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领导文萃》2015,(4):135
近年来,无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韬光养晦"转向了"有所作为"。由中国外交的实际行为及话语来看,从十八大到今天,中国的大外交战略基本形成。新的外交思路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大外交:一方面是与美、欧、俄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连接这两个方面外交的则是"周边外交"。这个大外交战略的核心话语就是和平与发展,在维持和平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  相似文献   

2.
《领导文萃》2014,(16):24-28
<正>中国外交如何经营周边?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负责任大国要从周边做起2013年10月24日中央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如此高级别的会议专门研究周边外交工作,这是否代表周边外交地位的提升?曲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我国一直遵循"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  相似文献   

3.
<正>核心提示:回顾过去一年中国的外交,既保持了连续性,又有新的突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点:首先,以共赢深化和平发展战略;其次,中美达成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是历史性的突破;第三,重视发展周边关系并提出明确的方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2013年走上了各自的领导岗位,全世界都十分关注中国今后的走向,中国已经来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外交上如何行事,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2013年中国的外交是活跃的,丰富多彩的。中国外交包含四个大方面: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积极倡导和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这是中国为全球安全贡献的独特理念与智慧,也是新形势下中国面向未来构建亚洲安全秩序、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从系统论和区域公共产品视角,深刻理解把握亚洲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价值,有助于加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对于指导新时期外交工作尤其是周边外交实  相似文献   

5.
张墨宁 《领导文萃》2014,(4):110-113
正2013年10月24日,中国举行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出席,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意味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政策已经有了微妙的调整。而将要组建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也被外界认为,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周边安保形势的严峻性,未来可能集中处理中国国家安全最现实的问题——周边邻国关系。对东南亚态度差异化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领导人去年在倡导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基础上,提出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目的就是为地区和平与发展、建立新的区域治理机制与体系作谋划,做顶层设计。中国提出建立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是其中一项措施,将对亚洲国家共同发展、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做出贡献。亚洲很特殊,其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哪一家说了也不  相似文献   

7.
<正>核心提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辈外交发展道路和理论基础上,登高望远,勇于创新,外交开局、布局、格局体现了稳进、周密、宽广的特点,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外交新气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外交战略方面有许多新论述、新观点、新思想,突出了外交工作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他独具特色的外交观与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少军  乔良 《领导文萃》2010,(24):127-135
<正>中国现在面临两难:为了国家利益,必须进行"权力政治"的互动,特别是发展和使用军力;为了和平发展,又必须尽可能避免其不利影响。基于此,中国应开展三类不同的外交,即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国际体系就像"蜘蛛网",每个国家网在其中李少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远亲不如近邻",作为亚太大国,周边外交在中国的总体外交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2002年,十六大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确定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0.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4,(21):34-36
<正>美国要保护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战略利益,就要更多地关注亚洲,这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国所宣布的"重返亚洲"显然并不是这样简单。真正的挑战来自美国自身的衰落从战略上说,这次"重返亚洲"很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当然,这也不是冷战之后美国要"重返亚洲"的第一次。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美国外交在新保守主义的主导下,也曾经赤裸裸地把中国作为"敌人",试图通过亚洲"小北约"来围堵中国的崛起。不过,那次"重  相似文献   

11.
<正>近来,听到一些"权威人士"惊呼,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正在"急剧动荡",质疑中国"过度自信"与"强势",以致陷入"亚太困局"和"孤独大国的地位",外交上"处处被动"与"无所作为"。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沿着中国周边走一走,看一看到底是宽广的"阳关道",还是风雨交加的"独木桥"。东北亚,除了需要高度警惕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外,并不存在什么"急剧动荡"。日本右翼也许想放把火,但他们既没有能耐,又没有胆量敢把火  相似文献   

12.
“重返亚太”是美国政府在奥巴马第一任期时就高调宣布的一项重大外交战略。为赢得亚太各国民众对美国战略东移的支持,平衡中国等其他亚太大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奥巴马政府通过开展魅力外交、网络外交和文化外交等方式,在亚太地区频繁进行公共外交活动。由于美国“重返亚太”与中国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美国在亚太国家的公共外交实践,对我们深刻把握当今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发展态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中国梦",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延续以往外交传统同时又推陈出新、亮点纷呈的外交新格局;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设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外交节奏从"韬光养晦"走向"奋发有为"。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新理念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日本的国家战略思想从冷战时期的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在具体形态上,则从冷战时期美日同盟体制下的非自主性模糊战略逐步转向强调自主外交的清晰战略;在战略理念上日益强调国家利益,进而强调"日美共同价值".以申请"入常"为标志,日本正逐步从地区大国战略向世界大国战略演变.本文从外交战略目标、多边外交战略和双边外交战略三个方面探讨冷战后日本的外交战略选择及其影响这样的外交战略选择的国内政治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需要更有利的国家形象和更强的软实力做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的:"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在这个全球互联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需要更好地梳理自身发展特点,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成功经验,向世界提供更好的叙事。目前,中国的崛起在世界眼中首先是一个经济成功的故事,但是中国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人权改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成功,还没有得到充分讲述。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成  相似文献   

16.
<正>外交作为国家总体战略的手段,必须具有示强和示弱的各种灵活组合,以成为谋略的一部分,只会示强或只会示弱都是蠢笨,无法配合国家总体战略。大国外交都是随机应变的近代的主权国家外交,起源于黎塞留时期的"三十年战争",定型于拿破仑战争的战后时期。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确立了通行至今的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但是,确立下来的只是外交形式,而外交事务  相似文献   

17.
卢朵宝 《领导文萃》2014,(8):110-113
正俄智库认为,中国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仅是为了保证能源供应,更是以攻为守,对抗美国的"两洋"战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来,各利益相关国,特别是与中国、中亚均关系密切的俄罗斯一直在思考,该战略有什么地缘政治与经济战略意义?近日,俄著名东方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和该国重要智库——俄罗斯信息分析中心分别撰写报告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12,(3):48-50
中国的北方邻国蒙古国正用实际行动强化"第三邻国"外交政策。这个夹在中俄两国之间的亚洲国家,一方面积极推进与美日韩等国的"第三邻国"外交,另一方面也将上合组织、北约、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作为"第三邻国"外交推进重点,试图在  相似文献   

19.
<正>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其中,一带一路、东盟共同体、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东亚经济共同体等亚洲区域合作议题格外引人关注。"一带一路"对中国自身而言,它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经济外交的新平台。对于在这一新机制建设中需要优先处理哪些重大关系,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三足鼎立"的贸易竞争局面:第一竞争群体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资源国家;第二群体以印度、新加坡为首;第三群体以中国为首,由部分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组成。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