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字智能时代,“物”与“人”借助新兴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此背景下,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一股被称为“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思潮。新唯物主义思潮以后建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人类主义为思想背景,其内部根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侧重点,可划分出三个流派:(1)生机新唯物主义;(2)能动实在论;(3)思辨实在论及物导向本体论。新唯物主义思潮挑战了传统的二元论框架,关注“物质性”“能动性”以及人类和非人类实体的关系,不失为一种具有启发性的理论视角。但与形形色色的“新唯物主义”一样,当代新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具有相似的历史情境和论证逻辑。面对数字智能时代社会关系结构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亟须对其做出批判性的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个“新唯物主义”新在什么地方?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认识论上;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实践唯物主义上;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历史唯物主义上;有的论者还认为是新在对对象的理解方式上。这些见解,各有道理,但并没有从总体上、从《提纲》各条的联系上去把握“新”的实质所在。我认为,“新”的实质,就在于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以实践性为基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从德文原文看,新唯物主义探究的存在是与实践相关的为人世界,它不是否定而是升华了“物质第一”的古老命题。对它来说,现实存在的确定依赖于主体对存在的认知、利用和占有。把存在现实化必须把哲学的时间向度调为“现实→未来”,所以新唯物主义的思维超越了既定存在层次,而在“存在是什么?”的基础上,提出“应该是什么?”和“能够是什么?”的问题。古代唯物主义把人统一于陌生的外在,近代唯物主义用心占有外在,而新唯物主义用实践使外在统一于人。为此,它提出了新的规律观,从而使规律观成为新旧唯物主义的一大分水岭。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我党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新发展观以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基本对象,对什么是发展,发展什么以及怎么发展都做了鲜明、集中、科学的阐释,对发展中一系列核心问题的认识都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新唯物主义,其基本内涵实际上是价值与人、历史与人以及社会与人的统一。也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观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观,又分别为当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深刻的价值哲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眼界来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由此建立的哲学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它虽然强调实践,但实践不过是"人的感性活动"而已.据此,实践也不过是人类学视界的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是固守其唯物史观或实践观,而是要适应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弘扬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才能在当代促进马克思极为关心的"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交际的虚拟性,为网民提供了平等、自由的交际舞台;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促成了网络语言个性化的风格;网络交际的高效快捷性,促成了网民表意的随意性,这是网络语言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网络语言变异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标点符号变异等.加强对网络语言的整理、研究,有利于促进汉语言规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哲学语境内对新唯物主义的表达和解读,形成了评价上的巨大分歧,因而跳出哲学形式,探寻新的符合新唯物主义超越性内涵的更具张力的解读形式,应该是值得尝试的事情。在文化社会学视域中,实践是一种在哲学语境内表达的完整的意向性社会行动,所禀具的是文化作用机制的意义;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文化社会主义和文化历史主义,其主旨在于宣扬实践的文化功能,反对人类生活领域的天然主义;以实践为核心的新唯物主义不仅超越了旧哲学思想,而且已经超越了哲学的界域而进入了文化社会学的界域,使亚里士多德实践思想中所包含的这种指向最终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新型唯物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如何促进和加深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探讨,而且关系到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重大问题。因而从理论本身系统考察新唯物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西方,因此本文通过着重考察西方唯物主义发展史,来论证马克思是如何批判与扬弃历史上各种旧唯物主义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合理思想,从而创立科学的新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交际的虚拟性,为网民提供了平等、自由的交际舞台;网民求新求异的心理.促成了网络语言个性化的风格;网络交际的高效快捷性,促成了网民表意的随意性.这是网络语言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网络语言变异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语音变异、词汇变异、语法变异、标点符号变异等。加强对网络语言的整理、研究,有利于促进汉语言规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但是,不是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也不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78页)。什么是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的新东西呢?是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其中唯物史观是当时科学思想中  相似文献   

12.
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路德维希·費尔巴哈(1804—1872),一生致力于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斗爭。他的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对当时先进知識分子思想的解放和德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曾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就是对人类进步文化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献。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視費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見解,尤其是他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贊揚費尔巴哈是个恢复唯物主义王位的杰出的哲学家,把费尔巴哈的哲学看作是一种“清醒的哲学”,是一个“天才发現”,并且認为費尔巴哈在某些方面是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现象学 ,以实践为基础 ,用科学的现象学方法 ,建构起了新唯物主义 ,实现了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把“改变世界”作为自己的精神使命,其中隐含的逻辑是现实世界还没有得到真正改变。考虑到人类的历史解放始终是马克思其思想之主轴,所以,此处的现实世界应理解为人类仍处于不解放的状态。其中的一个主要表现是人类迄今为止仍然处于历史虚无主义迷雾的笼罩之中,历史虚无主义仍然或显或隐地阻碍着人类解放的实现。基于此,马克思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在批判中完成了对它的超越,进而创建了新唯物主义。其主要体现是:确立真实的历史前提;生成具有社会精神的人;形成自觉的历史意识;从事现实的历史实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这些深刻见解为我们反思与回应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埃尔斯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它从个人角度和理性选择原则出发来深入剖析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现象。在此基础上,埃尔斯特主张用目的解释、因果解释来诠释马克思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同时他也提出反对把功能解释应用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上。  相似文献   

16.
科学假说必须是可检验的,这是科学假说必备的一个条件。但什么是科学假说的可检验性?它又有哪些表现形式?对这些问题,国内学术界尚未能做出细致的探讨,西方科学哲学虽然对此做了较深入的分析,但由于他们往往忽视认识发展的历史性和辩证性,所以他们形成的一些结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些甚至是错误的。本文试图就这两方面问题略述己见,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张谨 《天府新论》2011,(6):114-117
文化霸权是指采用各种文化工具,如文化理论、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文化人才等对社会思想意识进行支配以期达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效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由理论转向行动,由秘密转为公开,由单向变成多向。具有侵略性、欺骗性、规模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冷战的结束,以美国为首的强势国家的文化霸权理论和行径纷纷出笼,具体表现在理论侵蚀、产品输出、资源侵占、人才抢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严阵以待,从容面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实施文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双向同步战略;保护并合理开发各类文化资源;创新教育观念,集聚文化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海 《东岳论丛》2001,22(6):85-88
实践唯物主义是在反叛传统哲学体系的前提下形成的 ,它构成当代中国哲学舞台上的一个亮点。但是 ,由于本体论方面理解的混乱 ,哲学基本问题的反矛盾思维 ,以及对实践概念的泛化性理解 ,诸种失弊使实践唯物主义的发展陷入尴尬。其摆脱困境的出路及其前途在于 ,实践唯物主义要重新设置自身的位置 ,形成与其它哲学形态的并列意识 ,突出唯物主义的实践理性 ,打通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文本。如此 ,实践唯物主义才有持续存在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当代发展趋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批判传统唯物主义和批判地解读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其特征是实践性、历史性和人文性 ;当代哲学对实践唯物主义提出了挑战 ,应当从生存论的本体论的立场出发 ,批判地借鉴康德的实践理性学说 ,促进实践唯物主义问题域的当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论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三大批判及其精神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解构与批判 ,后现代主义哲学展现出了对人文精神和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