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平衡、来源不合理等问题。认为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就必须按照新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采取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引资政策使外资能够推动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实施多元化引资战略;把好引资质量关,提高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使利用外资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巨大,但外资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极不均衡,且呈现出区位转移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区域分布的现状,找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转移的因素,包括入世保护期结束的新变化、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由集聚走向外溢、外资产业价值链的调整以及产业转移推动外资的区位转移。并对吉林省加快引进外资提出了加强服务业外资的引进、以东北亚合作为基础重点吸引日韩资金、发挥优势产业的引资能力和继续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FDI对安徽产业结构的负面效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产业结构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利用外资来发展经济,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安徽的产业分布情况,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性倾斜加大了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扩大了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外资工业的结构性倾斜助长了消费品工业的过度扩张;提出通过发挥优势和引导外商的投资来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我国吸引的外商投资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因此,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向。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提高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质量的重点应是如何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和利用外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武汉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应制定出正确、明晰的产业政策引导外资投资。第一产业要努力寻求对外资有吸引力的项目;第二产业要恰当地确定支柱产业,对“钢车机新”的提法进一步明确范围,有效地引导、鼓励外商投资;建议第三产业以金融业、旅游业、教育产业、科技开发与服务业为重点引资企业。与此同时,对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国家"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两大战略实施基地,安徽省的外资利用现状不容乐观;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利用外资规模偏小,投资来源地相对集中,利用形式单一,外资行业流向与区域流向严重失调。安徽应抓住产业转移机遇,结合自身经济特点,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外资来源地和创新外资利用形式,引导外资产业流向和区域流向,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安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之后,中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随着外资的日益增多,其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外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进一步更有效地利用外资为我国经济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外资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技术水平、增加就业等方面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目前利用外资还存在外资项目规模偏小,产业分布不够合理等问题。辽宁省应从加强软环境建设,注重引资方式的多元化,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引导外资在地区间的合理分布等方面更加有效的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重要支柱产业,辽宁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由于受到体制、产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步伐相对落后于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质量又不是很高。本文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及产业基础优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宏观环境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方面的劣势,以及世界制造业转移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和外商恶意投资的威胁。进而提出了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我国2000年到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工业的影响,比较研究外资对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外溢差异,并从利用外资规模、外资密度、技术差距等方面剖析了其原因。文章指出,外资对我国内资工业的发展和内资工业产业结构的提升均存在积极的影响,但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FDI影响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东道国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问题,通过格兰杰检验得出,VDI与中国的产业演进和升级、生产率都互为因果关系,VDI对于我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指出必须在重视国家产业政策和劳工标准等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及其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外资不仅成为我国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就需要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于外贸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以后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 ,对我国的产业安全在六个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此应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健全产业安全宏观政策以及建立完善产业保护的法规体系等方面探讨我国产业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技术对利用外资形式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三种外资形式均为独立的网络结构 ,利用外资是由这三种外资形式构成的一个系统网络。为有效利用外资 ,必须形成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证券投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国际直接投资大国,利用外资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大量数据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利用的特点以及存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引导的问题,通过中印两国的比较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外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技术外溢等作用已经得到体现,而在农业领域,外资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领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偏小的原因何在?文章在分析我国农业领域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的基础上,从培育龙头企业、缓解资金、技术、人才瓶颈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功能和机制,指出我国农业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外资数量少、来源地集中和分布不平衡等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现阶段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资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总结90年代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教训,对我国今后利用外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较系统地概括了90年代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在充分肯定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以期在今后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外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弥补了国内资金短缺,也提升了中国经济的品质.当前,面对巨大的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变化以及外资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新一轮外资政策争论正浮出水面.主要围绕三个问题一是外资数量问题;二是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利弊问题;三是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以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广西FDI与出口贸易增长进行量与质的实证分析,分别对出口总额、净出口、出口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贸易政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展,形成政策合力的政策建议,以期待广西的外贸、外资、产业等政策更加协调,让FDI更好的促进广西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广西FDI与出口贸易增长进行量与质的实证分析,分别对出口总额、净出口、出口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贸易政策、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发展,形成政策合力的政策建议,以期待广西的外贸、外资、产业等政策更加协调,让FDI更好的促进广西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进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本文利用1983-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作了分析。该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正在逐步上升,对第一产业影响最少,本文利用相关数据对各个产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情况也做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