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评]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者借此要提醒我们的是“置身近处更要领悟到这实际存在的爱与真情。”文章贴近生活,选取生活细节去诉说对生活的感悟,同学的关心、母亲的记挂历历在心头。故而读这样的文章,总为作者的真情所打动。这在抒情泛滥的今天,在议论不着边际的试卷中,突然发现这样一篇独抒真性灵的佳作,则确令人感到“清爽”。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现在距北京申奥成功已经有段时日了,人们都热切地期待着“2008”,更有不少人在算经济帐,估计我们能赚几何?在全国上下都叫好,一片热潮时,这篇文章认为奥运经济帐必须科学计算。作者提出,要冷算不要热算,要深算不要浅算,要实算不要虚算。更有启发意义的是文章在最后提出,不宜深陷于奥运经济帐的盈余问题,要超越经济帐,要算强国帐。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江苏房地产业在“十五”期间应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只见树木,不见林”这句话贴切地反映了中国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通病,即只注重逐字逐句地阅读,忽视文章的整体性——段落与篇章结构问题,这样的阅读只局限于对文章的词与句子的理解上,不能做到把全文融汇贯通,甚至误解作者原意,更谈不上阅读速度的提高了.针对学生的这种弱点,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英语段落是文章的基础,训练学生阅读英语文章就应从训练阅读段落开始.在阅读中,向学生说明英语文章段落的作用及特点.英语文章段落的作用之一在于帮助作者与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依据作者的书面语言,由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形式,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句段,进而辨别文章主旨,领会作者思想,赏析作者写作风格及表达技巧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是,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扪心自问:学生有多少时间阅读?学生对阅读还有多少兴趣?学生能从阅读中找到快乐吗?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更多地注重于从农村内部去考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概括起来四句话: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当前我国“三农”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局限在农村内部作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必须把“三农”问题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去解决。  相似文献   

7.
人物对话,是文学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最直接地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活动的部分。所以,对话描写的艺术分寸,比一般叙事性语言更难掌握。苏联作家马卡连科曾说:“对话——这是文章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我们的青年作家最差的一面也是对话。”(《苏联作家谈创作经验》)我国清代学者章学诚也说过,“叙事之文,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惟其所欲,期如其事而巳矣;记言之文,则非作者之言也,为文为质,期于适如其人之言,非作者所能自言也。”(《文史通义·古文十弊》)也就是说,“记言之文”必须“适如其人”,所以更需掌握严格的分寸。一部文学作品,如果对话描写不成功,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什么叫警策?《辞源》的解释是“文章中精炼切要,辞义精妙处。”文章中概括作者思想感情、观点见解,且富有警策意味的关键语句,我们称之为“警策表达”。警策表达不是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也不是蹈袭故常的陈词滥调,更不是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它是作者在透彻的人生感悟的基础上传达出来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9.
《焦山寻春记》是一篇游记,但又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去焦山游览,但更是到那里“寻春”。这样,游览与寻春结合,游览的内容就丰富厚实了,记游以“寻春”作统率,记游就更富有诗意和积极意义了。这篇习作结构精巧,表现了作者的匠心。 就记游而言,这篇习作并不比其他文章更丰富、更翔实,相反,还可能略简了一些。因文章只写了在三个景点的留连:观摩崖石刻,登吸江楼四顾,古炮台前沉思。但由于作者有深刻的立意,每写一处都不只是写游览和观赏,更与“寻春”相联系,而且一层深入一层,一浪高似一浪地掀起感情的波澜。  相似文献   

10.
浪漫举报     
丁老师:小作者有感而发,能联系现实展开议论,突出议论的中心“我们需要和平”,写得真切而感人。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读后感。 刘同学:李静同学“读”、“感”巧妙结合,简单介绍主要内容后,自然地引出感悟的中心——“我们需要和平”;然后联系现实,举例证明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小作者内心发出呼喊:我们需要和平,文章显得水到渠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孙犁的“为人生”文学主张的核心是人道主义。这一主张要求文学全面地反映人生、揭示生产的本质、改善人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为人生文学主张相较,孙犁的观点的最突出之处是:更注重文学的“美化人生”、“发扬人性之美”的作用,还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章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2.
“理智”和“情感”的关系是简·奥斯丁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文章以《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为解读文本,指出作者更倾心于情感,揭示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理智未必战胜情感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任访秋先生在本院1962年第2期学报上,发表了《略论金瓶梅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艺术成就》一文的第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任先生不但对《金瓶梅》推崇备至,说它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作了“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刻画”;而且对《金瓶梅》的作者也百般赞扬,大加吹捧,说这位作者有着“非常鲜明”的“人民立场”和“民族立场”。我们认为,这些论点是十分荒谬的。下边着重就《金瓶梅》作者是否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民立场”和“民族立场”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并从最近一个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分析一下任先生文章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许多学生为了自己所写的内容“深刻”,人物形象“高大”,喜欢凭空编造,任意拔高,结果出现了内容虚假,矫情横生的局面。此类文章面目可憎,令人生厌。那么,如何写出感情真实、内容深刻的美文呢?选取那些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材料,是写好此类文章的一条捷径。因为小中见大,可见微知著,让小事“出彩”。“小”指生活中的具体可感的小事。因为“小”,就更容易“真”;只有“真”,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大”,是小事情要反映大道理。事情虽小,但是能够给人以人生的感悟和启示。这正如一句妙语所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师们都注重这一点,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背影》、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等美文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那么,写好此类文章该注重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开发区的事业已经进入“第二次创业”时期,要想使其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注重立法。这是开发区经济性质、持续发展以及发展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要求。文章认为完善开发区立法捷径之路是法律移植。并对开发区立法作了初步构思。  相似文献   

16.
曹丕的文学价值观是较为全面的,片面地强调“政治功利”说是不符合作者的文学思想的.曹丕论述文章的价值,是基于他对文体功能的认识来分别对待的.“经国大业”侧重指那些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不朽盛事”则侧重指学术文章及文学作品.基于曹丕论文的对象主要是指学术著作及诗赋作品,所以,它的核心是“文章不朽”说,同时对文章的社会地位及艺术作品抒情言志的功能和审美价值都做了充分的肯定.他的这一思想,突破了传统的注重政治教化的实用主义的文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语言表达是文章的基本功,也是评判一篇作文的重要项目。精彩的语言能使文章富有感召力和吸引力,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由此看出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高考作文在“发展等级”中明确提出“有文采”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指导学生习作时,应更加自觉地重视作文语言“有文采”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粉碎“四人帮”以来,在悼念老一辈革命家的文章中,陶斯亮同志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是众口称誉的佳作之一。这封信发表时,在全国曾引起强烈的反响;如今读来,仍然可以感受到震撼心弦的艺术力量。在谈到这封信时,作者说:“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是作家,更不是诗人。这封写给爸爸的信,不是创作,只是把我所经历的一段生活如实地写下来;我没有塑造什么人物,……”。①我们知道,悼念文章不是小说,是容不得半点虚构的。悼念文章的写作,或抒发作者的哀思之情,或追忆被悼念者的生平之事,或于怀念中揭示某种事理,或在哀悼中表白一己心迹,总之,写法多样,不拘一格。一般说来,由于这种文章是生活的真实记录,作者只要有真情实感,有熟悉的人物和事迹,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写起来也就不很难。近几年来,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悼念文章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中不  相似文献   

19.
陈邵桂教授著作《新闻发现例话》,围绕“新闻发现”这一范畴,引用大量实例,由浅入深、生动细致地对相关新闻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其间更贯穿着作者对新闻记者如何做人与读书的深刻认识,确确实实将“新闻发现”这样一个“小题目”做成了“大文章”。  相似文献   

20.
文章着重分析了普列汉诺夫与托尔斯泰艺术观点的不同。一方面认为普列汉诺夫的观点极易造成对艺术理解的偏差;另一方面主张对托尔斯泰的观点作更广义的理解,即托尔斯泰所谓“感情”,包括喜怒哀乐等心理感情,但又不局限于此,我们还要注重从其中发现“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