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象的《庄子注》认为,万物当性适分,皆可以逍遥;凡众仅为“有待”之逍遥,至人为“无待”之逍遥。这可以说是郭象关于“逍遥”之最基本的观点。然而,就凡圣“逍遥”之本身是否有高低之分;凡众之逍遥是否可以称得起“独化于玄冥之境”;凡圣精神境界差别的理论根据何在?学术界往往不够注意,也缺少具体地和深入地分析。所以,有人只看到郭象主张凡圣皆可以逍遥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实际还主张凡圣的精神境界尚有不同的一面。如有人说,郭象认为,如果人们能把自己看成是绝对化的独立的存在,就可以随遇而  相似文献   

2.
静物画常被认为是粗浅功夫 ,被理解为“死物” ,然而 ,静物也具有生命力 ,静物中渗透了人的活动 ,画静物也是在画人 ,借物抒情。静物画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些静止的 ,没有生命的物体中我们可以看到“动”的力量 ,感受到“情”的存在 ,这也是静物画独特审美价值和独特审美情趣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有句俗话: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是因为眼睛能真实地记录外在信息,也能真实地反映心灵活动。但是,有时候眼睛也会闹“情绪”,看到一些“幻象”。不过,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些“幻象”能提醒我们:可以酌情对身体进行“检修”了。  相似文献   

4.
作为信息数字编码发展的产物,大数据扑面而来并整体呈现出一个不同于物能世界的信息世界。作为不同于物能存在的信息存在,大数据具有重要的存在论意蕴。由于越来越以数据网络的形式存在,且通过使物能存在网络化,大数据意味着存在的升级。这种存在升级意味着存在由物能世界到数据世界的扩展,信息和物能存在的网络一体化,存在过程及其把握的更高维度的提升,人和世界存在与发展信息层次的一体化展开。基于信息存在的大数据形态,不仅可以得到“ontology”涵义从本体论到存在论嬗变的大数据观照,看到从本体论到存在论、从实体存在论到关系存在论、从最基本的物的存在到最高层次的人的存在、甚至从存在到非存在嬗变的逻辑,而且可以看到存在的未来已来维度,从而进一步看到大数据基础上存在论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深层次关联,直至存在论的人类学意蕴。  相似文献   

5.
1.冬天,人是怎样感觉到冷的? 在人的皮肤上分布着许多种“感受器”,如“压力感受器”、“触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及“温度感受器”等等。感受器就是纤细的神经末梢膨大起来的特殊结构,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人的皮肤温度大约是25℃,如果外界低于这个温度,首先刺激到皮肤的“温度感受器”,它立即把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神经传入脑部的“温度中枢”,经过中枢的分析,就知道是“冷”了。另外,视觉对“冷”的经验也很重要,如看到冰雪就一定知道是冷;有时听觉也起作用,如听到北风呼啸,也能肯定是“冷”来了。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小说中的都市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和“女性主义小说”是张爱玲小说的两个代表特征,也是她笔下一段段残缺婚恋的关键词。于其中,能看到上海这个有着极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社会文化的都市对女性主义小说极为重要的影响,并从中体味到女性主义小说的精粹;能捕捉到上海人,尤其是上海女性对精致细腻生活的刻意追求;能体会到个性解放的思潮下市民阶层的转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也能清晰而又模糊地看到都市中欲望对人的驱使与人对欲望的放纵。  相似文献   

7.
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物”的设计上升到规律性的研究时,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判断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成为了“事”的设计,就是设计的方法论的研究。事理学认为设计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事”中可以看到“物”存在合理的关系脉络。“非物质设计”认为“物质”与“非物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设计将经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通过设计事理学与非物质设计的比较分析,提高我们对设计方法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人的文学”与“生活的心”是相隔近百年的两种文学观,然而这两种观念却存在诸多联系,无论是在观念发生的背景、文学观念的内涵意义,还是语义生成的哲学基础上都有惊人的相似处.从发生背景而言,这两种文学观念都遵循一种“走出……”模式,其对生活和文学主体的阐释也高度一致;无论是“人的文学”还是“生活的心”,都强调用“心”去观照生活,旨在“为生活立心”而又在生活中“立美”.通过这两种文学观念的比较可以看到中国文学文脉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荀子思维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思维直觉性是其思维方式中的重要特征,现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直观体验:“天官意物” 世界是否可以认识?这是任何哲学必须首先问答的问题。荀子明确地回答:“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承认并肯定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也有被认识的“理”,即规律。人之所以能够认识客观事物,就在于“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指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与客观对象相接触就出现认识与智慧,形成了人的主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都有一个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然而,金融市场中大量存在的种种“异常”,对基于理性假设之上的经典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回顾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和资产交易理论,可以看到建立一种标准的行为模型,应该是金融理论的下一个主要方面所在,该标准行为模型应该既能表达有限理性,又能兼容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1.
[原文]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这是高中语文(第二册)先秦荀子《劝学》篇第二段,“善假于物”而学的引喻论据。原注把句后的“见者、闻者”作为“看的人,听的人”解,是说:看的人站在远处的也能看到(我的招手);听的人也能清清楚楚的听到(我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或“神”学是其哲学体系的起点和根基,也是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一种新的观点认为,斯宾诺莎的实体或神概念与一神教的神概念是相互规定和相互诠释的,而且他从“神的目的是存在”推出了“每个人的存在是目的本身”。通过分析斯宾诺莎的著作和相关资料,我们看到虽然斯宾诺莎熟悉一神教,但是他的哲学中的实体或神不同于任何宗教的神,他并非通过规定实体去理解一神教的神,也不可能通过理解一神教的神去规定哲学中的实体概念。斯宾诺莎认为神没有目的,他不可能由神的目的推出每个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此在”是存在“在世界之中”的“在”;是人在。本体论研究应当追问有人的世界之外的存在;时间、空间、因缘,三者应当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关联的,是可以相互说明的存在。凡事只有“彼在”,即在时、在场、在缘,方才可能存在,实在。让我们随从众多的“存在者”,通过海德格尔指示的“此在”,和我们揭示的“彼在”,去探寻回归“本体”的道路吧!  相似文献   

14.
培根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出发,剖析了各种俗世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把人生的最高追求定位于“公善”,同时又看到了“私善”存在的必要性,区分了“德性”和“天性”,并提出了改变人的“天性”的“药方”。培根的这些思想同中国古代圣贤提出的“兼爱”观、“不朽”观和人性论相比较,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叹代人可以以中引伸出许多有益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5.
张成 《北京纪事》2010,(1):46-49
只有老天爷可以灭我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人可以灭了我,只有老天爷可以。”赵子琪(赵琳)高傲地说。看到自己的负面新闻,她既不会愤怒也不会悲伤。“总是朋友先打电话给我说,“网上有你的一条消息,是真的吗?”我才会上网看看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6.
潘阳 《今日南国》2008,(6):12-13
机会是专门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这种准备可能不是一年半载,而是很长时间积累后的最终爆发。但是,一些人看到成功的时候,成功背后的积累却常常被忽视,这也是很多人抱怨别人可以“短期暴富”而自己却做不到的原因。读完宾静的创富经历后,你能感受到一个激动人心的创富跳动韵律。  相似文献   

17.
思维除了通过对象性的方式获得其所指与内容外,同时也可以通过非对象性的方式生成自身的意义与内容;对象性思维是一种从“有”看世界的思维方式,非对象性思维则是一种从“无”看世界的哲学思维方式;对象性思维所能看到的只能是现成的“有”的世界,而非对象性思维则可以看到非现成的“无”的世界;本质上,对于非对象性思维来说,它既可指向现实性,也可指向可能性,从而使得现实性范畴产生了破缺,打开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8.
李铁成 《新少年》2010,(10):9-9
辽阳县首山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期待着自己的班级能够成为“书香班级”,每个人也都希望自己能当选为“读书之星”。他们要展出自己的读书笔记,让其他人看到自己读了哪些课外书,读过之后有什么感悟……学校就是通过读书笔记,评选出“书香班级”和“读书之星”。  相似文献   

19.
哈耶克的“真个人主义理论”反对借集体之名行个人利益之实的“整体主义”,批判借个人理性能够对社会进程做有意识的控制和指导的“伪个人主义”。它得出的结论是“要求对所有的强制性权力或一切排他性权力都施以严格的限制”。我们既要看到真个人主义对社会有机体造成的危害;同时也要看到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催人反思极权社会扼杀人的生命力和自由权利的社会弊端,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逻辑学专著和教课书在概念分类中都涉及到虚概念。很多人也承认虚概念是一种概念。但对虚概念的解释却多失之于片面。有的说虚概念“既无外延,也无内涵”;也有的说虚概念“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概念”,或“是人们主观臆造的幻想”。而且他们多以“上帝”、“神仙”、“乙太”等为例论证虚概念的荒谬。这些论述否定了虚概念存在的意义。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既可以反映客观,也可以反映主观。因为人类是有语言思维的高级动物,不仅能反映客观上存在的事物,也能反映因受客观事物刺激而产生的(或构造的)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主观世界图景”。这种思维中产生的图景是人类特有的创造。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也要运用这个“主观世界图景”,并命之以“名”(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