产品通过交换成为商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其价值是由服务劳动本身创造的。认为服务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解,它不符合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比重不断上升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于实践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詹姆斯·穆勒和钱伯海教授的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二者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中寻找到了“两个不同时代 ,一个相同观点”的因由 ,亦即近年来劳动价值论倍受关注甚至争议的社会原因 ,并阐发了坚持马克思活动价值一元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永恒的、普遍的社会活动,无论在何种性质的社会中,其主要职能之一便是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教育要充分发挥这一职能应首先具备一个条件:教育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价值创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知识性因素不具有能动性 ,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活劳动仍然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在坚持中发展  相似文献   

9.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对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运动分析 ,揭示了科技创新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倍加效应 ;通过对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解读 ,阐述了管理创新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普遍原理的一般性和金融业劳动的特殊性的结合上进行分析后认为,金融业的劳动作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着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功能。金融业劳动创造的价值补偿了金融业从业者的劳动力的支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金融业的经营平均利润。理解金融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关键是认识"价值"的确切含义,严格区分金融业劳动与金融业经营的货币资本,明确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标准及充分估价金融业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阐述劳动创造价值:智力劳动是如何超过体力劳动的发展过程。劳动创造价值:智力劳动超过体力劳动的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物化(科学技术原材料化、能源化和工具化)与人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切实加大培养智力劳动者的力度;为智力劳动者施展才华营造优良环境;改革现行分配体制,建立智力劳动报酬机制;“知本家”作为现代生产力代表,其劳动越来越成为决定现代企业命运的第一因素,所以必须保护“知本家”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实践又主要是生产劳动的实践,“劳动创造了美”成了学界普遍公认的实践美学的观点。本文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它没有分清这里的“劳动”是属于经济学范畴,还是哲学范畴。  相似文献   

13.
1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在当今时代,"劳动"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科技劳动在价值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界,服务产品是否具有价值的争议尚未了,另一矛盾又普遍出现,即一边承认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性,一边却仍否认商业劳动和银行劳动的价值创造性,使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性在政治经济学体系中无法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矛盾除来自历史原因外,还来自于对一些部门的服务劳动载体的使用价值的特质与价值间难以挂钩的认识,本文在此作讨论分析,以期肯定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性并获得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一切参与创造价值的劳动,都是智力与体力的消耗。根据智力和体力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消耗的比重不同,作用不同,劳动基本上可分为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两大类,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是,多年来我们比较强调体力劳  相似文献   

17.
工业革命以来,创新性科技劳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它并不以交换为目的,作为其产品的科学技术不能实现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二因素的对立;它也不存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创造价值,只是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劳动力价值构成,提高了劳动的复杂程度及劳动生产率。承认创新性科技劳动创造价值会导致对科技劳动的过分重视,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第三产业是与第一、第二产业并列的一大产业部门。三大产业的划分所依据的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时序。我国三大产业划分的内容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和建筑业;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操纵的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使生产方式,而且使人类劳动本身发生了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每件产品的劳动含量及价值创造向着极小的趋势演进。正是这种演进必将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是不是生产性劳动,是劳动价值领域争议较大的问题。本文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思想和新的发展实践,提出政府公共服务劳动是有别于一般服务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既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创造剩余价值,价值量大小可以相对测定,劳动成果既有有形、直接的经济和物质价值,也有无形的、潜在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价值,通过潜在的政策市场实现劳动交换,以税收和财政投资的形式实现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价值和剩余价值受益主体不是政府自身,而是社会或公众总体。应设计科学的劳动价值测评监控体系,改革薪酬分配机制,引导激励公务人员最大限度地生产社会需要的公共服务价值和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