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和西方美学类似,中国古代道家道教一系也有自己的本体论美学思想,但是道家道教美学的本体是“道—美”。从“道”与“美”之关系、“道—美”的可感受性、“道—美”的美感特性三个方面讨论明代天师张宇初的本体论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儒家美学思想的特征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儒家美学思想的特征和演变许共城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它与道家美学、楚骚美学和禅宗美学构成中国美学史上的四大思潮。儒家历来把“诗”、“乐”、“艺”看作“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重要手段,看成实现仁学、安邦定国的必由之道。因此,美...  相似文献   

3.
道家是以老庄思想为源头的哲学派系。道家的宇宙观发轫于春秋,经两汉魏晋兴起,至隋唐五代成就重玄,后于明清汇 融同源。道家的宇宙生成观前后相继,但不同时期观点主张不同,肇始于老子的“道”论,继之庄周的“气化”论及文子等的“浑 一”论“、太一”论,再有王弼的“无”论,发展为成玄英的“气论”,终结于宋明以降的三教融合。  相似文献   

4.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然乐论在发展我国古代自然音乐观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文章通过分析老子的“大音希声”,庄子的“天人合一”、“真情自由”美学思想,从而确证了道家自然乐论是中国历史上最合理、最接近人、最接近人民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汉朝的建立和五行学说的风行,以《乐记》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美学力图找到宇宙论的根据,从而形成《白虎通》的音乐论体系;而《淮南子》则承庄子而采儒家及五行思想,却难以弥合其中的缝隙。汉朝的灭亡和音乐本身的发展,中断了儒道两家音乐论以政教为鹄的取向。于是在玄学大兴的背景下,嵇康以道家音乐论为基础,改造了《乐记》以“乐”为核心的儒家音乐论,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声”为核心的新的音乐美学,实现了音乐美学的独立。  相似文献   

6.
作为南宗第五祖的白玉蟾,在长期的云游修道生涯中,他将自身修炼与审视秀丽的山川结合起来,体验自己内心神秘的道教审美感受。这种感受蕴涵着丰富的道教美学思想,涉及道教审美人格理想、审美心理、自然审美论、道教伦理美学和道教文艺美学等方面。他将道家的这种主观性与其宗教目标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以“求道”为乐的美感判断准则。以求道成仙为乐,在乐中获得审美体验,白玉蟾正是这种强调主观美感论的倡导者。白玉蟾的美学思想成就使其成为宋代道教美学的大家,代表了宋代道教美学思想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诗歌审美意象说包含情景交融论和审美直觉的“现量”论。其意象说的审美意义受道家,特别是老子美学“道法自然”、“大象无形”论的影响。王夫之审美意象说蕴含深邃的价值形而上学色彩。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道家“法自然”思想是否为西方“自然法”学说的讨论的基础上,分别论析了道家“法自然”思想以及西方“自然法”学说的意蕴,并对其进行比较,指出两者在对待法律的态度、思考天人关系的模式以及文化要义诸方面的不同,进而论证了道家“法自然”思想非西方“自然法”观念。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古代哲学为基石的.唐代杜甫论画诗折射其儒家的审美理想,宋代苏轼论画诗则倾向道家的美学立场.剖析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质,中国纯艺术精神应是由道家思想引发而来.  相似文献   

10.
道家思想的生态价值已广受关注,其中,当代基督教生态神学对之既有肯定赞赏,也有怀疑否定。然而相关讨论多止步于哲学或宗教层面,对于在道家思想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美学维度则鲜有看重。道家美学在中西文明关于生态问题的对话中不应被忽视。就文学而论,其形象性、主体性、情感性特征使得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道家思想拥有了某些不同于道家哲学原典的面貌,具体表现为:对“神圣内在性”观念的强化、对“无为”观念中实践性维度的凸显、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多样性的爱的情感关系的阐发。这些都有可能为道家思想与基督教生态神学之间的对话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论张万福的道教服饰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唐代服饰文化总体倾向的影响,以张万福为代表的道教学者开始注意到服装的审美特点,从以前对道服的纯粹宗教性规定,转向对服装本身之美及所蕴含的伦理美学思想的研究,并利用服装艺术的特点对道徒进行审美教育,表现出有道教特色的服饰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论成玄英重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玄英双遣双非的重玄美学以“空”代“无”,解决了老庄滞“无”在美学思维方式上造成的偏颇,他所构造的重玄妙境作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了修道者的终极追求,而圣人的“妙契重玄”更是大道"圆融无碍"之美的具体展现。作为宗教学家,成玄英在他的美育思想中也始终贯彻了重玄之思。重玄美学不仅是对传统道家、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创新,对后来道教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家美育思想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作为中国的美育流派之一,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但它一直作为美育潜流存在,学术界对此关注甚少。本文试从人格美的评价标准、塑造人的美的措施和途径三个方面对道家美育思想进行现代阐释,以期给予现代美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道家的“自然”哲学包涵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道家之美育就是教育人们以美的眼光、美的情感去发现美、创造美,从而获得愉悦与自由。此外,道家特别注重每一个个体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 译者在感知美、欣赏美、表达美时会受特定思维模式的影响, 会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 使译文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美学意蕴。文章梳理了中国哲学和翻译美学的渊源, 系统分析了在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个翻译美学特征:注重模糊美, 音形意的对称美, 整体感知美。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翻译美学理论、促进翻译美学研究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玄思想与六朝以"清"为美的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玄思想对六朝以"清"为美的审美意识之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清"为美即强调事物的材质之美、气韵之美,亦即本体之美."清"美也是绝俗之美.它是以道家"清静"思想为基础,体现了道家崇尚清逸的美学理想."清"作为原始道家哲学和美学的重要概念,演变为广泛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范畴,则完成于魏晋玄学阶段.尚"清"意识是玄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也是六朝美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席勒是近代启蒙主义的美学家和文学家。对现代性进行审美批判的审美主义第一人,也是超越主体性的主体间性美学的鼻祖。席勒虽然是在理性主义的哲学框架内建立美学理论的,把审美作为达到理性的手段,从而使审美附属于理性,但是,他的美学思想最终突破了理性主义的藩篱,摆脱了美对于理性的依附,走向了审美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审美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源远流长,较为系统的审美教育思想,源于先秦诸子,尤其是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思想家。本文通过对孔子等人教育思想的评析,揭示儒家、道家的审美教育思想的不同特征,以及对于形成审美教育思想的中国传统的根源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晋之际混乱血腥的政治环境造成"名士少有全者".阮籍的音乐美学思想随着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以"高平陵事件"为代表的政治事件粉碎了阮籍来自于"儒家"根深蒂固的入世理想,并极大地影响到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价值取向:由"儒家"转变为"道家".  相似文献   

20.
老庄认为自然万物是至高无上的"道"的体现,"道"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然",而自然界的山水恰恰集中体现了这种"自然无为"的特征。这种自然意识造就了中国艺术家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在道学精神的启示下,人们一而认识自然之美;二而追寻自然之美;三而以诗画摹写自然之美。这是道家自然观对中国山水审美影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