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应用了风险模型的损失分布及其估计方法,在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医疗赔付模式下,根据定点医院相关数据对风险模型的损失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和估计。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了数据仿真,表明估计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医疗费用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引进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等领域的广义线性模型对医疗支出分析测算,并利用CHNS 2006年度的医疗健康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收入、年龄、性别及社会保障程度对医疗支出影响显著.在合理的假设下,可以制订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医疗费用权重表,用于预测不同人群未来的医疗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基本医疗保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参保人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和年龄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把同一年龄的参保人作为一个总体,可以得到不同年龄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序列.文章尝试对该序列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对它拟合了模型和Autoregressive模型,并对这两个模型的优劣与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拟合模型清晰地揭示了身体健康的短期自相关属性,利用拟合模型还可以尝试筛选潜在的高费用支出人群.  相似文献   

4.
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不断攀升,给社会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严重挑战.而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是影响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医疗保险过程中涉及保险各方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对医疗保险的状况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社会医疗保险不同费用支付方式的分析,阐明了不同支付方式的经济学意义,从而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制定者在制定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制度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个人潜在医疗需求为潜变量,以表示患病情况的有序离散变量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有序probit回归模型,日的在于考察年龄、收入、性别、教育等主要个人人口特征和经济社会地位变量对医疗需求的影响.本文实证分析采用的是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4年的微观调奁数据,采用半参数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居住在农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对个人的医疗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对于预测我国医疗费用的发展趋势和缓和医疗服务中的不平等问题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Clementine11.0对医疗数据进行挖掘,通过对胆囊炎患者住院情况及住院费用的分析,寻找胆囊炎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实现对其医疗费用数据内在结构特征的理解和预测。得到的相关结论可为合理控制费用提供参考,同时提高医疗保险机构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医疗费用预测是健康保险费率厘定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多年期的医疗费用数据,通常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其进行拟合,但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非线性关系的纵向数据建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扩展,根据医疗费用数据中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了多项式混合效应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一组医疗费用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多项式混合效应模型对住院医疗费用的拟合效果显著优于通常使用的线性混合模型,在医疗费用管理和健康保险的费率厘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用卡邮寄业务响应率分析来讨论Logistic模型和分类树模型在变量选取上的区别,并尝试从几个不同角度去解释两类模型变量筛选差异的原因。笔者认为没有绝对占优势的方法,需要结合具体场景和模型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分类树模型在训练集上容易过度拟合,对单个变量的影响很敏感,在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时结果更能强调危险因素,对孤立点的识别率很高。Logistic模型容易受到解释变量依存关系的影响,加上分类变量的影响容易过多地选入变量或者因子,对孤立点敏感,对噪点不敏感。判别函数的差异是变量筛选差异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考虑了赔付额和赔付次数两种赔付信息,建立两阶段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为提高模型的适用范围,将赔付次数的分布假设由通常的泊松分布推广到过度分散泊松分布,将案均赔付额的分布假设由通常的伽玛分布拓宽到ED*类分布.通过对Hoerl曲线的改进来刻画赔付损失的进展模式,改善了模型的线性预估量.为了刻画不同模型的预测效果,给出了模型均方误差的理论推导和估计方法.以实际的保险数据为例,利用R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提高了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预测精度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张侃  冯宗宪 《统计研究》2004,21(5):51-5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现象,我国实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有4年多,医疗费用虽说有所控制,但仍然增长很快。本文采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以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为研究对象,找出了影响住院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研究试图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进—步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 资料来源。本研究收集了2 0 0 1年1月至2 0 0 2年1 2月期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参加职工基工医疗保险的患者住院费用实际发生情况,包括每位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入院诊断、住院天数、是否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医保精算理论,构建医疗保险制度隐性债务的测算模型,并结合西部B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西部B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隐性债务规模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最终在2080年左右趋于消失。另外医疗费用补偿的增长系数、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无风险利率和养老金增长率对隐性债务的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测算结果和研究结论,从医保制度完善、开源路径和节流路径三方面提出化解隐性债务规模的政策建议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从战略高度审视居民健康水平,把保障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文章通过构建医疗保险、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的模型,采用2010—2018年CFPS五年的追踪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医疗保险、社会资本与健康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医疗保险的参保类型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在中国这样的传统型关系社会中,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还可能加强或者减弱医疗保险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体而言,"新农合"和认知性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居保"和结构性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进一步地,结构性社会资本对"新农合"产生正面影响起到了阻碍作用,却充当了"城居保"扩大负面影响的缓冲剂。  相似文献   

13.
非寿险业务中的损失数据结构日益复杂,呈现异质性与相关性并存的异象。分层广义线性模型能够突破传统费率厘定精算方法仅分析风险个体同一保单年损失数据的局限,可以提高复杂结构损失数据预测的准确性。基于分层广义线性模型等方法,研究具有多年损失数据的非寿险费率厘定问题,并以车险和工伤补偿保险的两组损失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GLM而言,考虑随机效应后GLMM的拟合优度大幅改善,GLMM与HGLM可以更有效地反映不同风险个体的差异,并有利于揭示风险个体在多个保险期内损失的异质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常用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具有非线性关系的纵向数据建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扩展,根据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不同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并根据因变量的分布特征建立混合分布模型。基于一组实际的保险损失数据,建立多项式混合效应模型、截断多项式混合效应模型和B样条混合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够显著改进对保险损失数据的建模效果,对非寿险费率厘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苏省6个新农合统筹地区的实地调研,构建了新农合基金和大病保险基金收支预测模型及累计结余模型,以考察大病保险引入前后新农合基金的运行情况。研究发现:第一,维持当前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即使不引入大病保险政策,样本地区新农合基金也存在超支风险;第二,引入大病保险政策势必会增加新农合基金运行压力和基金赤字风险,影响新农合基金的可持续运行;第三,提高个人缴费额或县级财政补助金额能够缓解新农合基金的运行压力,但如果继续提高新农合补偿支出水平,则会进一步恶化新农合基金的财务状况。研究认为,应通过建立单独的大病保险筹资增长机制、完善大病费用控制机制及健全新农合风险基金制度等方式逐步实现大病保险与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velops a dynamic panel model of healthcare deman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urance and intertemporal persistence in demand. The model combines flexible marginal distributions for single-period demand with a tight intertemporal dynamic structure. The dynamic component follows a first-order nonlinear Markov process, which is constructed using copula functions. The model considers different insurance plans, including private plans with gatekeepers, private plans without gatekeepers, and public pla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dividuals who lack insurance exhibit higher intertemporal persistence in medical spending compared to those with insurance coverage.  相似文献   

17.
Observed differences in medical utilization between the privately insured and uninsured reflect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elf-selection and insurance incentives (moral hazar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ayesian framework for decomposing the disparity into incentive and selection components. The effect of self-selection in private insurance on the number of doctor visits is estimated using a multiyear sample of the U.S. adult non-Medicare population obtained from the Medical Expenditure Panel Survey. We use a flexible econometric framework based on the “Roy model” and develop a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algorithm. We estimate the distribution of treatment effects and find strong evidence indicating selection, which accounts, on average, for 50% or more of the observed disparity in doctor visits.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新农保和新农合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有医疗保险、是否有亲人(除了配偶以外)或朋友能长期照顾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年龄和社交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部分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建议老龄问题立法层面应考虑性别差异,适度提升基础养老金水平,进一步发挥新农合的医疗保障作用并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以1986—2007年4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模型选择的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人均寿险保费、人均非寿险保费为代表变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协整关系,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保险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寿险业与非寿险业对经济的影响存在区别,非寿险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更加明显,而寿险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则体现为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岭回归模型对中国寿险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了人口因素对寿险需求的影响,在分析中引入了虚拟变量,并对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岭回归加以改善。研究表明:人口的城乡结构对中国寿险需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寿险需求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少儿负担系数及银行实际利率与寿险需求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对寿险需求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老年负担系数显示了对寿险需求正面的但不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