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办公室里,最令人们关注的大概就是"笔杆子"了。虽然"笔杆子"们通常地位不高、权力不大,但作用却很重要。在古今中外的办公部门中,"笔杆子"们的劳苦与才智一直都是可圈可点的。何况我们今天已经迎来了信息时代,"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巨大震撼力几乎改变了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谭用发 《决策》2001,(8):37-38
在县级党政领导班子中,两个"一把手"的酸甜苦辣,我们作为副职,看得是比较清楚的.  相似文献   

3.
刘细彦 《决策》2023,(Z1):76-79
<正>起草经验总结应当把握专、精、特、新“四字诀”。起草经验总结是机关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亦是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如何对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发人深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是一大难题。要起草经验总结,应当把握专、精、特、新“四字诀”。  相似文献   

4.
<正>"腐败成了中国最大的经济损失,最大的社会贪污,最大的政治挑战。"说这话的是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刘亚洲上将。虽然身为军人,但刘亚洲上将却以笔杆子而广为人知,以独树一帜的战争报告文学闻名。在谈话中,他更是敢为敢言,很多言论都广为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公文写作并非易事。因为难,许多机关干部提到公文写作常常望而却步;因为苦,许多高手提到公文写作往往百感交集。我对公文写作的感悟与许多同行一样,我将其总结为四个字“酸甜苦辣”。作为机关干部,公文写作是必修课和基本功,在写作实践中,既要正确对待其中的“酸甜苦辣”,又要注意处理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笔杆子”是指对会写材料人员的戏称。古人称之为“司笔札”,现代人叫“文秘”,或称“文人”。但我们通常说的“笔杆子”是指会写公文和会写材料的同志。主要包括:会起草公用文书,会写经验材料、讲话材料、总结材料,会写调研报告,会写新闻、通讯之类。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就要达到这个标准。只有具备了这些,写出来的东西像样且被认可,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的权力就像一道菜,五味杂陈,各种不同的味道交织在一起。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权力的"酸甜苦辣咸",才能正确地对待和使用权力;作为局外人的广大群众,只有正确地理解权力的"酸甜苦辣咸",才能看清权力的本来面目,澄清对权力的误解和偏见。  相似文献   

8.
善待笔杆子     
惊闻平江县公安局办公室秘书艾乐奇年纪轻轻,以身殉文,内心久久不得平静。我曾与他见过几次面,他是一位从贫困山村里走出的学子,尽管日夜操劳,他却毫无怨言,他说凭那杆笔能到这一步,也算可以了。谁知,他走到这一步,是靠预支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在沉重哀悼的同时,但愿大家都来善待笔杆子,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一些珍惜。  相似文献   

9.
正文稿写作是机关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综合性很强,对于能力素质要求很高。我们常说"这个干部不错",多是指他会写点儿东西、能做点儿事情。写作是件苦事、难事,常常有人发感慨"哪天再也不用写东西就好了""要我干什么都行,就是别让我写稿",反映的就是这个基本事实。结合自身的工作学习体会,我感觉要想笔杆子硬需要做好如下几点。苦读书,广积累,厚积薄发。叶圣陶说,阅读是汲取,写出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  相似文献   

10.
职场中隐形的"材料台阶"常导致能写者齐名于能干者,能写者胜过能谋者,能写者占尽风头,能写者获得信赖。"笔杆子"的出众文采能折射水平,也可投机取巧;能反映状况,也可作秀表演;能理论引导,也可弱化务实;能获得机遇,也可干扰正道。这就要求上级在对"笔杆子"进行考察时,应着重分析其所写内容的深度,审视其所析问题的真度,关注其所研究问题的高度,评判其所呈策略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在甲午战争的刺激下。改革的浪潮在中国第一次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共识,日本的军刀终于撕开了中国士大夫傲慢的外壳。但即使涵盖范围极广的戊戌变法,也没能如明治维新那样进入“深水区”,满清小团体将维护自身利益的准则包装成了对改革的稳健持重,这进而导致了改革成为一场野心家的闹剧和既得利益者反攻倒算的流血悲剧。  相似文献   

12.
“机关步”     
过去一般认为在机关工作要学会走四平八稳的四方步,不慌不忙地来回踱。其实,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级别的干部有不同的步态,需要走不同的“机关步”,不光是四方步。原因无非是不同级别的干部需要不同的行为方式与之相对应,这种行为方式影响到你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渗透,当然包括步态。试以某省厅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3.
<正>在机关,有一类人如同昔日酒馆"小二",为机关"小二"。机关来客人,领导一挥手,他赶紧上前倒茶,恭恭敬敬地端给客人,然后问领导还有什么吩咐,再轻轻退出把门关好。到了饭点,领导安排饭局,他急忙赶到酒店,准备好烟酒,准备好菜单,等领导定夺。吃饭的时候,领导说喝酒他就喝酒,要喝多少他就喝多少,让替酒他就替酒。倘若领导酒后兴起要去娱乐一下,他便急忙联系歌厅,准备车辆,掂着领导的包儿紧跟其后。领导唱歌,  相似文献   

14.
金一南 《领导文萃》2009,(18):56-60
说到枪杆子,人们马上想到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称于世的毛泽东,以为“枪杆子”理论出自他的天才创造。  相似文献   

15.
在机关里,借调干部吃尽了能吃的苦,经历了之前难以想像的辛酸,在希望和失望中苦苦等待着结束借调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机关病态"表面上是公职人员的行为表现,但本质上却是"作风病"的一种病征。机关本是为群众服务的场所,也是群众了解机关的窗口。它的作为如何,不仅影响到群众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便捷、高效的维护,也关涉到党和政府公正形象的树  相似文献   

17.
一天,市长到一所小学视察,看见下课后还有一个小女孩坐在教室里写作业,他就走进教室,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一个记者眼疾手快,“咔嚓”一声拍下了市长弯腰抚摸小女孩脸蛋的情景。那是一个特写镜头,非常清晰,连市长和小女孩脖子上的汗毛部照得清清楚楚。这张照片不久就登到报纸的头条新闻上,还得了头等大奖,于是小女孩在一夜之间出名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中,“机构”与“机关”有较大的区别,在广义上“机构”一般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的统称。如现行宪法第三章的章名就为“国家机构”,此处的“机构”就涵括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等各类“机关”。  相似文献   

19.
<正>"机构"与"机关"是公文写作中的两个常用词,意思相近,但是有时差别又很大,即使是专业人士有时也会用错,譬如在一篇题为《我们期待怎样的人大代表》(《南方周末》3月1日评论版)的文章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在该文第一段,作者写  相似文献   

20.
"机构"与"机关"是公文写作中的两个常用词,虽意思相近,但差别很大,即使是专业人士有时也会用错。譬如在《我们期待怎样的人大代表》(《南方周末》3月1日评论版)一文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