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老子的风险管理思想比较系统,他所提出的"安危相易、福祸相依"的风险预警思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风险预防思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全过程风险管理思想,"慈故能勇""上善若水"的应急道德思想,"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的风险治理智慧思想,为当今社会的应急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可资借鉴的实践指南,无疑拓宽了当代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2.
<正>《道德经》认为,宇宙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各种矛盾,是领导干部人生智慧和领导素质高低的表征,也是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具体展现。在《道德经》看来,领导者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和管理智慧要处理好如下关系。一、处理好有与无的关系"有无相生"是《道德经》的重要思想之一。《道德经》提醒人们,不仅要看到有形东西的重要性,更要注意无形之道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车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说"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他还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道德经》中"以百姓心为心"的话。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讲话,亲切质朴、深得民心,也说明了人民对于执政党的分量。过去国民党也讲人民,但是他们的"三民主义"打不过我们的"一民主义",即"为人民服务"。因为国民党讲的与做的大不一样,好话说尽,好事不做;而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却是真讲实  相似文献   

4.
正老子的哲学思想历来备受领导者尊崇。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老子在汇聚了其毕生思想精华的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法自然"哲学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以下只注明章节)在不同历史时期,老子"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被众多领导者施行和效法。"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仁宣之治"等盛世景象的出现,更使其成为解读治乱兴衰之道、实现社会繁荣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老  相似文献   

5.
对于赵普,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半部《论语》治天下",认为他是书读得少而精明强干的杰出代表。既然可以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理解为人们对他活学活用、聪明能干的赞美之词,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朝廷内外讥笑  相似文献   

6.
正《道德经》中说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事者必以精准思维、精准做法为遵循,方见成效。当今领导干部做事同样离不开精准,把精准渗入习惯、融进谋划、落实于工作,提升从政、谋划、执行"三着力",既显示出"着眼大局、抓住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高瞻远瞩,也体现了"脚踏实地、注重局部和细节"的身体力行,干一任工作、想几任事情,补前人缺、铺  相似文献   

7.
<正>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之为人,收获好评价、留下好名声,是自然而然的内心追求。但追求怎样的名声,怎样对待名声,却有境界高下之别。《道德经》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哲学上启示人们对"名"和"常名"的不同境界要有所认识。纵观历史,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百姓,没有人因虚名而流芳百世。但凡能为世人所铭记者,无不是心中有抱负、脚下有征途,靠实绩而赢得口碑。一个人如果执迷于那些  相似文献   

8.
《史记》云:"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三不欺"的故事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虽说结果都是"不欺",但达到"不欺"的方法却各有侧重,其中蕴含的理念颇可玩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道德经》出发,主要围绕其思想精华展开论述。在对古今学者关于《道德经》的研究做了初步梳理之后,本文分别介绍并探讨了对于老子的哲学思想、"爱国治民"思想以及军事思想的理解及认识,最后提出了老子思想中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0.
<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出自《道德经》,老子以水喻道,述及得道之人应具备的品格。在经验类信息的选题、写作、报送中,运用此"七善"作为指导,亦能取得较好成效。第一,"居善地"。告诉我们要做到"知己知彼",胸怀全局。"居善地"本意是了解自我,在群体中找到合适位  相似文献   

11.
领导权术和领导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心术上,阴谋与阳谋之别;手段上,非正当与正当之别;品质上,私德与公德之别;运作上,私权与公权之别;影响上,破坏与优化之别。把传统的权术理论转化为当代可用的领导艺术理论,应借鉴权术中的用心价值、驭人术中的用人价值、《仕经》中的平衡价值、《厚黑学》中的成事价值。借鉴领导权术提升领导艺术,应提升决策艺术,塑造主观谋略转化为客观策略的"工匠心";提升形象艺术,树立以道德力量实现担当作为的"示范岗";提升用人艺术,构建以公道之心举贤任能的"展示台";提升沟通艺术,建造不结党营私而整体团结信赖的"和谐家";提升聚力艺术,转变"笼心术"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聚能环"。  相似文献   

12.
社论社评     
正尽管APEC中的有些非常规手段难以持续,但"APEC蓝"同时也证明,治霾并非只能"等风来",有些治霾经验如将治霾纳入政绩考核、大范围区域协作等,也可以复制。2014年11月12日《APEC之后,如何留住"APEC蓝"》社论 新京报  相似文献   

13.
正古今中外经典名作的产生,都离不开作家对相关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离开了"生活的真实",是谈不上"艺术的真实"的,遑论成为传世的精品名作了。屈原有了和楚怀王的矛盾与亡国的忧患,就有了《离骚》;杜甫有了安史之乱中的痛苦流离,就有了《北征》、"三吏三别";施耐庵深入崇山峻岭攀树观虎多日,就有了"武松打虎"的精彩篇章;曹雪芹有了大家族的破败之痛,就有了《红楼梦》;鲁迅请人讲"押牌宝""推牌九",  相似文献   

14.
《道德经》有着丰富的领导思想。以辩证法中的量变质变律、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三大规律为方法论,分析《道德经》的领导特质思想,可以发现其认为领导者的正面特质与负面特质的价值会根据量变而发生质变,二者可以相互融合,并经过不断"否定之否定"式的扬弃发展、变化后,形成和谐的、不断进步的领导特质。辩证型领导特质具有三个特点:动态发展、阴阳共生、精进扬弃,这有利于提升领导特质理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基层公务员“懒政怠政”的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公务员"懒政怠政"的三大特点1.顽固性。"懒政怠政"被当今一些人喻为官场"牛皮癣",主要是因为它屡治不愈,非常顽固。这种官场病症不是现在才有的。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中说:"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其中,"尸位素餐"准确地揭示了旧时官场"为官不为"的现  相似文献   

16.
山西刮起的"治吏风暴",已处分了540名官员.其实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不少惩治"懒官"的招数,尽管有些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如何惩治官员"庸懒". "上班点卯"的由来 要了解古代治"懒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代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由此可见,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鸣即上班"的传统,往后,这个时段就定型为"卯时",即早晨五至七时.于是,"上班点个卯"也就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40):18-19
正继2013年12月31日印发《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后,2014年9月30日,《四川省依法治省指标体系》正式发布实施。从依法治省全方位出发,以指标的形式整体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指标体系》全文共7700多字,包括8个部分共60项具体指标。与《纲要》相对应,该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推进四川依法治省相关工作任务的指标,为加快建设法治四川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度量衡",助推依法治省进程从制度层面向  相似文献   

18.
正道学道学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其要旨是无为而治的理念,其贡献是辩证法思想。道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道"的核心思想,"德"的具体表现,坚持辨证地看待世界的观念,"无为"而无不为的处事方法。"天长地久",不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永久长生。人如果能做到没有私心,这才能成就自己。"上善若水",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因而最有修养的人不致招来怨恨。"知  相似文献   

19.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受到国内外广大专家的赞誉。被外国友人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是中国戏剧艺术的骄傲,它标志着中国戏剧艺术有以其民  相似文献   

20.
牛津 《决策》2012,(5):84-85
答题时引用名言,会起到加分的效果。比如在第一题中引用"官德决定民德,官风决定民风"",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荀子》中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