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衡量一个家庭幸福的指标很多,其中家风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对子女教育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家风文化源远流长,上至西周的"周公训子"、春秋时期的孔子"庭训"、五代十国的《钱氏家训》,延伸至明清的《朱子家训》《曾子家训》,再到近现代的《傅雷家书》等。关于家风的称谓也很多,如  相似文献   

2.
<正>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家风"的内涵是什么?现代家庭如何培养和传承优良的家风?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记当年,吓腐鼠,叹冥鸿。衣冠神武门外,惊  相似文献   

3.
<正>古语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风正,则民风淳。何谓"家风",它是指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对个人、对社会都十分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2013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中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那时起,家风就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八条对党员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要求。毋庸置疑,加强家风建设,有助于党风建设;加强党风建设,亦不能  相似文献   

5.
<正>策划人语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是家庭为子女们树立的价值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传统美德。良好的家风是可以与人相伴一生的正能量,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的作用。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  相似文献   

6.
据新华社报道,6月13日,山西省孝义市安信煤业公司发生特大炸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58人,43人被困井下。经抢救,9人生还,34人死亡。6月17日,国务院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安信煤业公司"6.13"特别重大炸药爆炸事故调查组正式成立,调查组组长、煤矿安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好家风是一个家族的宝贵财富,是子女正"三观"的重要基石、砥砺品行的磨刀石。好家风出好干部。然而现实中,一些家庭特别是领导干部家庭,在培树家风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是核心人物,应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从严治家,从细管家,形成守德、守纪、守法的家庭风气。无数事实说明,良好家风是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是做人为官的"保险栓"。(1)培育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纵览历史圣贤,无不看重家风建  相似文献   

9.
<正>家族训诫与家风传承,是中国社会的特有的历史和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社会而言,家训家风是凝心聚力、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家族而言,家训家风是延续家运、防范衰败的有效保障;对个人而言,家训家风是安身立命、修德润身的人文底蕴。学习研究古圣先贤的生活智慧与家训家风,借鉴其中精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认为,善管理者应抓大放小,其实不然. 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功亏一篑","见微知著".国外也有"魔鬼在细节"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从古至今,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组成部分,家族内部的传统文化也是其中之一,而家族式的传承更给了这种文化一份稳定的传承保障,对人们的价值观影响更是深远。因此,如何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优良家风进行传承与创新,将传统优良家风转变成符合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型家风,这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  相似文献   

13.
<正>家风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深厚文化积淀,是中华文明家庭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厚重感,闪烁着文明的印记与时代的光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对家庭、家风、家教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围绕家风建设发表的讲话,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认真梳理与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家风建设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涵养优良的家风,率先垂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在大力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下,要树立优良党风,建设一支有思想、有力量的党员队伍,切实做好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要件,是一个人精神建设的第一环境,对个人道德修养与高尚人格的培养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力度,构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长效机制,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文化,赋予党员家风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建设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秘书在干部、家庭之间扮演着"双重角色",秘书及其家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引领民风,抵制歪风,倡导新风,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秘书应有一个清廉的好家风。(一)欲治其国,必先治家。秘书树立好的家风,就必须坚持从严治家。我们秘书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绝不能去干那种为了"家财"而以权谋私的事。当今社会处于快  相似文献   

16.
郑勇 《领导文萃》2010,(10):82-86
<正>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以赖文光为首的"新捻军"转战于鄂、豫、皖地区,其声势不断发展壮大。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捻军在山东曹县地区打垮了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所统各部清军,僧格林沁亦被捻军击毙。清廷闻讯十分惊慌,急命两江总督曾国藩带  相似文献   

17.
正"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礼义、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历史名人不胜枚举。北宋名臣包拯严厉要求其后代不犯脏滥,不违其志,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母亲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又严格教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面对私情与公理的矛盾和冲突,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如何处理好公与私、情与理的关系,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一代伟人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一、一枝一叶总关情:大人物的小细节  相似文献   

19.
<正>观人之法,自古就屡见不鲜。不仅世俗之人好言观人之术,古圣先王在治国教民之时亦甚为推崇。《群书治要》中的观人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参""四慎""五仪""六验""七害""八征""九虑"。作为古人观人的经验总结,这些方法指明了观人之时应该依循的原则,至今仍有参考与借鉴的价值。一、"三参"  相似文献   

20.
<正>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合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厅地政府间创新合作"即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厅地政府间创新合作"是各地方政府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创新主体自身资源不足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厅地政府间创新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