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恩格斯十分重视马克思制定的辩证的逻辑方法,他在介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时指出:“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22页)。这个辩证的逻辑方法,马克思本人称之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同上书第103页),有时又称为:从一定的社会经济时期出发的“分析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415页)。这种逻辑方法是以宏大的历史观为基础、为“着手之点”的,恩格思说:“实际上,这个方法无非就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提出了“人化的自然界”的概念。马克思究竟赋予它什么样的意义?为了弄清这个问题,除了精细地释读《手稿》外,还须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十从世纪法国机械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去寻绎。一、抽象物质的观点是机械论的要害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以及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解决这些对立([1],第42卷,127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唯灵主义在这里当指思辨唯心主义(见《神圣家族》,[1],第2卷,7页)。不约而同,恩格斯在他的同一时期的著作《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写道:“十八世纪科学的最高峰是唯物主义,它是第一  相似文献   

3.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列宁选集》第1卷第14页)从逻辑和历史的进程中,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内容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资本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始终在我的头脑中萦绕着,这就是马克思究竟是怎样成为“马克思”的。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一些早期著作之后,我认为“求实精神”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时指出:“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5页)“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2页。)  相似文献   

5.
搞清马克思关于掌握世界的方式,无疑将对我们从事学术理论研究的思想方法有很大启示。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中,通过“人的历史发展”总结人们掌握世界的方式说:“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52页),主要是说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是从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出版之后写的。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之后,马克思打算继续写作第二分册《资本一般》,内容包括:1,资本生产过程。2,资本流通过程。3,资本生产过程和资本流通过程的统一,并于1861年开始着手写作。这就是《手稿》写作的开端。到1863年7月,马克思写了一部篇幅很大的手稿,并给手稿加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三章(资  相似文献   

7.
一八五九年一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述他研究工作的结果时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恩选集》2卷第83页)这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第一次完整、明确、公开的阐述。虽然,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从  相似文献   

8.
(一)马克思在研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时,常常对比性地研究英法两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不同观点。他曾说:“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是以李加图和西斯蒙第(两个正好相对立的人,一个讲英语,一个讲法语)结束的,正象在十七世纪末是以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开始的。”(《马恩全集》第46卷上册第3页)后来,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也说过同样类似性的话。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经验,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理论,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科学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还有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科学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明确指出:“正象在价值转变为资本的时候那样,在资本继续的发展上也显示出:资本一方面是以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历史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在《经济学手稿》中也指出:“在固定资本中,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巨著,又是一座蕴藏着哲学、史学、文学等丰富知识的宝库。我们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要学习马克思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资本论》中的经济理论,而且还要学习其科学方法。马克思所运用的方法“正是辩证方法”(《资本论》第一卷第23页,以下凡引自本书的均不注出处)。正如马克思自己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所说的,他的辩证法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形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所吸取的就是“他第一个全面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马克思的质量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运用,是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进行质量分析。本文试图结合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谈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质量分析法的一些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由异化向异化劳动的转折,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手稿,他批判的矛头也从政治转向了经济。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继续运用异化概念,得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概念。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分析、评述和批判,初步形成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基本轮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为核心论题,从3个方面阐释了他的劳动思想:揭示劳动对人的生成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构建唯物史观的基本框架;借助对国民经济学的“劳动”的批判,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剖析,论述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的初步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开创的劳动思想研究为他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开始,马克思把自己的政治目光投向政治经济学领域,而且以这个学科领域为基地,开始了一系列理论建树活动.马克思认定,在这条崎岖小路上不断攀登,不仅能够解决诸如“法的关系”、“国家形式”这一类政治及社会学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回答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种种社会意识形式的问题.马克思指出: 我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82页)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从《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一直到《资本论》,马克思坚持实践自己所确立的原则,从政治经济学出发探求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探求包括艺  相似文献   

14.
<正>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二版序言中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反杜林论》)第8页。下文引自《反杜林论》的,仅注页码。)辩证的唯物自然观的形成表明了自然观的革命变革的开始。同过去的自然哲学不同,辩证的唯物自然观不再是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不再越俎代庖地代替自然科学,而是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的任务“不在于把辩证法的规律从外部注入自然界,而在于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从自然界里加以阐发”。(第10页) 辩证的唯物自然观的形成虽是开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它的系统确立却是在十  相似文献   

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将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论证相结合的著作,因此澄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所处的哲学视域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想来源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但从整体上看,马克思已经超越了他们。这有赖于马克思物质第一性原则和实践原则的萌芽。物质第一性原则打破了黑格尔思维内部不停息的旋转,但并不等同于形而上学的旧唯物主义;实践原则摒弃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将自然地联系起来的人上升到了社会,将感性对象性理解为活动。在此意义上,不应将《手稿》贬低为“不成熟的作品”,而应当认为《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讲过,“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存内”(《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就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后来,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命题。但是,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深入。资金劳力投入与科学技术和总产出之间有什么样的数学关系呢?近百年来,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就目前来说,能  相似文献   

17.
1913年的欧洲,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大变 动的前夕,列宁在这时写下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 运》。他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 “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 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 的世界历史作用。自马克思阐述这个学说以后,全世界 的事态发展是不是已经证实了这个学说呢?”(《列宁选 集》第2卷第305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列宁正是从 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的角度,考察了马克思学说的历 史命运的。  相似文献   

18.
资本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几十年从事科学研究的辉煌成果.它使政治经济学发生革命变革,为世界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创立资本学说,起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了五十年代,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资本理论已大体形成,这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以下简称《草稿》)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发现和论证了劳动二重性的原理,大大推进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过程,树立起完整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说:“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评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资本论》第55页)劳动二重性原理不仅解决了什么劳动形成价值,劳动为什么形成价值的问题,而且是理解资本、剩余价值、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息、地租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因此,这个原理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20.
<正>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挝韵》(简称《提纲》,下同)中的最后一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重点号是原有的一一引者注)。从1845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这句名言至今已经一百三十多年了,在他逝世后一个世纪内,无产阶级和人民,遵循这一教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