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年均以9.6%的速度增长,中国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仅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例,已经由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999年的3200万人,成效是十分显著的。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减贫速度明显放慢了。到90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日前在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6年的2148万,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2.3%,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6年的3550万,占农村人口比例从6.7%下降到3.7%。6年来共减少贫困人口1052万,平均每年减少175.33万人。  相似文献   

3.
正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正是对我国发展实际情况和脉搏的精准把控,也是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6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473亿美元增长到16494亿美元,年均增长9.4%;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1548亿美元,年均增长超过16%;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609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600万人。与此同时,中国也由一个基本上没有外资(主要指FDI,即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国家一跃而跻身于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接受国行列。2003年,中  相似文献   

5.
益民 《决策与信息》2005,(11):18-19
“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也就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谈中国经济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发展指标说,中国成为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均GDP增长了5倍,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数亿。“十五”前4年,中国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50万人。  相似文献   

6.
政府扶贫资金投入是减少贫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国家在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中明确了中央政府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集中用于连片特困地区,为提高政府扶贫资金减贫效率,本文以川西北藏区为例,通过建立反映政府扶贫资金与贫困人口数量、贫困人口收入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政府扶贫资金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扶贫资金投入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和贫困人口增收有积极影响,但不同类型的资金投入和资金投向产生的减贫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应完善政府扶贫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机制,优化扶贫资金结构和投向,完善扶贫资金的瞄准机制,提高金融部门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投资和消费的双重视角系统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将会以非线性的方式显著影响农业投资和农民消费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农业投资和农民消费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但是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投资将先阻碍然后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而农民消费则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并且后者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要低于前者,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将首先通过促进农民消费进而拉动农业投资的方式来影响农村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我国的农村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降低到2006年的2 148万人。随着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特别是农村返贫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中的重要难题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农村返贫问题,对巩固我国扶贫开发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江西省贫困人口调查,构建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对比了3种扶贫工作模式下的减贫效果,得到改变江西省扶贫工作范式路径依赖的部分建议:一是要坚持协调发展范式,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增长;二是要加大产业化扶贫的政策力度,加快产业升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设计了干预组和对照组及样本容量,构建了项目前后两个时点1356户的大样本面板数据;采用农户资产指数和农户贫困指数两个稳定的贫困代理指标,以过滤时间效应的测量误差;采用双差分、倾向匹配得分和面板回归等多种方法,定量分析了联合国IFAD项目对农村减贫的净贡献。研究表明:(1)IFAD项目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贫的作用是显著的,9省份项目实施期内有387646人摆脱了贫困;(2)IFAD项目干预对农户总资产和农户贫困指数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3)IFAD项目对提高贫困人口赋权和妇女地位、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率、自然资源、环境和风险抵御能力也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对我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作出,为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我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21世纪中叶顺利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作出贡献。   一、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九五”以来,我省坚持走“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之路,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实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999年全省粮食产量较上年增长1.2%;油料增产5.4万吨;水果、蔬菜、茶叶稳中有增。全年出栏生猪较上半年增长2.2%,肉类总产量605.4万吨,水产品产量46.1万吨,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和劳务有新的发展,1999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利税149.33亿元,增长12.4%,劳务开发比上年同期增加10亿元。农民纯收入均比上年增加52.5元。农业产业化经营、小城镇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每周一图     
《领导决策信息》2011,(48):26-26
1985年,我国开始制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标准是206元人民币。之后,扶贫标准分为两项,即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2008年起,两者合一。2011年11月.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调整为2300元,以此标准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28亿人。横向比较,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大致相当于每日1美元,  相似文献   

13.
申雄 《决策导刊》2005,(4):19-20
2004年,长寿区农村经济在政策好、人努力、市场旺、天帮忙等各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64.86亿元,增长18.92%,农业增加值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3034元,增长14.1%,粮食产量38.65万吨,增长5.9%,乡镇企业增加值147231万元,实现利税26842万元,增长16%,  相似文献   

14.
韩俊 《决策探索》2015,(2):16-17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一些新的部署,特别是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总的来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局面。去年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增产超过100亿斤;农民收入增长实现"十一连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在过去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这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也说明党中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分析了贫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贫困的途径: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提高三大重点,着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农业产业化扶贫、易地移民扶贫三大工程,逐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分析了贫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贫困的途径: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提高”三大重点,着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农业产业化扶贫、易地移民扶贫三大工程,逐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60年发展历程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空前的成绩。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联合国2005年统计,世界减少贫  相似文献   

18.
黄薇 《管理世界》2019,35(1):135-150
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在防止因病致(返)贫、因灾致(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保险扶贫的实践发展与政策预期尚存有较大差距。本文针对保险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目标不精准、需求不满足与贫困人口收入约束之间的困局,通过构建贫困人口潜在保险需求转换成有效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1年先后开展的5期"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在减贫实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适当财政补贴个人缴费、降低起付线、放宽封顶线、提升报销比例为核心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激发贫困户医疗保险的需求,对其收入和支出等福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起到积极的减贫效果。进一步地,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存在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新现象,借助以提升保费补贴程度和住院报销比例等为重点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对帮助脱贫和防止返贫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为充分发挥保险政策扶贫作用提供了优化路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例,分析了贫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贫困的途径: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贫困人口基本素质提高"三大重点,着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农业产业化扶贫、易地移民扶贫三大工程,逐步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反贫困报告     
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现象的总称。20世纪的上半叶,中国人民为消灭贫困与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浴血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依靠农业的高强度积累建立起工业化体系,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99年底的34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7%。湖南省由1978年1260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150万人左右。扶贫开发实现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多年来吃饱穿暖的愿望,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政府为帮助最落后的农村地区摆脱贫困作了极大的努力,这种努力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作的努力要成功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