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慈善组织的福利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天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6)
慈善组织与社会福利之间具有内在的亲和关系,是社会福利供给的重要主体,慈善福利具有人道性、选择性、多样性和无偿性等特点.在福利供给中,慈善组织扮演着福利生产者、筹集者、输送者和分配者等角色,发挥着募集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嫁接慈善桥梁和传播慈善文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动物福利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淼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5)
动物福利这一理念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极大的完善,而我国的动物福利事业,虽然也有较大进步,但发展过程略显缓慢,面对国际社会对我国实施的动物福利壁垒缺乏应对手段.本文从动物福利的概念、内涵入手,重点论述了国际社会福利的现状,并讨论我国应对动物福利壁垒应该采取的策略.旨在提高我国民众对动物福利的认识,改善动物福利事业在我国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发展生态文明要求我们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动物。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发展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国际动物权益保护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保护实验动物、维护动物福利的呼声日益高涨。重视并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既是自然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顾宪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9-52
从儒家动物生态伦理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方面简述了动物伦理的基本思想,并讨论了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动物克隆技术和转基因动物等引发的伦理问题,介绍了动物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实现动物福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才能促使人与动物乃至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Z1)
随着硫酸泼熊、虐猫和火烧流浪狗等事件的发生,社会公众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度有所上升,动物福利的概念也逐渐为公众所知晓。很多国家已建立了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制度,相对而言,我国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有待完善。动物福利立法的宗旨应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在内容上应扩大动物保护的范围,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强动物福利立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和法治进步。 相似文献
6.
继日本海豚湾事件、中国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等一系列事件之后,残害动物的行为表面上销声匿迹,实则愈演愈烈.出于伦理学角度的思考,文章从实验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三个层次揭示了当前动物遭遇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动物福利标签制度就是在动物源性产品包装上标识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动物福利标准的一种产品标签制度,该制度旨在提倡人道主义生产,引导消费者重视动物福利。本文阐述了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的内涵、意义,通过对西方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的研究,以及对我国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回答了什么是动物福利标签制度,为什么要在我国建立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等问题,最后提出在我国构建动物福利标签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动物福利壁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岸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74-77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经将动物福利理念引入到了国际贸易领域,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紧密联系,世贸组织规则中也有明确的动物福利条款,其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逐渐增大。动物福利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畜禽产品、中药、服务业、水产品、化妆品和皮毛的出口贸易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因此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9.
康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22-27
一直以来我国都将动物仅仅作为财产权的客体而对其任意支配。但《德国民法典》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受特别法的保护”,这向我们昭示动物作为和我们人类有众多牵连的生命体,它们自有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我国对于动物福利的法律保护,应在不破坏现有法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不宜将动物确立为法律主体,以解除动物不必要的痛苦为动物福利保护的主旨,其保护范围应包括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家养动物又包括家畜动物、役使动物、伴侣动物、实验动物和娱乐动物。 相似文献
10.
自福利国家陷入危机以来,慈善部门在福利国家中的功能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全面和系统的讨论。福利多元主义者将慈善部门视为政府的合作伙伴,希望通过政府委托慈善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来缓解福利国家的危机;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这一定位会使慈善部门对政府的资金产生依赖,使慈善部门失去独立性,因而主张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国家的福利供给问题,让慈善部门在公共服务以外的领域发挥作用。辨析福利多元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争论,结合全球化时代慈善部门出现的新特征,可以看到,慈善部门在福利国家中具有绩效提升、结构补充、价值倡导、民主促进、就业吸收和国际支援等六大功能。 相似文献
11.
动物福利与动物权利之法学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纪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7):6-8
本文在主客二元法律结构和由该结构所维护的法律秩序之下,从法理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在法学上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论是法学上应采用“动物福利”而非“动物权利”。最后本文对法学上的“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学、动物伦理学上的“动物权利”之间的学科转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綦保国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08-114
福利国家与私人慈善是当今世界财富无偿转移的两种主要制度安排。在西方理论界,关于私人慈善与福利国家的各种理论与思潮相互矛盾、相互制约,争议日久。它们的经济效率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福利国家与私人慈善在经济效率上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但我们完全不应夸大其词,福利国家与私人慈善也同时在经济效率上各具其局限性。从各国的实践经验上来看,福利国家与私人慈善往往并存发展,相辅相成。福利国家不应扼杀私人慈善的自由空间,而私人慈善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福利国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3.
李永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通过的《慈善法》,有必要全面、深入理解其内容,澄清模糊认识,完善缺陷和不足.针对《慈善法》在慈善含义、慈善信托、慈善信息公开、慈善服务、慈善组织投资、慈善税收、国际慈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应当对《慈善法》予以修订或通过司法解释、实施细则等加以完善,使慈善法形成一个完整、有序、严谨、可行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动物福利立法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利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39-45
动物福利立法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颖的有点儿难以接受的问题,这需要对动物福利立法中的价值问题作一个清理。功利主义动物主体论、权利主义动物主体论、整体主义动物主体论已经在理论上论证了动物的主体地位。将动物上升为法律主体的要求也由来已久,并已付诸法律实践。在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中,其价值选择应是将动物作为法律上的类主体。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动物福利立法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福利是人类文明、伦理进步的体现。从人类伦理的角度对动物福利立法之完善进行思考,在论述动物福利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动物福利立法的伦理依据做了系统梳理,为该立法活动注入了思想源泉,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支持。最后指出强化人文伦理培养是推动动物福利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
《中国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给宗教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机遇。该法提升了慈善立法的位阶和效力,克服了之前相关法律文件繁杂低效的弊端;它明确将慈善组织作为慈善活动主体,并设定了较低的准入门槛,规范了主体资格和行为要求;对慈善组织的行为准则、内部治理、信息公开等方面,都进一步严格和细化了管理规范,有助于宗教慈善主体实现内部管理规范和外部公开透明的基本诉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推动我国宗教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宁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8
动物福利立法在中国举步维艰,其中一种反对观点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实施动物福利法会与中国的人权保障发生冲突,即提高动物福利会影响人的福利。针对这种观点,笔者在中国西部某生猪生产大省就猪的福利与养猪农民充分生活水准权的冲突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较高标准的动物福利措施潜在地会对农户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负面影响,但以反残酷为基础的较低标准的动物福利仍然有为农民所接受的可能。基于这一调查,本文提出"低限动物福利",作为中国当前制定动物福利法的立法策略,即以反残酷为底线,以较低标准的动物福利为补充的动物福利法,并建议政府对实施动物福利给予适当补贴,或者采取降低税收等其他有效方式弥补农民的利益损失。 相似文献
18.
动物福利立法的贸易价值取向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纪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35-38,45
动物福利保护标准用作贸易标准具有形式上的合法可能性,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律体系,该类立法对于促进本国的动物国际贸易或者加强本国动物产业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由于动物福利立法不健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生产大国,我国每年遭受的国际贸易损失始终位于全球第一。因此,我国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动物福利立法,是非常必要的。全面加强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立法,目前应遵循人与动物在法律地位上不能平等的原则和动物福利的分类处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胡中应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2-94
在介绍WTO、OIE、FAO、欧盟以及美国关于动物福利的一般性规定后,指出了当前我国与国外动物福利政策相比具有法规少、内容薄、标准低的特征,这种政策差距使动物福利成为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一个新壁垒,降低了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并损害了企业信誉度。政府要加强宣传、完善法规、加大补贴、增进服务,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政策差距,降低动物福利壁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动物福利壁垒是困扰发展中国家动物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壁垒,利用博弈论中的不完全竞争模型可以看出,实施动物福利壁垒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出口贸易,而不实施动物福利壁垒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效率最高.而利用囚徒困境模型可以看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时设置动物福利的贸易壁垒才能使双方达到利益最大化.因此,在是否实施及如何实施动物福利壁垒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发展中国家只有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才能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